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简介: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下面是

【千问解读】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3、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4、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5、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6、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7、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8、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9、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10、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1、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12、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13、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14、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5、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16、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7、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8、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19、百发百中: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军队训练射箭时的规则,每个士兵必须射100箭,有一个传说说有个士兵就连发100箭都没射中,只有到了第101箭才射中目标,因此说“百发百中”。

  20、越俎代庖:出自战国时期吴国有位名厨叫俎豆,他因疏忽而没有为吴王准备熬鸡汤的鸡,自知失职,自己找来了一只鸡熬汤,被吴王赏识,成为宫廷大厨。

后来,越国使臣来到吴国,吴王派俎豆为他们烹饪佳肴。

越国使臣想让自己的厨师也学习一下,但俎豆却不允许,他说:“越人俎豆,岂能代吴国庖丁之职!”意思是自己是吴国庖丁,不能替越国的庖丁干活。

  21、管窥蠡测:原指仅从器物的壳体来推测其装有何物。

比喻看问题过于肤浅,不能深入了解事物的实质和本质。

出自汉代刘向所著《说苑》中的寓言故事,“齐桓公迎接吕不韦,夸口称自己可以认出蠡测的器物内究竟装有几升水,吕不韦则派人装了个盥洗器,桓公仍属没猜对。

”  22、班门弄斧:出自战国时期管子的名言:“齐宣王修宫,班定侯独不着手,宣问其故,班定侯曰:吾闻夫子有言:『擅斧者破坏斧,班门外有斧石者,得之者多。

』今臣年且八十,未尝以斧为事,恐破坏斧,故不敢图也。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只会引人反感。

  23、以卵击石:出自战国时期《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一只母鸡见到了自己的蛋碰到了硬石头想打破它,却不得不撞到了自己的脑袋上,最终蛋破人亡。

比喻不自量力,也可以指逆来顺受,不屈不挠。

  24、盲人摸象: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盲人把狗摸,所得全在心,不用目见形。

”比喻凭片面之词,断论事物全貌,也可以指对复杂的事物片面了解。

  25、鹤立鸡群:出自《荀子·劝学》中的一句话:“鹤之于鸟,伯氏之徒也;鸟之于兽,赵氏之族也;赵氏之族也,各以所长称众。

故鹤立于群,鸟之所不能、兽之所不及也;世之奇士,类鹤而立于群之中者也。

”比喻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或指高人出现于庸俗之中。

  26、狗仗人势:比喻靠着有权有势的人来欺压弱小的人。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淮阴侯破败项籍》。

  27、打草惊蛇:比喻惊动了对方,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出自《吕氏春秋》中“短兵固怒,击草而驚蛇”一则寓言故事。

  28、画龙点睛:比喻对已经成形的事物进行小小的修饰,使之更加完美;也比喻在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最能表达精髓的一点。

出自《韩非子·显学》中“夫止水之固,其垣以固,珠之固在中,人之固在诚,诚止于中,而形止于外。

故画龙之要足以点睛,鸟之为还足以添翼。

”之语。

  29、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

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匏土无私,常山育雏,鲤退而石烂,梁丘且奏瑟兮。

众不易,汝易左而我右。

窈窈冥冥,日月其除,不见三仑之足,而四山之童扣磬。

蛙鸣而皋鱼起,犬吠而荆人服。

”原意是无限自由自在,后来有人引申为海底捞针。

  30、落花流水:描绘美好事物的消逝。

出自唐代李煜的《虞美人·闲调梅花》:“花底惊鸟起,随风满枝散;又是杨花飞,零落雁门山。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快就逝去了。

  31、东施效颦:比喻人们模仿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事物或风格。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寒食野望》诗:“东施效颦未成妆,艳冠群芳竞折腰,侬今也(现在),佇(站)列女牆头,对此画眉深浅,却共谁同道。

南唐第一谋士:宋齐丘的一生

徐知诰能够凭借养子的身份一揽大权,最终坐上南唐开国的宝座,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是有一个人也不能忽视——南唐丞相宋齐丘。

宋齐丘,字昭回,后改字子嵩,原籍庐陵(今江西吉安),随父移居洪州(今江西南昌)。

如不是宋齐丘劝徐知诰隐忍待机,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宋齐丘的身世可谓是倒霉透顶。

其父宋诚本是唐末镇南节度使钟传的副手,算是的“官二代”。

可郁闷的是,他爹死得早,没亲没故的宋齐丘只好投靠了钟传。

钟传一看,这孩子挺好,照顾照顾也是应该的。

就在宋齐丘19岁那年,洪州遭到军队攻击,钟传阵亡,“官二代”一下子成了流浪儿。

这种大起大落的身世,倒是没有让宋齐丘对人生失望,他依然坚信自己有飞黄腾达的一天。

等他遇到徐知诰的时候,他就更加坚信了这一点。

909年,掌权。

徐知诰被任命为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开幕府,纳贤士。

宋齐丘感到机会来了。

与他人不同的是,宋齐丘“面试”时只说了二十个字,“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

松竹无时衰,蒲柳先秋落。

” 一首别致的小诗,让徐知诰很是欣赏,于是便留宋齐丘在身边。

看见自己的养子收留了一个雄才多谋的人在身边,这让徐温很不高兴,他认为这种乱世,这种人留在身边始终是一个祸患。

于是徐温开始摸宋齐丘的底,打听到他寄住在石头大师的寺院内,立即拜托大师留心观察。

宋齐丘嗅觉敏感,很快体会到徐温的用心,以韬光养晦之计自保,借酒色混淆石头大师的视听。

这是宋齐丘的,喝得摇摇晃晃的,还拿些花街柳巷的淫词俚曲给和尚看。

石头大师向徐温汇报:“的小子原来是个酒色狂徒,不值得忧虑。

” 虽然自己主子的爹不喜欢自己,但是宋齐丘还是耐下性子来辅佐徐知诰。

918年,徐知诰被养父调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徐知诰很不高兴,想辞职不干了。

这时,宋齐丘用拨火棍在炭灰上画了润州、扬州的简图,扬州旁注上“徐知训”三个字。

徐知诰思索片刻,会心一笑,次日即程赴职。

宋齐丘的意思其实是说,徐温将亲生儿子徐知训放在吴国的首都扬州,此人志大才疏,必会出事,而润州与扬州仅一江之隔,扬州若有事,可以迅速摆平。

,没过多久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

扬州大乱,火光冲天。

徐知诰在润州得报,立即引军渡江,杀了朱瑾,平息动乱。

从此,徐知诰的继承人地位稳固,宋齐丘自然跟着平步青云。

927年,徐温身死,徐知诰独揽大权。

宋齐丘也当上了宰相。

又过了十年,吴帝杨溥脱下黄袍,让位徐知诰。

宋齐丘献策,将废帝一家幽禁在泰州。

徐知诰改名,成为南唐开国之君。

他虽然不是徐温的亲儿子,可脾气秉性却是。

在乱世生存久了,徐知诰发现不能让宋齐丘这个怪才太过耀眼,必须时不时打压一下,挫挫他的锐气和傲气。

可是,宋齐丘又是个暴脾气,忘记了官场上不可有个性,如果不低调、孤芳自赏,就会带来伤害。

他忘了以前礼贤下士的叫徐知诰,现在做皇上的是李昪——已然是李唐王室的子孙,承袭的是大唐王朝一脉——这主意还是宋齐丘出的呢。

徐知诰封官,对当年的“首席参谋长”宋齐丘,给他加司徒的空衔,位高,但无权,不准他参与政事。

宣读拜官制书,徐知诰称宋齐丘为“布衣之交”时,宋齐丘不顾朝礼,大声道:“臣是布衣时,陛下也不过是一名刺史,今做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

” 他随即。

宋齐丘“拂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徐知诰镇守润州时,在府邸后花园里的池塘上修建一座亭子,搭上木板。

他与宋齐丘常在亭中议事,命人撤去木板,所议何事,外人不得而知。

又或者,他们在堂上置一座灰炉,终日拥炉而坐,用炉灰写写画画,旋即抹去,将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

宋齐丘性格急躁,“或议不合,则拂衣径起”。

史书上这样写徐知诰当时的反应,“烈祖(徐知诰死后的庙号)谢之,乃已”。

宋齐丘以为发个牢骚,耍个小脾气,皇帝肯定给个面子。

谁知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刺史了,不吃这一套。

宋齐丘无可奈何,只好回家喝闷酒。

943年,徐知诰中毒而死,儿子即位。

李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南唐中主,“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

他的宰相,是“风乍起,”的作者冯延已。

冯延已是宋齐丘的学生,才识远逊于师父。

不过,李璟也是才具平平,与冯延已倒是君臣相得,而担心宋齐丘计谋老辣,给自己下绊子。

于是,宋齐丘只好慨叹着“鸟尽兔死,弓藏犬烹”,归隐九华山了。

冯延己写写花间词还行,执政能力实在太差。

他当政期间,南唐先是进攻湖南,又进攻福建,以干戈为儿戏,“外乏师旅,内竭帑藏”。

南唐人恨极了冯延己,以及李璟宠爱的其他几位文臣——陈觉、魏岑、查文徽,称作“五鬼”。

他们都是宋齐丘的学生,又被称为“宋党”。

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南唐党争激烈。

“宋党”的坏名声,有被对手抹黑的成分在内。

敌对一派,以常梦锡为首,孙晟、韩熙载等人为骨干。

韩熙载,就是《韩熙载夜宴图》里的主人公。

此时,中原政局一变,后上台。

柴荣少年英雄,是五代君主中的佼佼者。

历史学家的说法是,如果他多活十年,天下就是的,根本没有时任殿前都虞侯(相当于皇家侍卫队队长)什么事。

在位六年,柴荣南征北战,西败,北破契丹,南取南唐江北十四州。

“淮甸疆境弃如土芥”。

李璟愤恨不已,将冯延己等人也如土芥一样抛弃了。

宋齐丘成了被殃及的池鱼,皇帝一纸诏书,将他软禁在九华山。

最后的一击来自敌党。

钟谟出使后周求和,回到金陵,告诉皇帝:“对方说了,‘朕与江南分义既定,然宋齐丘不死,殆难保其久永’。

留着宋齐丘,总是个祸害。

” 这显然是个谣言,栽赃嫁祸于柴荣。

但李璟相信了,随即命人断了宋齐丘的粮食供应。

959年正月,绝粮七日之后,宋齐丘被活活饿死,享年七十三岁。

他生前曾说:“至于千恳万端,只为饥寒两字。

” 人们说,这是“自谶”。

还有一说,涉及因果报应—— 因宋齐丘之策,杨吴废帝一家幽居泰州。

李璟继位后,想想不放心,派人杀了废帝一家,就连幼童也未幸免。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李家明,时为乐部头(宫廷乐队领队),为讽词道:“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一个孩儿撂不得,让皇百口合如何?”宋齐丘见了,“惭感乃止”。

而他晚年得子,也夭折了。

据说,宋齐丘,“可当十万兵”。

随机文章地心人为什么不出来,已进化称嗜热动物离不开地心高温日本人为什么不挖秦陵,秦始皇陵无人敢挖/日本未占领西安宇宙白洞和黑洞有什么区别,黑洞吸入白洞吐出/白洞未被证明冷血动物为什么没感情,眼瞎的冷血动物难以认主/但是感情很丰富回光返照一般持续多久,短则几小时/长则一两天(身体抗拒死亡爆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冯延巳的生平事迹简介

冯延巳 (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

他的词多写,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冯延巳在南唐开国时,因为多才艺,被南唐烈祖李昪任命他为秘书郎,让他与太子李璟交游。

后来李璟任元帅,冯延巳在元帅府掌书记。

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冯延巳为承旨。

保大四年(946年),冯延巳出任宰相。

保大五年(947年),陈觉、冯延鲁举兵进攻福州,结果死伤数万,损失惨重。

李璟大怒,准备将陈觉、冯延鲁军法处死。

冯延巳为救两人性命,引咎辞职,改任太子太傅。

保大六年(948年),冯延巳出任抚州节度使。

在抚州任职数年,并没有什么政绩。

保大十年(952年),冯延巳再次担任宰相。

冯延巳当政期间,先是进攻湖南,大败而归。

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冯延鲁兵败被俘,宰相孙晟出使后周时不屈遇害。

显德五年(958年),冯延巳被迫再次罢相。

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冯延巳与宋齐丘、陈觉、李征古等为一党;孙晟、常梦锡、韩熙载等人为一党。

几次兵败,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

于同年下诏,历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之罪,宋齐丘放归九华山,不久就饿死在家中,陈觉、李征古被逼自杀。

至此,宋党覆没。

而冯延巳属于宋党,居然安然无恙,表明李璟对冯延巳始终信任不疑,也可能是冯延巳作恶不多。

罢相两年后,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冯延巳因病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忠肃"。

主要作品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的本子早就失传。

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抄刻本也有不少。

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

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

随机文章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揭秘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受到信息暗示/跟随大众一起打哈欠揭秘世界上最早的黑洞,原生黑洞比原子核还小/还会瞬间消失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埃及人发现的神奇数据改变认知人从地球到月球要多久,目前技术要8天左右/未来可能只需4小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