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宠物 > 狗狗大全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时间:2024-03-08网络作者:小千
简介:在鱼类中“知名度”很高,让人很是头疼的小杂鱼,当数 䱗子 和鳑鲏这两种鱼, 䱗子鱼是名副其实的 小杂鱼,鳑鲏鱼现在已经将它归属于土著观赏鱼的原生鱼类了。

一、䱗子 白䱗,俗称䱗子或鲹子,大多称为白条鱼,人们普遍称之为餐(䱗)条鱼或又可为鲹子。

餐(䱗)条鱼的“餐”字是一个替代字,原

【千问百科解读】

在鱼类中“知名度”很高,让人很是头疼的小杂鱼,当数䱗子和鳑鲏这两种鱼,䱗子鱼是名副其实的小杂鱼,鳑鲏鱼现在已经将它归属于土著观赏鱼的原生鱼类了。

一、䱗子

白䱗,俗称䱗子或鲹子,大多称为白条鱼,人们普遍称之为餐(䱗)条鱼或又可为鲹子。

餐(䱗)条鱼的“餐”字是一个替代字,原字是要把“餐”字下部的“食”改成“鱼”,即”䱗”或”鲹”字。

鲹是特音字,普遍读音为人参的“参”,但此处读“餐”。

但这些字电脑里很不容易打出来,于是只好模仿网络语言,叫“餐条“鱼了。

1条 鲤科

中文名:䱗子

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

俗名:白条、子、白漂子、浮鲢、苦槽仔、海鰱仔、克氏鱎、白鱎、奇力仔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体延长,侧扁。

头后背缘稍凸。

自胸鳍基部至肛门均有腹棱。

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成一个角度,直至臀部基部复又向上弯折。

沿尾柄中线直达尾臀基部。

背部青灰,腹部侧呈银白色。

尾鳞边缘青灰色。

鳃耙15~18,侧线鳞48~57。

背鳍具有光滑的硬刺。

行动迅速,常成群游大于浅水区上层。

杂食,主食无脊椎动物。

在长江5~6月产卵,产卵时有逆水跳滩习性。

分批产卵。

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

小型鱼类,一般体长l0至14厘米。

最长达24厘米。

数量较多,具一定的经济价值。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几乎是有水就有条鱼。

条可鲜食,其味鲜美,肉质细嫩。

为什么很多人称呼它为白条呢?因为它能“发白光”。

白条鱼“发白光”的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天气的关系;二是水的关系;三就是鱼的关系了。

白条鱼在水里游,游着游着,鱼翻了个身,恰好被太阳照着了,那本来银白色的鱼鳞就银光闪闪了,加上水的清澈,这就是那一团白光。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2油 鲤科

中文名:油

学名:Hemiculter bleekeri

俗名:油、白条、鳝子、贝氏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

体长,扁薄。

腹棱自胸鳍基部直至肛门。

鳃耙18~24。

侧线在胸鳍基部上徐缓向下弯折,侧线鳞40-48。

背鳍具光滑硬刺。

小型鱼类,喜集群,行动迅速,常在浅水区觅食。

杂食,主食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

雌鱼体长80毫米左右性成熟。

5-7月产卵,产卵时亲鱼集群于流水表面溯游,并有跳跃现象,卵为漂流性。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3四川半 鲤科

中文名:四川半

学名:Hemiculterella sauvagei Warpachowsky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半

体较扁薄。

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腹棱。

口端位。

下颌前端中央有丘突与上颌前端中央的凹陷相嵌合。

侧线鳞50~55,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

背鳍无硬刺。

中上层鱼类,个体小,一般体长为6-13厘米,数量不多。

分布于长江、珠江水系。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4伍氏半 鲤科

中文名:伍氏半

学名:Hemidulterella wui

俗名:蓝刀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半

体较低,扁薄,背、腹轮廓较直。

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

头大。

口端位,下颌前端突起与上颔凹陷嵌合。

无须。

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下弯。

背鳍无硬刺。

中上层鱼类。

个体小,常见体长8~14厘米

分布于浙江、广西等地。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5南方拟 鲤科

中文名:南方拟

学名:Pseudohemiculter dispar

俗名:蓝刀、白条鱼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拟

体长、扁薄,背部稍平直。

自腹鳍基至肛门具腹棱。

头尖。

口端位,两颌前端有相嵌的突起和凹陷。

无须。

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下弯。

背鳍刺后缘光滑。

头背部和体侧上部青灰色,下部银白色,腹部白色,各鳍浅灰色,尾鳍灰黑色,边缘黑色。

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游动迅速,喜集群活动。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是一种小型鱼类,一般体长8-14厘米,在产区数量较多。

食物较杂,常摄取藻类、高等植物碎屑、水生昆虫成虫及幼虫等。

繁殖期在6-7月。

二、鳑鲏

鳑鲏(páng pí,读音”旁皮”)是我国淡水水域中一种常见的小型鱼类。

在生物学分类上,鳑鲏是鲤形目鲤科鱊亚科(鳑鲏亚科)所属鱼类的通称,这种鱼类的体型比其它常见鱼类都小,体型多呈卵圆形或菱形,最大体长也不超过15厘米,体重不超过50克(1两)。

鳑鲏的繁殖不是直接交配,而是必须借助淡水河蚌(Anodonta)进行繁殖。

雌鳑鲏会将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入水管中,将长圆形的卵产到河蚌的鳃腔内,而雄鱼会紧随其后在河蚌的入水口附近射精,当河蚌呼吸时便可将雄鱼的精液吸入鳃腔促进精子与卵子结合。

而随后受精卵会移到河蚌的鳃瓣上快速发育,并且精卵很好地利用了河蚌呼吸进出水流的翻滚产生的充分的溶解氧,从而大大提高了孵化率,而孵化的幼鱼大约3-4周才离开河蚌自由生活。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中华鰟鮍 鲤科

中文名:中华鰟鮍

学名:Rhodeus sinensis Gunther

俗名:鰟鮍、彩石鳑鲏、彩石鮒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鳑鲏属

体侧扁,头小。

口角无须。

下咽齿1行,齿面平滑。

侧线不完全,仅前面的3~7片鳞:上具侧线孔。

生殖季节雄鱼色彩异常鲜艳,吻部及眼眶周缘具珠星。

雌鱼具长的产卵管。

中华鰟鮍根据分布地的不同又有南、北两种表现类型。

南中华鰟鮍身体较高且颜色艳丽,北中华鰟鮍较为细瘦,颜色也没有南方类型鲜艳。

中华鰟鮍属于1龄性成熟。

其据对生殖力一般为200-300粒,繁殖期具有领地观念,繁殖期为5月。

卵产于蚌壳的鳃瓣中。

个体小,最大体长8厘米。

食藻类。

分布于黄河、长江等水系,尤其喜欢淡水湖泊和浅水有水草的地方。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2刺鳍鰟鮍 鲤科

中文名:刺鳍鰟鮍

学名:Rhodeus spinalis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鳑鲏属、刺鳍鰟鮍

体侧扁,菱形。

头小,略呈圆锥形。

吻短,背面隆起。

口小,亚下位。

唇薄。

无须。

侧线不完全,仅有侧线鳞7~8枚。

背、臀鳍具硬刺,基部长且相对;臀鳍分枝鳍条14~15;背、腹鳍起点相对;尾鳍深叉。

生殖期雌鱼具产卵管。

小型鱼类,体长10厘米以下。

无直接经济价值。

分布于元江下游、广西、海南岛等。

刺鳍鰟鮍与高体鳑鲏非常相似,以至于很容易误认,最容易的判断方法是高体鰟鮍腹鳍第一鳍条是白色的,而刺鳍鰟鮍的不是白色的。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3高体鰟鮍 鲤科

中文名:高体鰟鮍

学名:Rhodeus ocellatus

俗名:火片子、土扁屎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鰟鮍属

体高而侧扁,卵圆形。

头小,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吻短而钝,其长短于眼径。

眼中大,上侧位。

口小,端位。

口角无须。

鳃孔较大。

鳃盖膜与颊部相连。

侧线不完全,仅在前面4-6片鳞上具有侧线孔。

背鳍分枝软鳍条11-12根,臀鳍分枝软鳍条11-12根,尾柄条纹蓝绿色带珠母光泽,尾鳍中部具一红斑,鳞框明显而清晰,背部闪耀金色或金属绿色光泽,出水后腹侧反射蓝色光芒,眼上部红色。

雄鱼臀鳍边缘有红色条纹,外镶细黑边或黑边不显,不同产地臀鳍的红色,条纹宽窄不同,色泽浓淡也不同。

繁殖季节的雄鱼体色绚丽,鳃盖后方有虹彩之斑,尾柄纵带纹浅蓝色。

背鳍起点前缘金黄色,眼虹膜上半圈红色呈充血状。

臀鳍外缘具很狭的黑边。

吻端、眼眶骨处具珠星。

鳃盖后上方雌雄鱼均无银蓝色斑点,而具2条垂直暗色云纹。

雌鱼背鳍鳍条前部成体无黑斑,幼体具黑斑,体色近金黄色,产卵管呈粉红色。

个体小,最大者体长9厘米。

繁殖期在4月底5月初。

雄鱼具鲜艳的婚姻色,在吻部及眼眶周围具珠星;雌鱼有一长的产卵管,将卵产于蚌类的鳃瓣中,鱼卵在河蚌的瓣鳃上孵化。

常栖息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湖泊、池塘以及河湾水流缓慢的浅水区。

食物以藻类为主,兼食水底碎屑。

高体鰟鮍以及其近缘种刺鳍鰟鮍非常相似,区别在于高体鰟鮍腹鳍第一鳍条有白边,刺鳍鰟鮍没有。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4大鳍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大鳍刺鰟鮍(大鳍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macropterus

俗名:五彩片、石光皮、猪耳鰟鮍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鱊亚科)、鱊属

雄为蓝色,雌为白色,体扁像片树叶。

口亚下位,略呈马蹄形,口裂宽阔。

上颌略长于下颌,上、下颌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细齿。

唇厚,上下唇联合于口角处,唇后沟不连续。

须4对,均较长。

上颌须末端超过胸鳍。

外侧颏须可达胸鳍基。

眼中等大,位于头背侧,眼间宽较平坦。

鼻孔分离,后鼻孔距眼前缘较距前鼻孔为远。

鳃孔大,左右鳃膜联合但不与峡部相连。

背鳍刺较弱,后缘光滑无锯齿。

胸鳍刺发达,长于背鳍刺,前缘具小锯齿。

后缘具粗锯齿。

腹鳍扇形,末端远不及臀鳍起点。

脂鳍甚长,约为臀鳍基的3倍,其起点接近背鳍,末端不游离,与尾鳍基相连处为缺刻。

尾鳍凹彤,上叶稍长于下叶。

肛门近腹鳍基部,而远离臀鳍起点。

体裸露无鳞。

侧线完全、平直。

体侧灰黑色,侧线以上体色较深。

腹面白色。

部分个体体侧具深褐色斑点。

小型鱼类,但在鰟鮍鱼类中属最大的一种,大者体长13厘米,最大体长可达17厘米。

嘉陵江的个体1龄体重约30克,3龄体重约119克,5龄体重约280克。

在静水或缓流、水草丛生的环境栖息。

杂食性,以高等水生植物的叶片和藻类为主食。

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也食小鱼。

多在夜间觅食,无明显季节变化。

雄性体重30克,雌性约100克以上一龄鱼即达性成熟,生殖期4-6月,产卵于蚌类的鳃瓣中。

繁殖期间雄鱼在吻端及眼眶上缘有珠星;雌鱼有一长的灰色产卵管。

卵大,椭圆形。

卵径呈多峰状分布,绝对繁殖力在1101.6~4470.2之间。

分布于朝鲜以及自广东、安徽直至东北黑龙江流域等。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5寡鳞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寡鳞刺鰟鮍(寡鳞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hypsefonotus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属、寡鳞鱊

体扁薄,极高,几近圆形。

无须。

下咽齿1行,齿面有锯纹。

侧线完全,侧线鳞31~33。

背、臀鳍具硬刺。

生殖时期雄鱼吻部有珠星,雌鱼产卵管延长。

为生活于江湖中的一种小型鱼类,一般常见体长为5-7厘米,最大体长可达16.5厘米。

分布于长江水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6多鳞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多鳞刺鰟鮍(多鳞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polylepis

俗名:多鳞鱊

英文名:Duolincipangpi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属、多鳞鱊

体较长,扁薄。

须1对,长度小于眼径之半。

下咽齿9行,齿面具锯纹。

侧线完全,侧线鳞38-39。

背、臀鳍具硬刺。

生殖季节雄鱼吻部有白色珠星,雌鱼产卵管延长。

栖息于溪流缓水区,以藻类为食。

为小型鱼类。

体长13厘米以下。

分布于浙江、湖南等地。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7越南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越南刺鰟鮍(越南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tonkinensis

英文名:China redtail bitterling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属、越南鱊

体较高而扁薄,外形呈长卵圆形,头后背部显著隆起,腹缘浅弧形。

头短小,三角形。

吻稍突,吻长大于眼径。

口小,亚下位。

须1对,其长度约为眼径之半。

背鳍位于身体最高处,具有2根硬刺,胸鳍末端达到腹鳍基部起点。

臀鳍具有2根硬刺,其起点位于背鳍第6根分支鳍条的垂直下方。

尾鳍分叉深。

腹腔膜灰褐色,体背部深灰色,腹侧面灰白色。

鳃盖后缘上方有1黑色斑点,尾柄中线有1黑色纵带,向前延伸至背鳍起点的下方。

背鳍及臀鳍硬刺末端柔软分节,背鳍具11-14根分枝鳍条。

体长为体高的2.2-2.4倍。

侧线完全,成浅弧形下弯。

侧线鳞32-35枚。

沿体侧中轴自背鳍中部之前下方至尾鳍基部有一条蓝色条纹。

常栖息于湖泊及河流的浅水区。

每年4月为繁殖期,产卵于蚌类的外腔中。

生殖季节雄鱼的吻端及眼眶前缘有珠星,而雌鱼有产卵管。

栖息于泥沙底质,多水草的湖泊或河流的浅水区,常集群活动。

以水生植物为主食。

个体小,常见体长为6-10厘米。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体。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8兴凯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兴凯刺鰟鮍(兴凯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chankaensis

英文名:Xingkai bitterling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属、兴凯鱊

体扁薄,呈椭圆形。

无须。

下咽齿1行,齿面有锯纹。

侧线完全。

背、臀站有硬刺。

生殖期在4~5月,雄鱼吻部具珠星,雌鱼产卵于蚌类的鳃瓣中。

卵粒大,椭圆形。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生活于“江湖浅水区。

主食藻类和植物碎屑。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9峨嵋刺鰟鮍 鲤科

中文名:峨嵋刺鰟鮍(峨眉鱊)

学名:Acanthorhodeus omeiensis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鱊属、峨眉鱊

模式产地:峨眉山

体扁薄,呈椭圆形。

口须1对,长度大于眼径。

下咽齿1行,齿面有锯纹。

侧线完全,背、臀鳍具硬刺。

生殖期间雄鱼的吻部出现珠星,雌鱼产卵管延长。

常生活于山涧溪流的缓水区。

个体小,体长不超过9厘米。

国内分布四川峨眉山的溪流,长江水系部分支流,四川岷江水系。

如何在众多鰟鮍中快速区分大鳍鱊、峨眉鱊和高体鰟鮍(95%以上准确率,前提,有且只有这三种的时候):

1、俯视,峨眉鱊较宽,即较肥厚。

大鳍鱊、高体鰟鮍体窄。

2、手感,峨眉鱊、高体鰟鮍较光滑,大鳍鱊较硌手,即表面不光滑。

综上所述:

峨眉鱊:肥且滑。

大鳍鱊:瘦且粗。

高体鰟鮍:瘦且滑。

从鱼类分类学、鱼类形态学角度来分析,三种鱼的鉴定方法如下(有且只有这三种鱼):

1、看侧线鳞,高体鳑鲏侧线鳞不完整。

2、看口角须和背鳍分支鳍条,峨眉鱊口角须较长,背鳍分枝鳍条在15根以下;大鳍鱊口角须极短,背鳍分枝鳍条在15根以上。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0黑龙江鰟鮍 鲤科

中文名:黑龙江鰟鮍

学名:Rhodeus sericeus

俗名:葫芦籽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鳑鲏属

体侧扁,轮廓略呈椭圆形。

口小,端位。

下颌略比上颌短,无须。

背鳍及臀鳍均无硬刺,背鳍起点与臀鳍起点相对。

侧线不完全。

雌、雄鱼外形有明显的区别,雄鱼个体小,吻较短,腹鳍较短,尾柄较高;生殖季节雄鱼眼球上方具鲜艳的红色斑,吻部和眼眶上缘具白色珠星。

生活于水草茂盛的缓流或静水中,为草食性鱼类。

分布于欧洲及我国黑龙江水系。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1彩石鳑鲏(彩石鰣) 鲤科

中文名:彩石鳑鲏(彩石鰣)

学名:Pseudoperilampus lighti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鳑鲏属

体高而侧扁,体稍肥厚,头后背部隆起,腹部较圆,身体外形呈卵圆形,与高体鳑鮍很相似。

头较小而短,吻短而尖。

口端位,口角无须。

眼较大,位于体侧中线偏上方。

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离眼前缘较近。

鳃耙短小,排列较密。

背鳍外缘略向外凸起呈弧形,无硬刺,其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最后一片鳞片稍远。

胸鳍较长,末端后伸接近腹鳍起点。

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之前,后伸更接近臀鳍起点,至胸鳍起点较至臀鳍起点为远。

臀鳍无硬刺,其起点位于背鳍第三根分枝鳍条正下方。

尾鳍深叉形。

鳞片较大。

侧线不完全,仅在鳃孔上角后方有3-6片。

生殖季节雄鱼吻端具有两簇白色珠星,隆起较高,臀鳍边缘有较宽的黑色饰边,在最末一个侧线鳞处有一条不十分明显的淡绿色横斑。

生活时体色鲜艳,雄鱼体色较艳丽,眼球上方为桔红色。

鳃孔上角第一个侧线鳞上有一个蓝黑色大斑点。

尾柄中部有一条黑色纵纹,向前延伸至背鳍起点的正下方,或超过背鳍起点。

背鳍、臀鳍和腹鳍均呈浅黄色。

幼体和雌鱼的背鳍前部有一个灰黑色大斑点,雄鱼不明显。

尾鳍上下叶之间还有一条桔红色的纵条纹。

生殖期雄鱼的吻部具珠星,色泽鲜艳。

第一次性成熟为1龄,生殖季节在4-6月,怀卵量小,一般为300–500粒。

产卵于瓣鳃类的鳃水管中。

常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溪河、水沟、池塘或稻田等水体中,喜集群。

其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碎屑、藻类、周丛生物和水蚤等。

个体小,最大不超过6厘米。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2绿线鳑鲏(彩副鱊) 鲤科

中文名:彩副鱊

学名:Paracheilognathus(Acheilognathus) imberbis

俗名:石包鱊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副鱊属、彩副鱊

身体呈长椭圆形,甚恻扁,上下缘呈弧形。

头短小,略呈三角形。

吻短,前端圆钝。

口端位,口裂呈马蹄形。

上下颌等长。

唇薄,光滑。

无触须。

眼大,位于头前半部。

鼻孔小,位于眼前缘至吻端中点略偏后方。

鳃耙短小,排列稀疏。

下咽齿稍侧扁,齿面有锯纹。

背鳍基部长,外缘平截,末根不分枝鳍条软,不呈硬刺,其起点位于体前半部分,胸鳍小,末端稍尖,后伸不达腹鳍起点。

腹鳍小,末端尖,后伸超过臀鳍起点。

臀鳍基部长,外缘平截,无硬刺,其起点与背鳍第5-6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

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约等长。

尾柄稍细长。

鳞片大。

侧线鳞完全,在体侧中部略向下弯曲呈弧形。

生殖季节雄鱼吻端和眼前上方有白色珠星。

雌鱼具长的产卵管。

体色为灰白色,背部灰黑色,鳃孔上角后方有一黑色斑块。

体侧从背鳍下方直达尾柄中部有一明显的黑色纵带纹。

生殖季节雄鱼体色艳丽,背、腹和臀鳍呈粉红色,外缘为白色。

喜集群,生活于静水或缓流水域,以浮游动物为食。

生殖期间,雌鱼具淡灰色产卵管。

体色鲜艳,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河北、山东等地。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3革条副鱊 鲤科

中文名:革条副鱊

学名:Par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

俗名:台湾石鮒、牛屎鯽、副彩鱊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副鱊属、革条副鱊

身体侧扁,呈长圆形。

头短且小,吻钝圆而短。

口角有1对,侧线完全。

雄鱼的体色较亮丽,体侧鳞片之后缘都有黑边,体侧中央有一条黑色纵带,背鰭末缘红色,臀鰭末缘则维黑色和红色带并排,甚为鲜明;雌鱼除尾部具黑色带外,全身均为浅黄褐色。

一般体长约8厘米。

以藻类和水生昆虫为食。

常可见其与高体鳑鮍混杂成群觅食於沟渠间。

在繁殖季节可看到雌鱼细长的产卵管,雌鱼将卵产在蚌的鳃瓣上,使鱼卵可以受到蚌壳的保护,又可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名副其实的小杂鱼—䱗子5种,原生观赏鱼—鳑鲏14种(小杂鱼有哪些种类)

14广西副鱊 鲤科

中文名:广西副鱊

学名:Paracheilognathus meridianus

俗名:绿鳑鲏、广西鱊

种类:淡水产品-鱼类

分类:鲤形目、鲤科、鳑鮍亚科(鱊亚科)、副鱊属、广西副鱊

小型鱼类,一般体长5~10厘米。

体略长,侧扁,呈纺锤形。

头短小·吻短,稍尖。

口亚下位。

口角具须1对。

侧线完全·背、臀鳍无硬刺;背鳍基长,起点略后于腹鳍起点;臀鳍分枝鳍条8~9,其起点与背鳍基中部相对,胸鳍末端后伸距腹鳍起点1—2枚鳞片。

侧线完全,下弯不明显,与腹鳍起点相距4枚鳞片;侧线鳞36—39枚。

生殖期雄性体色鲜艳,在灯光下呈现出绿色荧光,雌体具产卵管。

喜居于底质多砾石、水质清澄的江河缓流处。

我国特有种。

分布于广西各主要水系。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