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花卉病虫害防治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7 点击数:

【千问解读】

美人蕉锈病:美人蕉锈病是我国南方城市中常见的病害,发病率很高,受害植株的叶片会逐渐变褐干枯。

究其根源,是由于真菌中的一种柄锈菌,该菌常易被一种锈菌寄生菌所寄生,使原有病斑上出现密集的黑褐色斑,并产生一些开裂的黑色小点粒。

这样两种危害相复合,病情加重,病叶卷曲、凋萎。

要防治此病,首先要加强庭院卫生管理,及时摘除病叶,减少侵染传播。

也可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隔10~15天喷一次,以减轻危害程度。

福禄考白斑病:白斑病又称斑枯病,是福禄考发生较普遍、危害较大的一种叶斑病。

病害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受侵染的叶片将提前干枯死亡。

这种病主要由壳针孢属的真菌所致,病菌在落叶上越冬。

故此,要在当年秋季摘除病叶并销毁,以减少侵染源。

发病期间,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此来消毒灭菌。

朱顶红红斑病:红斑病是危害朱顶红以及百枝莲等花卉较严重的病害。

这种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梗。

受害叶片产生溃疡或小粒点,病叶畸形。

花梗受侵染时,不能正常向上生长,而向病部弯曲,严重时,花梗干枯,不能开花。

防治此病首先要选取无病鳞茎作繁殖材料,植株间要保持良好通风。

发病时可施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水仙大褐斑病:水仙大褐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植株一旦染病,叶片如同被火烧过一般,故又被称为火团病。

感染此病后,病叶枯死,病株轻而且体积小。

此外,该病还危害朱顶红、君子兰、文殊兰等花卉植物。

故在繁育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病叶,以减少其病源--水仙大褐斑菌的侵染机会,并可以50%苯来特500倍液浸渍鳞茎15-30 分钟,此法防治效果可达75.8%。

鸢尾锈病:锈病是鸢尾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很广。

受真菌鸢尾柄锈菌侵染的植株,叶片出现褪绿小斑,不久即发展为淡黄或锈黄色的小斑。

叶片提早枯黄,植株提早衰退死亡。

所以在栽植过程中,要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区实行轮作,施磷钾肥以增加抗病力。

可施用的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600倍液及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郁金香碎色病:郁金香碎色病是一种著名的世界性病害,该病分布广泛,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逐年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感病植株的叶片上形成花叶,或淡绿色斑纹。

重病植株生长不良,叶缘呈波纹状或扭曲。

郁金香碎色病是由郁金香碎色病毒所致,这种病毒通过汁液、桃蚜或其他蚜虫传播。

在防治中,要喷洒杀虫剂防治传毒蚜虫,发现病株要及时销毁,另外郁金香不要与百合属植物毗邻种植,以免相互传染。

仙客来灰霉病:仙客来灰霉病是温室中的常见病害,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柄上,也侵染花梗和花瓣。

叶片染病后,先出现病斑,最后全叶腐烂。

叶柄或花梗感病后,发生褐色软腐,直至干枯。

花瓣受害将导致最终腐烂。

由此可知,仙客来灰霉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

所以,在养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

尽量避免造成伤口,并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减少侵染来源。

可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及50%多菌灵500-800倍液。

山茶藻斑病:山茶藻斑病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均有发生。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幼茎,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使植株长势衰弱,降低观赏效果。

植株染病后,叶面出现灰白或黄褐色小圆点,后期病斑呈暗褐色,表面较平滑。

经研究发现,引起此病的是一种寄生性绿藻,名头孢藻侵染所致。

所以在栽培中要注意合理施肥,适时修剪,并适时喷施0.6~o.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水仙黄条病:水仙是世界名贵花卉之一,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但水仙病毒种类很多,其中由水仙黄条纹病毒引起的水仙黄条病危害较普遍。

此病因栽培品种不同,引起花叶、脱色部位表面粗糙,有时沿叶脉产生黄色条斑,在有些黄水仙品种上会产生褪绿斑、花碎色及植株矮化等病状。

由于此种病毒可由蚜虫传播,故在防治过程中,可使用 50%劈蚜雾4000倍液防治蚜虫,减少传毒虫介。

要及时消除病株,选健康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本,还可通过种子繁殖获得无毒种苗。

芍药轮纹病: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华北、华中等地均有栽植。

可一旦被烟草脆裂病毒侵染,叶片上将产生黄绿色不明显的轮纹环或花叶,叶片变小,轻微畸形,植株也会矮化。

此病毒可经汁液、花粉传染,土壤线虫也可传播。

所以,要及时使用益舒宝或克线灵来防治土壤线虫,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销毁。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家居花卉病虫害防治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