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资料大全
【千问解读】
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资料大全中考语文成语解释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册 1.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2.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因心里不得发泄。
3.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希少。
4.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6.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第二册 1. 稍纵即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3. 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4. 无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5.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6.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 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7.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
益,更。
8.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9.销声匿迹:消失声音,藏起形迹。
10.俯首贴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11.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
12.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13.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
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15.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稽,查考。
16.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7.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第三册 1. 锐不可当:不可抵挡。
2.获益匪浅:得到很多。
匪,不。
3.沸沸扬扬:活动纷繁,非常热闹的样子。
第四册 1.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2.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
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指草木。
4.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
昭,显著。
第五册 1.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恒,恒心。
4.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5.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第六册 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2.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
3.深恶痛疾:最厌恶最痛恨。
4.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5.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6.姹紫嫣红:形容颜色好看。
姹。
嫣,娇艳。
7.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断。
8.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9.折衷是非:判定谁是谁非。
10.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11.声色俱厉:说话的声音和颜色都显得非常严厉。
独自相关成语同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25年录取方式,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2025中考喜报
学校的录取方式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社会环境。
小编将讨论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过去25年的录取方式,重点分析其演变过程及对学生录取的影响。
早期的录取标准:以学术成绩为主在早期,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的录取标准主要以学术成绩为依据。
学生的入学资格主要通过笔试成绩来决定,这些笔试通常包括数学、语文和英语等基本科目。
这一阶段,学校注重选拔那些学术成绩优异、潜力突出的学生。
这种方法虽然能保证学校录取的学生在基础专业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也存在着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不足的不足之处。
逐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开始逐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特长爱好、社会实践经历等。
这一变化旨在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不仅限于书本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选拔到那些具有多方面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这也符合了时代对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试和心理测试的引入进入21世纪后,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开始在录取过程中加入面试和心理测试环节。
面试主要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心理测试则帮助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
这些新措施使得学校在录取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个人特质和心理状态,有助于判断其是否适合学校的教育环境。
录取方式的现代化调整近年来,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的录取方式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数据化。
学校引入了更加先进的测评工具和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来辅助录取决定。
这种现代化的调整使得录取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提升了录取效率。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与家庭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未来录取方式的展望展望未来,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可能会继续优化录取方式,以适应新兴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变化。
可能的趋势包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评估和反馈,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辅助录取决定,并加强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跟踪和支持。
学校将继续致力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确保他们能够在这里得到全面而优质的成长和发展。
总结来说,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的录取方式在过去25年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单一学术评价到现在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化评估,这一过程反映了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
学校在录取方式上的不断创新和调整,不仅提高了录取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成长平台。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