太原化学专科学校排名前十,附整理一下全国建筑类专科学校
【千问解读】
今天千问网小编整理了太原化学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的排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的排名?
在山西是数一数二的,除了山西大学之外就它最好了 一、办学规模、层次与办学条件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 14700人。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以进行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全日制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
太原科技大学现占地面积 1100亩,现有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16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5.5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7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102万册,图书馆拥有CSA、SpringerLink、CNKI、超星、万方、维普等20余种数据资源库。
二、学科专业及结构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本专科专业 52个(本科专业37、专科专业15个)。
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
工科: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环境与安全 类、交通运输类、工程力学类、仪器仪表类 理科: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环境科学类 商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卖启氏 电子商务类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学科2个,分别是: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学科31个,其中一级学科4个,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27个,分别为: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钢铁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机械化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诉讼法学、科学技术哲学、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散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光学、电路与系统、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企业管理,另在3个学科领域拥有工程硕士授予权。
学校现有15个学院(直属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工程中心5个、58个实验室(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
三、教学与改革: 太原科技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教学基础。
学校教学管理机构健全,基础教学组织完善,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工作与教学计划、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务工作、实践教学、学籍管理、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素质教育等各方面已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教务管理信息化。
在培养模式上,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实行了学分制,实行了弹性学分制和学生自主选课,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进行选科(专业)选课、选师、选时,加大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力度,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个性,营造出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
近年来,学校为不断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按照二十一世纪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积极试点名师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和品牌课程建设工程,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不断加大了教学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共投入经费 3000万元,建设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现代教学设施,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改善了教学条件。
同时开展了CAI教学试点,逐步实行了实验室和计算机中心的开放,实现了教学手段的更新改革,完善了教学管理手段,建立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网上选课及其服务系统。
建立旁禅了由“教学督导评价,领导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了教学管理的全局性、全程性和全面性。
学校图书馆全部图书资料流通实现计算机管理,为中国期刊网镜像网二级站,并建有多种期刊的集成数据库和电子阅览室,可实现多种资料的检索查询。
近五年来,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11项,出版教材82部。
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近年来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中,5次获一、二等奖。
在全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深受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欢迎,特色专业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全校一次性就业率多年来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设有较好条件的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其中附属机械厂是省高校校办企业中唯一有定型产品,产品畅销全国 30多个省市,并出口东南亚、非洲的教育部审验合格的企业,每年可接纳3000余名工科学生教学实习,学校另有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0余个。
学校积极推进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利用国家及研究院所具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及实验手段、高级别的重点项目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的多学科工程硕士培养基地。
目前学校已与多家研究院所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
学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积极改善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从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在校期间发展高水平学术论文等环节入手,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和保证体系。
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学校现有科研及科技开发机构 26个,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和制造、车辆工程、计算机控制、经济管理等领域,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在全国冶金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工程及工程机械等方面地位十分重要,特色优势明显,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五”,学校连续承担国家重大攻关课题 15项。
与一重、二重、太重、柳工、徐工、山推及西重所、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国家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合作,圆满完成了300MW和600MW电站大锻件制造和质量控制、三峡工程中的1200吨起重机设计制造、秦皇岛港务局三期工程的1200MM气垫皮带机和10吨门机制动系统设计制造、宝钢二期和三期工程中的2050MM热连轧机、1580M热连轧机改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型吊管机、推土机设计制造等30余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家重点技术工程任务。
学院还负责组织或参与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发展规划中的“大型轧机成套设备研制”等12个项目的编写工作,牵头编制了“重型机械设计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等10余项国家标准。
先后获得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4项科技奖励。
近五年来,我校共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94项,发表论文4712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395篇;出版学术专著97部、译著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获发明专利33项。
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山西省产学研先进单位。
五、师资队伍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教职工1865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18人,教授110人,副教授308人,具有博士学位82人,具有硕士学位355人。
师资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2人,山西省拔尖人才2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20人,省部级学术骨干60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42人,两名兼职工程院院士在我校工作。
此外,学校还聘任有75名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授
整理一下全国建筑类专科学校,并排名
建筑设计专业已然成为艺术留学生留学的热门专业之一。去国外建筑设计留学可以拥有大把的海外就业机会,下面小编为大姐介绍世界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top5院校详情。
建筑设计留学生看过来哦。
top1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1865年创建于波士顿,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
现在已被世界公认为与牛津、剑桥、哈佛等老牌大学齐名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
建筑作为工科与艺术的结合,当然也如昌亏是MIT的优势学科。
在Design Intelligence的专排榜上,MIT也是始终排在第四位,仅次于哈佛、耶鲁和哥大。
每年,MIT建筑与规划学院从世界各地招生大约650人。
专业课程涉及广泛,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到明日之城、数字制作、动画、摄影和建筑投资。
学院所有活动的唯一主题都是设计。
通过物理空间设计,政治与技术设计,解释空间如何被合理利用。
学院的目标是维持和提高个人及全球人类环境的质量。
学位情况 Masterof Architecture (MArch) MArch是建筑学学院的核心项目,旨在培养渣神学生成为美国职业注册建筑师。
March学位建筑设计工作室课程是March的中心。
设计领域的教师通过工作室课程提供职业教育。
大多数学生都需要3.5年完成学位,少数学生需要4年时间。
少数学过四年本科建筑的学生有可能被advanced录取,学制只要2.5年。
Master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 Studies (SMArchS) SMArchS是一个学制为2年的高级研究型学位。
这是一个提供给建筑学专业背景和非专业背景的学生一个平台去更为深入地了解建筑学。
它是建立在建筑研究与探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美国和世界上现代建筑设计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top2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简称UCL,是一所位于伦敦市中心,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学科广泛的大学。
它与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经济实力。
伦敦大学学院有很多优势学科,在2016年TIMES英国大学排名中,教育、建筑学、计算机专业均排名第一,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成立于1841年,是世界领先的建筑教育研究中心学院,同时也是英国最大的建筑环境和设计学院, 目前有超过1600个学生在这里学习,更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有志于建筑环境设计规划的学迅岁生和优秀的老师陆续前来。
建筑学院下设多种类型级别课程,有本科、研究生、博士及副博士还有一些短期课程。
Architecture MArch(ARB/RIBA Part 2)课程设置:这是一个为期2年的全日制课程,共有5门课程,没有选修课。
Architectural Design MArch课程设置:这是一个为期1年的全日制课程,由3门课程+毕业项目组成,没有选修课。
Urban Design MArch课程设置:这是一个为期1年的全日制课程,由3门课程+毕业项目组成,没有选修课。
top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
2016年QS世界大学专业排名中,土木工程位列世界第5,建筑学位列世界第4。
在代尔夫特这座古老的小城里,这座著名的大学与这座城市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在建筑学系内,建筑教学根据其研究方向的不同分成了不同的分支:Complex Project,Interior,Methods and Analysis,Why Factory, Dwelling,Public Building, RMIT(建筑保护更新),Hyperbody等等。
在硕士学习的头两个学期,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分支下的设计studio。
top4哈佛大学(美国)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下设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研究等专业。
作为建筑学与设计学教育的先锋院校,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课程亦面向行业未来将面对之挑战作为其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在能源类课程教学方面,建筑学专业除课程中必修的建筑能源、建筑环境系统之外,在建筑学教育最核心的设计课程中也提供了回应环境与气候相关议题的设计选题,鼓励学生用能源与气候的角度去思考空间、思考建筑。
top5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唯一开设建筑专业的高等院校。
该专业1958年始建于新加坡理工学院,于1969年并入新加坡大学。
建筑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旨在成为区域杰出的建筑设计、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中心。
建筑系的工业设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设计理论、实践及创新;针对环境的技术和设计;通用设计和生物医学设备的设计。
建筑系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大量的国际学术荣誉以及国际学术出版物的认可。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拥有 4000 多平方米的专业设计室、多媒体教室、建筑模型实验室等一流的硬件设施,校图书馆和系图书资料室藏书齐全。
多年以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以雄厚的师资力量,高水准的教学体系,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丰硕的科研成果而闻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给优秀的研究生申请者提供丰厚的奖学金。
建筑系也将通过研究助理的方式提供额外的资助。
申请攻读硕士研究生能够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博士生将优先获得资金支持。
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世界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top5院校,学校的排名是大家择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但是小编觉得,地域、城市还有学校氛围同样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有更多建筑设计留学相关的疑惑,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顾问,我们将根据您的个人情况,为您制定个性化的留学方案!
太原工业学院怎么样?
太原工业学院1954年建校,曾经叫华北第五工业学校、太原第一化学工业帆哗学校、太原化学工业学院、太原工业学校、太原机械学院专科学校、华北工学院专科学校、华北工学院分校、中北大学分校等名字,曾经随着兵器工业隶属关系的变更而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部委,现在隶属于山西省教育厅管理。曾经是国家部委直属的兵工院校,现在是省属高等院校。
1998年底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彻底没有军工专业相关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变为非军工普通本科院校。
说实话,2012年前学校环境条件很差,因而前些年抱怨声不少,2012年开始学校硬件和校园环境设施大变样,虽然还不是特别的好,但也很不错了。
太原工业学院多年来保持的特点是:校风好、学风好、考风严、有人情味、各方面比较文明等等,很纯朴的一所老工科学校,也许是多年老兵工学校的传统吧! 1999年才升为本科院校,能怎么样,在山西省本科学校中,如果按1999年前在山西的地位推理的话,仅次于山西老八所大学,排在9至12名的样子,07年才独立设置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目前还没什么名气,看了近两年的录取分数线,呈逐年上升皮亏趋势,这样说吧,太态握行原工业学院录取分数高于本身的名气,应该有它高的道理,录取分数明显高于很多地级市的本科院校有它高的道理。
国内有哪些被称为"死对头"的高校? - 百度...
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众所周知,没有排名全国第一的大学,因为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互不服气。
但是,由于当代以工科和高新前沿技术为导向,清华大学的世界排名通常高于北京大学。
二,武汉大学和华中 科技 大学。
这是 第二对同城 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特别是在华中 科技 大学合并同济医科大学后,整体实力猛增。
虽然综合排名略低于武汉大学,但两者已经不相上下。
三,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
这是 第三对同城 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南京大学的文科、理科实力强劲,但工科较弱,而东南大学作为曾经的四大工学院之首,A+学科已经超过南京大学。
四,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这是 第四对同城 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复旦大学的名气更大,其文理科实力一流,但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工科极为出众,所以两者的综合实力不分伯仲。
五,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
这是 第五对同城 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南开大学的知名度和生源质量更高,但作为传统文理科强校,却缺乏A+学科。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工科强校天津大学的发展潜力明显更大。
六,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
这是 第六对同城 综合亮握性大学与工科强校PK的案例——湖南大学同样是老牌名校,但是后起之秀中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合并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学院〉)强势崛起,目前已经稳超湖南大学。
七,浙江大学PK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是最终极的对决——众所周知,没有全国第三的大学,因为有五所大学都称自己是全国第三:最早是南京大学,然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世纪以来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近些年来是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虽为后起之秀,但并非等闲之辈,其综合排名从华东五校的倒数第一,翻身成为全国第三、华五第一,自然让其它四所大学很不服气。
不过浙江大学确实属于“大而强”的顶尖大学,其综合实力和学科评估已经是标准的全国前三水准,正所谓“以理服人,不得不服”。
以上便是全国各所“相爱相杀”的大学。
国内很多城市都有两所比较顶尖的高校,这两所高校一般是一老核所综合性高校一所理工类高校,两所高校都自称是这座城市的第一高校,争得不可开交,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样的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死对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两所高校每年高考结束后就在各个省份争抢高考“状元”以及高分数段学生,两所高校都位于北京中关村,而且学校的校园也是紧挨着的,互相不服气也是情理之中。
很多人都知道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是一对紧挨着的近邻居,其实,在很多年以前,两所学校几乎可以说是亲兄弟,到现在两所大学有一个通联使用的大门,常年开启。
但是在南开大学把工科院校的大部分实力都转移给了天津大学以后,两所大学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南开大学的文理兼修的形象瞬间崩塌,导致现在很多人认为南开大学就是一所非常不错的文科性大学,其实则不然。
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的互掐也是比较厉害的,网上有个段子:当你考华中 科技 大学研究生的时候,给导师说我最讨厌隔壁的武汉大学了,华科是湖北省最牛逼的高校,然后你就能被录取。
这个段子当然只是个笑话,不过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来两所高校在暗地里的竞争。
在高校合并潮以前,湖南省的第一名是湖南大学,湖南省也把湖南大学当作重点培养对象去发展的。
情况在高校合并潮过后有了逆转,本来省上力主让湖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合并的,这样就能让新的湖南大学综合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其综合排名也可能比肩武汉大学,但是湖南大学的校领导不同意这样的合并方案,最终只是合并了一所 财经 类高校;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成功并改名为中南大学,中南大学的综合实力猛增,并且超过了湖南大学。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省方面只能重点培养中南大学了,但是其实两所高校在私底下、网上的舆论攻坚战打的还是很厉害的,都在相互攻击,并且两校的学生都在自称湖南第一高校敬含庆。
本来在以前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并不是很强的,毕竟其只是交通大学西迁到西安市以后留下来的很小一部分发展而来的,那时候上海第一高校是复旦大学。
后来上海交通大学厚积薄发、后来者居上,自身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慢慢的就成了上海市第一高校了,学校的全国排名也从十几名窜升到前十名了。
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同处广州市,最近几十年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很快,这两所高校的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也为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两所高校都是985高校,一综合一理工,中山大学排名第12,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27,这两所高校实力高低并没有争议,只是同处于一个城市容易被比较。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两所本省前两名的高校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这种配置其实也是比较独特的。
其实西安交通大学是陕西省第一高校是毫无争论的,只是这两所高校是属于同一个城市的985高校,属于“同城双雄”高校的一种存在。
这两所高校主要学科其实是不一样的,西安交通大学比较擅长的是机械、动力、电器、管理、医学,而西北工业大学比较擅长的则是航空航天相关领域。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一个位于郑州市,一个位于开封市,这两所高校也有种水火不容的趋势。
本来以前河南省的第一高校是拥有悠久办学 历史 的河南大学,当时的河南省省会也是在开封市的,但是后来因为地理因素河南省省会迁到了郑州市,河南省只能重点发展省会城市的郑州大学了;另外河南大学在50年代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中被分拆的比较严重,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实力,种种原因使得河南大学失去了河南省第一高校的宝座。
郑州大学是后来被扶持上去才发展的比较快的高校,所以这两所高校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互不服气的姿态。
在当初评选211工程大学的时候,可能山西只有一个名额,这样山西大学错失211,山西省唯一的一家211就落在了太原理工大学身上。
全国很多以省份命名的高校都是全省第一的高校,并且是211工程大学,但是这个规律在山西省则是个个例。
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大学在省内也是出于“互掐”状态,因为两所高校的实力其实差不多,评判的标准不一样,谁第一谁第二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
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同处广西首府南宁市,两校一所是综合性高校,另外一所是医科院校,其中广西大学是广西排名第一的高校,广西医科大学是排名第五的高校,两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差距挺大的,不过在网上总有一些异样的声音。
最近几年医学相关专业比较热,广西医科大学又是广西医学水平最好的高校,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的好,种种原因使得广西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然而广西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校,这种类型的高校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其录取分数线跨度也是比较大的,在很多年份里面广西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都是要比广西大学高几十分的,所以在广西就有一种声音说是广西医科大学才是广西第一学府。
大家说了很多了,我来补充两个。
最近华为的200万年薪,也着实带动着让西电和成电火了一把。
分别以556,和500的录取人数,喜登华为招聘人数榜冠亚军。
这两所学校,都是以电子信息 科技 专业见长的,也是华为、中兴等公司喜欢招的学校。
据传,在2000年前,通信业非常景气的时候,两所学校通信专业的大四学生,正躺在宿舍看电视,突然冲进来华为的HR,“全录了,全录了”,全系统统一网打尽。
男怕选错行啊! 但是从两所学校的名称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应该是有一番龙争虎斗的。
目前来说,成电胜出,他的名字叫“电子 科技 大学”,西电落败,名为“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这格局就差的太多了。
但实际上,先想改为电子 科技 大学的是西电,但没批下来,结果没多久成电改了,西电简直要吐血了,去闹了半天,没成功。
后来有军师向西电献计,咱们改为“中国电子 科技 大学”,压成电一头,或者叫个“电子 科技 大学(中国)”,都没成功。
再后来,西安市要修二环路,二环就从西电大门经过,看看这悲催的。
据传西电的学生还组织了保校运动,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这张图,树后面就是西电的教学区,虽然架了隔音板,但应该也不会太安静吧。
后来据说青岛市得知西电不如意,和西电眉来眼去,想把西电弄到青岛去,当然了,也没成。
随着西安和成都的经济差距拉大,西电更比不上更名的成电了,竞争985失败,估计西电也就就此认了。
好在通信和计算机入选双一流学科,算是给了点安慰。
(一)实力旗鼓相当的国内知名大学 北京大学VS清华大学 国内top2,谁是一哥的争执已久 南京大学VS复旦大学VS浙江大学VS武汉大学 国内第三把交椅,本来没武大什么事,近几年武大势头很猛,泰晤士排名要上天。
西安交大VS哈工大VS上海交大 国内知名工科强校,仅次于清华,甚至有些专业强于清华,一直相爱相杀,各有强势专业。
(二)同一地域同一属性实力相当的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V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VS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这四所学校都是工信部直属的985 211高校,牌子都是非常硬的,当然都是相爱相杀。
南航每年在江苏的分数线比南理高一分,年年如此。
(三)以地名命名的高校 华中 科技 大学(原华中理工)VS华南理工VS华东理工VS华北理工 这几所也不能算死对头,也就是华南理工和华中能抗衡,其他的两所实力还不够。
国内被称为死对头的高校主要有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武大、华科,南开、天大等几所高校。
剩下的南大、东大,中大、华南理工,虽然也被誉为同城德比,但是毕竟南大和中大的实力毕竟比另外两所高校要强一些。
北大和清华,一般以北大更强,这个从前两年暑假北大和清华门口排队的游客就能对比出来。
但是近几年清华的势头显然更猛一些,主要表征有:清华在政界有更亮眼的表现;相比较于北大,清华更注重外语,近些年很多优质海归加盟;第三点就是清华是传统的工科强校,所以比较占便宜。
当然,北大也有自己的本钱,按照郝平校长的说法,人文学科就是北大的本钱。
复旦和交大也是伯仲之间,但是复旦的综合实力要稍微强一些,交大只是在 历史 上短暂的一段时间,风头似乎更健,一度称“复旦之所以强于交大,主要是因为复旦新闻传播系的存在”。
复旦的优势在于文科、理科,交大的优势主要在于工科,尤其是船舶专业全国第一;其 社会 科学,比如经管、法学,也有较优特色;在医学上,复交平分秋色。
只是这些年来复旦和交大似乎都有些不温不火。
武大和华科,一直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有千秋。
一段时间之内,华科因为发展新工科,搞光谷,搞计算机,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都比较强,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风头大健。
而武大,也因为刘道玉时代的改革而蜚声中外。
近些年,似乎是武大的风头更大,武大是除了人大之外,人文社科都很强的高校,其理学、工学、医学也不错。
反观之复旦、南大、中大,其 社会 科学是有一定短板的。
南开和天大也都是很有底蕴的学校,南开曾和北大、清华一起组成西南联大,天大的前身是北洋大学(上海交大的前身是南洋公学)。
传统上,南开的发展更好,其 历史 、数学、化学和经济,被誉为是南开的四大王牌,南开和人大一样,讲究经世致用,大力发展商科等应用科学。
天大主要还是以工科见长,也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只是和武汉一样,南开和天大所处的天津地理区位不如华五,所以渐渐衰落了。
近年来,工科走红,天大又兼并了一批医学院,所以发展很快,经费充裕,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超过了南开。
看到这个问答很好玩啊,是最近我看到的,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提问,所以我想回答一下啊。
死对头的大部分都是同胞兄弟之间的相爱相杀或者同一省份、城市围绕到底谁是老大展开的、一山不容二虎;还有一种就是谁是行业老大。
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 这两个是国内最出名的死对头,因为谁都想当国内的老大,谁都不承认自己是第二。
每年高考出分后,对各省高考状元抢夺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网上曾经曝光过清华和北大的招生人员把人家堵在学校的事件,甚至双方的招生人员互相说对方。
当然各大其他的自媒体等等场所两个学校的学生也是总能掀起一股争论的狂潮。
你说我们元培学院不行,我还说你的人文学院不伦不类。
东南大学VS南京大学 这两个学校的斗争是两方面都包含的。
这两所学校基本都是来源于当初国立南京大学,争论的第一点是谁是正统之争,东南大学继承了学校的工学院和原南京大学四牌楼本部作为校址;南京大学是原文理科迁出组成新的南京大学,继承了校名。
另外这两个作为江苏的两大王牌,目前南京大学发展更好一些,东南大学当然是不甘示弱的,毕竟都是一个妈生的,我才不会承认我不如你。
目前从外地的学生选择来看,优先会选择南京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VS上海交通大学 这两个学校虽然城市相距甚远,主要围绕谁是嫡庶、到底谁发展的好。
第一个也是一母同胞所生,都源于曾经的交通大学,也会有嫡庶之争。
虽然交大的根在上海,当当时为了支援西部建设,整体是迁往了西安的,后来又根据情况发展,把交通大学分为西安和上海两地办学、统一领导,主体还是留在了西安。
后来更是直接分离成两所学校,各自办学。
(类似这情况的学校,211中也有好几所) 独立后,两者自然是各种较劲了,最早的时候还是西安交大有优势的,提到交通大学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西交大,但现在上海交大由于有上海的扶持和教育部的支持,目前发展比西交大更好一些。
武汉大学VS华中 科技 大学、天津大学VS南开大学、吉林大学VS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几个也是属于谁是地头蛇、谁是本省的老大、谁是地方政策的亲儿子之争 西北工业大学V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 财经 大学VS上海 财经 大学 这几个都是围绕谁是行业内的老大之争。
比如西北工业我在航空航天的总设计师最多,所以我牛啊;北京航空航天我在这个领域的领导多,所以我认为自己强。
(当然了这也并不是全面的,只是说说) 经常会有人提出问题,央财与上财我到底该选哪个学校呢? 江苏考生最想上的两所大学,南大和东大,两个学校的学生也是认为自己是江苏最好的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是不相上下,都很难考,东大更偏向于工科,南大偏文科。
优势学科介绍如下: 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等。
东南大学的优势科学在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武大和华科向来都是全国人民的谈资,可以说是网红名校,都在武汉,离得也很近,而且在排名上争议挺大,尤其是武汉大学,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都很好。
武大的优势学科在于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等。
华科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
位于湖南的这两所985高校,虽然在985高校里面的名气不是最大的,但是在湖南的许多考生会在报考的时候比较犹豫选择哪个,建议如果有这个实力,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专业选学校,参考如下: 湖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
中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其他还有这些学校互相竞争较劲的还有西安交大与西工业,还有顶尖高校,清华北大,所以你还知道哪些呢? 一,52年院系调整前北京头号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央人民大学当时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现在北京的26所大学】,根本没有清北啥事! 二,52年前东北最好的大学是:东北大学,文法理工建筑数学独步东北四省。
吉大当时连个屁都不是 三,52年前山东最好的大学是熊家开设的私立山东大学,目前被党给办坏了,黑非洲都是党的的爹了! 四,1952年前天津最好的大学是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堂当时已经衰落了! 五,1952年前东南大学才是江浙第一大学,上复旦第二 六,1952年国内最好的军校是老爹陈绍宽建立的海军学院这是中国现代海军学院最好的了! 一、竞争时常态、竞争促进发展,但凡不竞争就完蛋。
中国高校之间的竞争一直以来就存在,这种竞争态势对高校的发展非常有益。
比如同在上海的复旦和上海交大,这些年,两校都在拼命的发展医学,谁也不服谁;另外,上海交大作为一所工科知名高校,近年在疯狂的发展人文社科,法学、经济、管理三大 社会 科学得到了强劲的发展,似有超越复旦之架势,复旦作为一所人文社科理科强校,近年也在拼命发展工科,尤其是在新工科领域可圈可点之处特别多,单看新工科三大重要节点首次全国重要会议就复旦召开,会上达成了复旦共识,开启了新工科发展的大幕。
其它同处一地甚至不在一地的高校也展开了良性竞争,同在一地的比如武汉大学和华中 科技 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电子科大和四川大学;不同区域但同一个领域的比如西安电子科大和成都电子科大谁也不服谁,华中科大和华南理工大也是谁也不服谁。
相反,但凡不竞争,反而不利于高校的发展,看看那些各地一家独大的高校,近些年难逃下降的命运。
比如985院校兰州大学,在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神一样的存在,整个西北地区除了陕西省以外,其它四省区找不出一个学校和兰州大学抗衡,上世纪80年代,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中国最佳十三所大学之一,现在的整体实力大概在39所985院校中也就比西北农林 科技 大、中央民大、中国农大强些而已。
比如211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在山西和内蒙地区都找不出一个与之抗衡的高校,上世纪90年代,国内综合实力稳妥的70-80之间,近年早已百名开外,广大教师还沉浸在太原工学院时期。
二、我们一起来屡屡那些你方唱罢我登台的高校竞争“ 口水史 ” 上海:复旦和上海交大 第一件事:合并上海医科大,2000年前后中国高校合并浪潮此起彼伏,所有的高校都在拼命的合并和北合并中,上到985名校,下到省属且在地级市的普通本科院校甚至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都在做着合并和被合并的梦。
医科高校原本大部分都是从综合大学分出去的,再者医科相对容易出科研成果,发文也相对容易些,医科的发展对于一所高校的整体实力提升非常之快。
复旦和上海交大在合并上海医科大上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复旦胜出,但对于合并后的上海医科大的校名问题,医科大校友那可是一度耿耿于怀,当初答应的是合并后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保留上海两字,而不是直接叫复旦大学医学院,但是复旦校领导对此扭扭捏捏,实在不痛快。
当时的医科大校友甚至羞辱当时的复旦领导没有气度,最终还是同意了上海医学院的叫法,医科大校友的情绪这才得到平复。
上海交大眼看着这肥肉没吃到,自然另做打算,在上海市物色其它医科高校,恰巧上海第二医科大也在寻求机会,最终上海交大合并上海第二医科大,医学实力也得到了发展。
但总体来看,这一轮合并潮,复旦还是胜出了。
第二件事:上海交大开足马力发展人文社科,经济学院、公共事务与管理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四大院海内外延揽人才,这点我觉得交大做的特别好,并没有从上海市人文社科比较强的高校比如说复旦、华东师大、华东政法挖人,而是把眼光放眼全球,不愧为交大视野。
而北京的某华在发展人文社科时从北大、人大两校以及社科院挖了很多人。
复旦则在原有工科基础上使劲发展新工科,其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在集成电路、信息科学、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制药、光源设计、农业等方面成果显著。
南京:南大和东南大学 这两校明争暗斗的故事就更多了,简直举不完。
第一件事:二校合并,在中国的高校合并中,这两校还真曾经想合并为一校,这两学校在 历史 上是一校,原国立中央大学 历史 上即叫过南京大学也叫过东南大学,且两校均是中央大学部分院系发展而来的,但因校名问题,最终两校还是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第二件事:南大建筑的强大,东南大学的建筑和清华、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基本一个水平,非常强劲。
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东南建筑力量几乎差点被南大连根拔起,上至院领导,下至教授副教授,南大挖了一大波人,从此,南大建筑作为建筑新四校也好新八校也罢,总之竟然可以和东南抗衡了。
其它各种竞争也从未间断过。
北京:最明显的就是北大和清华 ,估计大家看过很多故事了,我就不细说了。
四川:四川大学和电子科大, 电子科大理科招录近年一直力压川大,但是人文社科太弱,但即便如此,因近年电子信息计算数据行业的大发展和成电牛逼的就业,很多老师来川工作的大学老师还是宁愿选择小而精的成电,川大就显得尴尬了。
湖南: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 老湖南大学硬是把湘雅医学院白白送给了中南大学,这个估计是永远的抹不去的痛,中南大学合并湘雅前,湖南省乃至全国,对于有着千年 历史 的湖大都非常敬佩,声名远扬,但是中南大学合并了湘雅后,加上中南工业在冶金、材料学科上的优秀表现,从湖南省、教育部到国务院其它部委就开始在资金政策各方面开始向中南大学倾斜了。
湖大校友估计一生都抹不去这个疤痕吧。
别打我,事实就是这样。
武汉:武大和华中科大 最知名的也是合并同济医学院上边,武大也是白白错过了一大 历史 机遇,从此之后,华中科大迅速发展,加之一段时间因为部里的原因,华中科大甚至有盖过武大之势,不过今天看,也就平手吧,毕竟武大在人文社科领域那确实一直神一样的存在。
其它如东北 财经 和江西 财经 ,南京 财经 和南京审计等高校,竞争从未停止过,待有机会再给大家细讲。
本来都已经写完答案了, 但突然觉得不写写天津的两个高校,这个答案就不完美,就再补充一些吧。
南开和天大之间的恩怨。
大家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C9联盟是9个高校不,中国人不是讲究十全十美嘛,那应该十个高校才对啊,9个貌似不够完美,其实最早教育主管部门的意思还真是C10,当时最早进入985院校的9个高校已经定了,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C9高校,教育部领导和天津市领导、南开天大两校领导开会,定调南开和天大合并,成为C10高校第10个学校,奈何两校恩怨太深,弄死也搞不到一块去,最终还是没有合并成功,从此各走各的路,从天津市的支持来看,天大得到的实惠更多,加之天大在老工科和新工科表现都比较突出,新工科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天大行动就是在天津大学定的。
近年天大大有超越南开之势,南开早已不是当年的南开了,守住了人文社科理学的底线,但是工科方面的表现和北大、南京大学、复旦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基本上同城同省的两个水平层次差不多的学校才能成为对手,相爱相杀! 当然了两个对手都得算是名校也就是985才算,要不然两个双非打架也没啥意思,吃瓜群众也不爱看是吧! 北京的清华北大 上海的复旦上交 广州的中山华南 武汉的武大华科 南京的南大东南 天津的天大南开 长沙的湖南中南 成都的川大电科 这八对同城的对手不知道算不算你说的死对头!
太原工业学院怎么样?
简介: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教八大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的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学校,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
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5年正式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7年与省内部分高校共同发起建立“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
60多年来,学校传承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兵工精神,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9万多名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兵器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有兵器系统“小黄埔”之美誉。
学校占地面积35.2万平方米,新增规划用地4.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1.8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8.7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
图书馆藏书159万册携碰(含电子图书)。
已建成覆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外语系、设计艺术系、法学系、体育系13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继续教育部2个教学部,有本科专业39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066人。
现有教职工823人,其中专任教师6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9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606人。
其中,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西省“131”领军人才8人,山西省第三批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3人。
同时,学校还注重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围绕“夯实基础辩毕谈、注重能力、突出实践、鼓励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六大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校发展的新格局。
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专业1个,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Visual C++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山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
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共94个实验室,其中,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7个;率先与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合作投资2700万元,共建了华北地区较为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实训室。
2016年学校与中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揭牌,2017年9月开始与中北大学在化工、环境、材料学科进行硕士研究生联合招生和培养工作。
据全球四大大学排名系统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24中国实力最强的600所大学显示,学院位列474名。
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24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报告》显示,学院的教学质量全省数码排名第10、毕业生质量全省排名第9。
学校重视“注重创新实践、突出应用能力”的素质教育,坚持“以练促教、以赛促学”,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0个,近年来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
学校机器人队在2014年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参加2017年中国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加“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荣获自制轮式机器人1V1项目冠、亚军,参加2017年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荣获无差别1v1项目冠军。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荣获一等奖2项,参加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荣获国设计新锐奖一等奖,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3D打印大赛荣获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亦是名列省内前茅。
据《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显示,学院位列全国第224位,山西省第4位。
另外,文体活动亦是成绩斐然,校定向越野队参加山西省学生定向锦标赛高校甲组的角逐,一举斩获该组别比赛全部项目的冠军,并且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校大学生足球队参加2016年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夺得山西赛区(男子本科组)冠军,校大学生篮球队参加2017年山西省大学生篮球锦标赛暨CUBA基层赛中勇夺亚军。
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全国“优秀班集体”、全国十佳“三好学生标兵”和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等优秀集体和个人。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创业成效也备受瞩目,有毕业生两度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
学校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第一批)B类增补建设项目。
专著、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几十所大学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学校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联系兵工”的办学定位,探索“工程应用特色鲜明和区域(行业)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努力朝着建成山西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工业大学美好愿景而奋进。
(截至2018年7月)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新兰路31号 电话:0351—3566010 传真:0351—3566100 邮编:030008 注册资本:67560万人民币以上,就是千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太原化学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太原科技大学在山西的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