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字的成语
【千问解读】
有云字的成语 云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物象,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带有云字的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成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有云字的成语1
1、[云中仙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2、[云中白鹤]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
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3、[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4、[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
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5、[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6、[云烟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
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
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也指荣华富贵转眼已成过去。
7、[云行雨施]施:施布。
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8、[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9、[云心鹤眼]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1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1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
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12、[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13、[云屯雾集]象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14、[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
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15、[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16、[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17、[云起龙骧]骧:腾起。
如云涌升,如龙腾起。
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8、[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19、[云霓之望]比喻迫切地盼望。
20、[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1、[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
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22、[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悬殊。
23、[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24、[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
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25、[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
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也比喻误会消除。
26、[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
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
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
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27、[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
形容女子发美。
28、[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随从者之多。
29、[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30、[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31、[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
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32、“云”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33、[追云逐电]极言迅疾。
34、[朱云折槛]朱云:汉代人名。
折槛:折断栏杆。
朱云折断了栏杆。
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35、[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
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36、[游云惊龙]形容书法精妙。
37、[烟云过眼]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
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
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38、[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39、[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
致雨:使下雨。
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
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40、[携云握雨]指男女欢合。
41、[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
形容激烈的战斗。
42、[祥云瑞气]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
亦作“祥云瑞彩”。
43、[闲云野鹤]闲:无拘束。
飘浮的云,野生的鹤。
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44、[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
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45、[巫云楚雨]犹巫山云雨。
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46、[握云拿雾]驾驭云雾。
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同“握雾拏云”。
47、[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48、[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49、[彤云密布]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
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50、[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有云字的成语2
1、云起龙襄: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2、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3、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4、云程发轫: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
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5、浮云富贵:浮云:飘浮的云彩。
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6、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7、青云独步: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8、云兴霞蔚: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9、云天高谊:情谊深厚,高达云天。
10、胜友如云:胜友:良友。
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11、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12、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13、喷雨嘘云: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14、梳云掠月:指妇女梳妆。
“云”指发髻之形,“月”喻妇女容貌。
15、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16、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7、云窗月户:指华美幽静的居处。
18、裂石穿云:震开山石,透过云霄。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9、云飞泥沉:①比喻消失。
②比喻悬殊极大。
20、握雾拏云:驾驭云雾。
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2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
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2、云海奇景:一朵朵的云彩形成了类似大海一样的壮丽美景。
23、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
形容众多。
24、喷云泄雾:形容云霭缭绕山岳的景象。
25、片云遮顶: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
26、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
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
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27、直上青云:直上:直线上升。
比喻官运亨通,直登高位。
28、逸兴云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29、云屯鸟散:如云聚集,如鸟飞散。
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30、云游四海: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31、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32、雨泣云愁:泪下如雨,愁多如云。
形容忧愁深重。
33、腾云驾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34、朝云暮雨:暮:傍晚。
早上是云,晚上是雨。
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35、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
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36、云合影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众多的人从各处涌来并会合在一起。
37、雨散云收:①指雨后转晴。
②比喻亲朋离散。
③指男女欢会已毕。
38、雨收云散: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39、云程万里:形容前程非常远大。
40、云屯飙散:聚集如云,分散如风。
形容来往迅疾。
41、高唱入云:原形容歌声嘹亮,直上云霄,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
42、云起雪飞:如云兴起,如雪飘飞。
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43、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44、青云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45、浮云朝露: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
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46、云蒸霞蔚:蒸:上升;蔚:聚集。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47、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48、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
指天上。
亦指仙境。
49、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50、直入云霄:云霄:指天空。
直冲云天。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51、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
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52、云趋鹜赴: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53、瞻云就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
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54、雾暗云深:迷蒙渺远。
喻相距之遥远。
55、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56、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
形容女子发美。
57、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58、游响停云: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59、云屯蚁聚:形容众多的人物聚集在一起。
60、云遮雾障:云雾遮挡视线,看得很模糊。
61、高耸入云:耸:直立,高起。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
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62、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
冲上云霄,挡住太阳。
形容树木高大。
63、烟消云散:象烟云消散一样。
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64、雨踪云迹: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65、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66、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
形容女子发美。
67、判若天渊: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68、云泥殊路: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
比喻地位悬殊。
69、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
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70、云泥异路: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
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71、青云直上:指人的地位迅速上升。
指飞黄腾达。
72、云蔚霞起:蔚:聚集。
象云霞升腾聚集起来。
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73、密云不雨:满天乌云不下雨。
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74、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亦作“风轻云淡”。
75、云散风流: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76、月地云阶:指天上。
也比喻景物美好的境界。
77、云合景从: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随从者之多。
78、影从云集:如影形随,如云聚集。
形容追随者众多,天下纷纷响应。
79、雾阁云窗: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
指高楼。
80、云消雨散: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81、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82、云收雨散: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83、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84、如坐云雾:象坐在云里雾里。
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85、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
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86、云蒸龙变:云气兴起,神龙飞动。
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87、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88、云雾弥漫:云和雾弥漫在天空之中,比方说现在经常看到的雾霾天气,就可以用云雾弥漫来形容。
89、平步青云: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
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地地位上去。
90、云集景附: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91、云起龙骧:骧:腾起。
如云涌升,如龙腾起。
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92、拨云见日:拨开乌云见到太阳。
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93、闲云野鹤:闲:无拘束。
飘浮地云,野生地鹤。
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地人。
9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
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95、雨凑云集:比喻众多地人或事物聚集一处。
96、雨僝云僽:谓不好地天气把人折磨。
97、云蒸泉涌:云气升腾,泉水奔涌。
形容大师涌出来。
98、雨消云散: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99、云中白鹤:象云彩中地白鹤一般。
比喻志行高洁地人。
100、浮云蔽日:浮云遮住太阳。
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
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101、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102、白云苍狗:苍:灰白色。
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
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103、志气凌云:云:直上云霄。
志气直上云霄。
形容志向宏大,意气豪迈。
104、风云开阖:阖:关闭;开:散开。
风和云聚散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动荡不安。
105、纸落云烟: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106、拿云捉月: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
107、云屯雨集:形容众多地人聚集在一起。
108、过眼烟云:从眼前飘过地云烟。
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后比喻很快就消失地事物。
109、云心鹤眼:比喻高远地处世态度。
110、彤云密布:彤云:彤是红色地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地阴云。
很厚地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
111、云谲波诡:谲:诡:怪异,变化。
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
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
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112、拿云握雾: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113、云蒸雨降:云气向上升腾,雨水降落。
形容下雨。
也比喻广施恩泽。
114、水流云散:喻时过境迁,人各一方。
115、破壁飞去:传说梁代画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点上眼睛后龙即飞云。
比喻人突然有钱有势或官职地位一下子升得很快。
116、景从云集:景:同“影”。
如影随形,如云聚集。
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
117、云心水性: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118、人云亦云:云:说;亦:也。
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119、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地云和流动着地水一样。
120、云飞雨散: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121、雨断云销:比喻男女恩情断绝。
122、蔽日干云:挡住太阳,直冲云霄。
形容十分高大。
123、拏云握雾:比喻对人施展手段。
124、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
谓避世隐居。
125、耸入云霄:形容山或建筑物很高,都进了云端。
126、云雨高唐: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
后称男女欢合。
127、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128、雾起云涌: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129、硝云弹雨:硝烟如云,子弹像雨。
形容激烈的战斗。
130、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
形容客人多。
131、云游天下:有如行云,到处游荡,行踪不定。
132、云扰幅裂: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133、云行雨洽:比喻广施恩泽。
134、云蒸础润:云气升腾,柱石湿润。
形容湿气很重。
135、云龙风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
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
136、星飞云散: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137、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138、闲云孤鹤:漂浮的云,孤飞的鹤。
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139、云集雾散:像云一样聚集,像雾一样离散。
比喻人事盛衰,聚散无常。
140、开云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
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也比喻误会消除。
141、云霞满纸:云霞:比喻文采。
形容满眼都是精采的文笔。
142、飞云掣电:掣:闪过。
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
形容非常迅速。
143、云行雨施:施:施布。
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144、云龙鱼水: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
比喻君臣相得。
145、云起水涌:形容众人像云聚、像水涌一样从各处涌来并聚集在一起。
146、衣冠云集:衣冠:古时士以上戴冠,衣冠连称,引申为世族士绅;云集:如云聚集,形容人多。
达官显贵们集聚在一起。
147、瞻云望日: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
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148、云堦月地:指天上。
亦指仙境。
同“云阶月地”。
149、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
形容远大的志向。
150、镂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
比喻手艺极精巧。
151、观者如云: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
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152、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153、壮气凌云: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154、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
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155、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
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156、星落云散:像星星坠落,云彩散开。
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
157、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158、风云变态:变态:改变常态。
风云改变常态。
形容诗文变化多姿。
159、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160、云尤雨殢: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如何死的
字公覆,零陵泉陵人。
先后辅佐东吴、、三位掌权者。
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剧照(网络图)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
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
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
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
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了。
赤壁之战时,黄盖随代表东吴参与战争。
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
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
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
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黄盖性格特点 黄盖一生,智勇双全,文武兼备。
经历了东吴三次的权力更替,却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坚、孙策、孙权都十分重用他。
黄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孙坚左右,随他征战四方。
黄盖游戏形象(网络图) 黄盖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忠勇。
他作为,对每一位主十分的“忠”。
而在赤壁之战中,他主动提出做苦肉计的受害者。
当时他被打得皮肉绽开,血肉模糊,他还是一声不吭,将计划进行到底,就连平时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个字。
这点体现出他的“勇”。
所以黄盖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忠勇。
黄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
虽然他为人严肃,但是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队都勇猛善战,令人敬佩。
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蛮夷叛乱。
而当时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与蛮夷之间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黄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战术,大胜蛮夷,将他们赶出了武陵郡。
《志·吴书十》中写到:“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就是说黄盖每次出去带兵打仗,士兵们都争先打头阵,将黄盖留在后面,说明他深受士卒爱戴;“当官决断,事无留滞”,说明黄盖为人做事果断,深受各地百姓拥护;黄盖战功卓著,身先士卒,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
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
还是黄盖自己叫了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黄盖剧照(网络图)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
因此,在小说《》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
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
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
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
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
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
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故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一方面,杯酒释兵权有好的影响,促成了初年的安定局面。
另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也出现了不好的影响,宋朝军队战斗力的衰退与杯酒释兵权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匡胤之所以实施杯酒释兵权,是因为赵匡胤看到了时期的武将作乱局面,一些高级将领在军队中非常有威望,如果国家出现什么偶然情况,那么这些武将就有可能叛乱,或者是他们的部下怂恿他们作乱。
赵匡胤自己也是通过兵变当上的,因此他考虑到前车之鉴,就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了这些开国将领们的兵权。
赵匡胤的这个方法很有效果,这些开国将领们的兵权被解除以后,军队里没有了有威望的大人物,就变得安定多了。
杯酒释兵权也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在统一天下后,觉得天下没有什么对手了,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军队和将领来维持秩序,就解除了高级将领们的权力。
但是宋朝北面的辽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游牧民族,宋朝军队在北伐辽国的时候,打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先解除了高级将领们的权力,而后通过一些军队改革措施又将军中将领的权力进行限制。
而这种限制使得宋朝将领在作战的时候放不开手脚,无法在瞬即万变的战场上随机应变。
宋朝与辽国、西夏等游牧民族国家作战的时候,经常损失惨重。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自己的什么目的 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每个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唐王朝的之后,以后的朝代都在为如何集权于帝王而想尽办法。
在这些方法中,杯酒释兵权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受历史学家关注的。
那么,从政治权利方面来讲,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实现了手握兵权,集权于中央的目的。
在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就完全掌握了当时主要的军事力量—禁军的控制权,控制禁军相当于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兵力,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帝王受到地方将领的威胁,使得帝王的话语权变重,避免了内战的爆发,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然后,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改革兵役制度的目的。
在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赵匡胤掌握了大部分的兵力,使得他后期所实行了一系列兵役制度变得容易许多。
尤其是后来的更戍法和养兵弥乱,这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无一不是这次事件的铺垫。
如果兵权并未集中到帝王身上的话,这种改革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实施,而不受到将领的阻挠的。
总而言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现了什么目的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集权于帝王,避免内战的爆发,另外的一方面就是兵役制度的顺利实施,这两个方面是这次事件的最主要目的,还有一些比如避免拥兵自重等,都在这次事件中可以顺利实现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评价如何 杯酒释兵权的评价有两面性,一方面,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政府结束了唐末以来武将割据一方的不良局面,使得宋朝在军队方面出现了稳定局面,而在军队稳定以后,农业和经济也发展起来,宋朝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时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另一面,杯酒释兵权的评价中也有着负面的一面。
杯酒释兵权使得宋朝的一批高级将领被裁撤,这使得宋朝在以后对辽的战争中吃了大亏。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限制武将权力的开始,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宋太祖又将文官放入军队中限制武官,宋朝的将领在文官的掣肘下根本很难发挥正常水平。
杯酒释兵权是宋朝防范武将的开始,在其后,在军队上进行了很多的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是限制武将权力的。
例如,每次打仗以前,宋朝的皇帝就会联合一些文臣制定出作战计划,然后将这些作战计划用圣旨的方式交给武将,并且派文官在军队中监视武将。
正因为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才使得宋朝的军队战斗力越来越弱,最后在面对辽国的时候,经常因为作战方法固化而被辽军打败。
杯酒释兵权成为了宋朝重文轻武国策的开端,而宋朝的重文轻武国策又使得整个宋朝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辱。
杯酒释兵权的前面是五代十国的乱局。
五代十国时期,很多武将拥兵作乱,宋太祖实行杯酒释兵权也是为了清除这种不良风气。
但是杯酒释兵权却造成了宋朝军队战斗力的衰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