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SphagnumpalustreL.[S.obtusifoliumEhrh.;S.cymbifoli
【千问百科解读】
为泥炭藓科植物泥炭藓SphagnumpalustreL.[S.obtusifoliumEhrh.;S.cymbifolium(Ehrh.)Hern.]的植物体。
泥炭藓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具有清热明目,止痒之功效。
常用于目生云翳,皮肤病,虫叮咬瘙痒。
泥炭藓属于苔藓类植物,泥炭藓又名大泥炭藓、水藓、水苔、地毛衣,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的潮湿沼泽地或森林洼地,是一种喜阴植物,种类较多。
它平时呈绿色或淡绿色,干燥时呈灰白色或灰黄色,丛生成垫状。
这种植物能吸收是自身体重的10〜25倍的水份,比脱脂棉的吸水能力强1〜1.5倍,是吸水能力最强的植物。
泥炭藓经消毒加工后,可代替脱脂棉做卫生用品或医用的敷料。
由于泥炭藓含有泥炭藓酚、丁香醛及多种酶,作伤口敷料时,有收敛和杀菌的作用,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欧洲人的眼中,它是清正的象征,被当作二月三曰的生辰花,此曰出生的人被看作是人品高尚而受到爱戴。
植物体枝条纤长,黄绿色或黄白色,高8-20cm。
茎及枝表皮细胞具多数螺纹及水孔。
茎叶舍形,平展,长1-2mm,宽0.8-0.9mm,叶细胞无螺纹;枝叶阔卵圆形,内凹,先端兜状内卷,绿色,细胞在叶片横切面呈狭长三角形,偏于叶片腹面。
雌雄异株。
精子器球形,集生于雄株头状枝或短枝顶端,每一苞叶叶腋间生1个;颈卵器生于雌株头状枝丛的雌器苞内;孢蒴球形或卵形,成熟时棕栗色,具小蒴盖。
生于水湿环境及沼泽地带。
四季均生长。
适于高山带的湿冷环境。
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等地区。
本品呈缠绕的团状,黄绿色或黄白色。
湿润展平后,茎长10-15cm,有4-5条丛生的分枝,茎生叶舌形,长1.5-1.7mm,枝生叶瓢状卵形,较茎生叶稍大。
孢子黄色。
气微,味淡。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