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4 点击数:
简介:成语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

【千问解读】

成语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出处:  《晋书·祖逖传》。

  释义:  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

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

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注音:  zhōng liú jī jí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立志  近义词:  奋发图强、击楫中流  反义词:  委靡不振  历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

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

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

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江苏靖江北)。

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

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

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很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

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阴,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

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

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

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

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成长心语: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

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实现了对自己、对众人的承诺。

他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誓言的真谛,它不应该是一种决心,而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与作为。

当你想要许下誓言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吗?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誓言的可信度。

  故事:  东晋时的祖逖,是一位仗义好侠、忧国忧民的志士。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

祖逖看到自己国家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无数同胞处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非常痛心。

他决心要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晋元帝司马睿迁都建康的时候,祖逖在北府京口召集了一批壮士,日夜操练,准备北上抗敌。

他给晋元帝上了一份奏折,文中说:晋朝之所以遭到侵略,皆因藩王争权。

今百姓在外族的蹂躏之中,都有奋击之志、报国之心,陛下倘能够发威命将,任我做统主,则四方豪杰都会响应而来,由此敌兵去除,国耻可雪矣。

  晋元帝见奏,十分高兴,立即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拨给他大量给养,让他在当地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以期早日实现北征。

战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切准备停当后,祖逖带领部下千余人渡江北上。

他们的战船驶离南岸,来到波涛滚滚的大江中流,上下将土回望南土,心中像浪花一般翻腾。

祖逖神情庄重地站立船头,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平定中原,驱逐敌寇,则如这涛涛江水,一去不返!”祖逖的铮铮誓言极大地鼓舞了船上的勇士。

他们紧握刀枪,纷纷表示要同仇敌汽,杀敌报国。

  祖逖率军渡江之后,厉兵秣马。

东晋道民闻讯,接踵而至,很快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兵队。

祖逖知人善任,果敢勇武,爱护士卒,体贴部下。

士卒们都愿为他出生入死、舍命战斗。

因此所向披靡,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不少城池。

他治军有方,赏罚严明;对战死者,收尸埋骨,亲自祭奠;对投降的敌军将士宽厚相待,反戈有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他的这些做法得到军民的广泛拥护,每当他们凯旋归来,百姓们总是自发地送来猪羊、美酒,搞赏三军。

江北一带有人编出民谣颂扬他的功德: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祖逖战功卓著,被晋元帝封为镇西将军。

施特劳斯家族有多少人?全部都是拉小提琴的吗

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是绝对的主角。

可是,谁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理查·施特劳斯...这些你都分的清楚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

我不认识约翰他们 首先要分清楚的一个人是理查·施特劳斯,他是德国人,他和施特劳斯家族没有关系,他比施特劳斯家族最小的成员差不多晚了四十年,他和马勒和布鲁克纳是同时代的作曲家指挥家,风格也比较相似,喜欢大编制的乐队,喜欢写漫长的旋律线条。

理查·施特劳斯的代表作有《唐璜》、《英雄生涯》等等。

他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头部分,被许多电影引用。

但理查·施特劳斯是一位具有争议的人,他既写具有哲学高度的作品,同时也会写一些自然到庸俗的曲子,比如《锅碗瓢盆交响曲》和《蒂尔的》。

《蒂尔的恶作剧》是一首比较具体的曲子,音乐里面充满了各种活泼的节奏,起伏的音阶,描绘蒂尔在集市上一会牵走了谁的马,一会打翻了谁的小摊子,所以就比较好理解,成为了流传最广的古典曲目之一。

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我们都爱圆舞曲 说完了理查·施特劳斯,再来说说约翰·施特劳斯家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一张家谱。

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圆舞曲之父”老约翰和“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他们是重名的两父子,后人为了区分,加了老和小的称谓。

左一是老爸 在维也纳,每逢新年人们都要以音乐会来庆祝,据说最早的新年音乐会是在1847年,开创者正是老约翰·施特劳斯。

老约翰在一个露天舞台上,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指挥着乐队,先是演奏了海顿的作品,接着开始演奏舞曲。

那时候的舞曲有波尔卡,圆舞曲,加洛普等等,人们在这样的音乐里跳个通宵。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老约翰的作品,一般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

我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里的长子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1873年落成,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为了庆祝这个仪式,小约翰·施特劳斯写了一首《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在金色大厅演奏,大获成功。

在过去,人们跳的是端庄的小步舞曲,而华尔兹让整个维也纳旋转了起来。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小约翰的作品,目前也是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传说中,老约翰自己的童年绝对称不上幸福,是小提琴让他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后来,老约翰生了小约翰,但是沉迷演出不能自拔,而且对小约翰可不怎么好,甚至有一段时间相当畏惧小约翰的才华。

至于他俩谁比较厉害,也许维也纳的小金人雕像能说明一点问题,那正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无论如何,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成为新年音乐会必演曲目,是他们整个家族努力的结果。

除了上面说过的两位,还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兄弟约瑟夫·施特劳斯和爱德华·施特劳斯,据说前者把贝多芬的音乐写作手法融入了圆舞曲里,后者带着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圆舞曲带给了全世界的爱好者。

随机文章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简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从月亮上看地球好恐怖,能够弄瞎你的双眼(地球亮闪闪)盘点美国NASA近年重大发现,另一个地球/外星人/UFO粉墨登场aidma销售法则简析,消费者心理过程总结出的最佳销售策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1所

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新疆和田学院、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02分可以上的师范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1所。

一、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历史类202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师范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02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安徽高考历史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有1所,包含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在广西高考,历史类202分能上的师范大学有: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安徽新疆和田学院003组202135073广西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01专业组202128066二、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物理类202分左右的师范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1所。

其中,在黑龙江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02分的师范大学有1所,分别是新疆和田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黑龙江新疆和田学院第019组202121445

加入收藏
               

成语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