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6-06 点击数:
简介:谈起巴塞罗那。

闻名遐尔的既有随处可见的艺术大师毕加索、高迪、米罗等人的遗作。

也有余秋雨口中逛不厌的兰布拉大道,来回走了无数遍,腰酸腿疼而游兴未减。

还有欧洲人对这里的喜爱,不惜奉上“欧洲之花”的美誉。

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除了宜人气候、天然风景、名人古迹。

还有与众不同

【千问解读】

谈起巴塞罗那。

闻名遐尔的既有随处可见的艺术大师毕加索、高迪、米罗等人的遗作。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

也有余秋雨口中逛不厌的兰布拉大道,来回走了无数遍,腰酸腿疼而游兴未减。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2)

还有欧洲人对这里的喜爱,不惜奉上“欧洲之花”的美誉。

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除了宜人气候、天然风景、名人古迹。

还有与众不同的城市布局。

当你俯视它时,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3)

城市的楼房排列整齐,高度一致。

道路像棋盘一样,宅楼高不超过六层楼。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4)

放眼全球,建筑布局、道路规划如此“齐整”的唯有巴塞罗那。

这不禁让人好奇,是谁设计了它?如此设计有什么特殊意义?它又是怎么火起来的?

一切都要从巴塞罗那两千多年的城市演变讲起。

1、老城区的变迁

巴塞罗那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那时已有人类散居在巴塞罗那近郊。

到了公元前15~13年,罗马帝国将其占领将其发展成为巴西诺殖民地。

城市的中心基于两根主轴线布局,即南北向主轴和东西向主轴。

这个中心区作为巴塞罗那城市的基础,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演变中一直是城市的基本核心。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5)

(中心区布局 / 设立城市时使用的工具)

公元三世纪前后,为了抵挡蛮族入侵,巴塞罗那修建了长达1500米的城墙,巴塞罗那首次出现了城市的轮廓。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6)

(古罗马时期的巴塞罗那)

1260年,作为阿拉贡王朝重要的城市港口,经济贸易逐渐发达,人口也急速增长起来。

城市需要扩张,于是“中心区”开始往外延展,一直延伸到沿海区域。

这部分新建区域街道没有沿用正交系统,而是在城中几个干道向外延伸。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7)

(1250-1350时期的巴塞罗那)

进入中世纪后,巴塞罗那成为了宗教交流圣地,直接受主教管辖。

城市地位直线上升,也吸引了大批“移民”人口。

于是再次开始扩建。

在这次扩建中逐渐形成了“街区”的概念。

新区保留了植园和农业活动区域,开始以街道空间为基础进行布局。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8)

这两次扩建后的区域就是现如今巴塞罗那的老城区。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9)

这块”活化石“留下各个时代的建筑,也完整地记载了1400多年城市变迁历程。

在这里我们仍能看到中世纪传统住宅和街道。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0)

以及更远古的哥特城墙片段。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1)

2、“网红街区”仙柏莱区的建造

19世纪中期,欧洲迈入工业时代。

巴塞罗那人口数量远超欧洲各大城市,每公顷850人,加之工业发展也需要新的生产空间。

于是巴塞罗那决定拆除城墙,开始新一轮的扩张。

1859年,设计师伊尔德方斯·塞尔达的设计方案在公开招标中脱颖而出。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2)

这个方案倾注了塞尔达20多年的研究思路。

在新城区(仙柏莱区)的规划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方法:运用分析手段来设计一座新城市,而不是遵循传统扩充。

塞尔达详细调研了老城区的居住条件、城市位置、天气、日照等情况,用这些实际数据来推演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设计“以人为本”,一切以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

由此,他提出的城市设想是将城市网络化布局,独特的棋盘格式的规划方案由此诞生。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3)

城市被道路分成133m x 133m大小等同的方块,方块之间设置20米宽的普通马路。

城市主干道有三条,60米宽的主街道一条从新城区的中部穿过,两条斜线分别起于城市的西北与东北角,斜穿整个城区。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4)

为了保证车辆畅行,每个方格单元四角做成了45°切角。

这样车辆转弯时视线就更加开阔。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5)

纵观新城区的布局,会感觉除了整齐没有特别的记忆点,因为到处都是一个模样。

而这也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给所有使用它的人提供相同的条件。

让巴塞罗那市民享受均衡的配套与平等的生活。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6)

3、“方块街区”的无限延展

然而没想到的是。

巴塞罗那人口数量增长如此迅猛。

到了19世纪末期,巴塞罗那已从10 万人增长至55 万人。

这时塞尔达的规划方案还并未完全实现,因此只能在此基础上调整方案。

原先设计的两边建筑物加盖至四边,原来的4层建筑也都加到6层。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7)

虽然街区封闭了,但塞尔达的规划理念未受影响。

在这里无论是穷苦工人、权贵阶层、商人和医生都享有同质量的城市空间。

塞尔达通过“平均主义”的网格设计反对了当时盛行的贵族美学,给巴塞罗那注入了现代、平等、开明的城市新貌。

除此之外,模块化网格设计还具有各种可能的“延展性”。

到了近几十年,机动车成为了道路的主宰。

巴塞罗那的市民被各种噪音干扰,道路与居民区的紧密距离也让生活中充满安全隐患。

为了重新找回街区的宁静与安全。

政府再一次对街区进行创新,推出了“超级街区计划”

这次升级将原先的“小街区、密路网”升级为“大街区、疏路网”。

将9个相邻街区并为一个单元,面积一般为400m X 400m大小,每个单元可能容纳5000~6000人居住。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8)

“超级街区”将内部设为行人步道,区域外设为机动车道。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19)

这样居民们就可以在区域内自由散步、玩耍、运动、购物、社交,完全不用担心汽车的威胁。

空气污染、噪音超标、道路安全隐患、街区活力不足等新的城市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几百年来,仙柏莱区的设计一直备受争议。

不少专家都在讨论这个设计到底是“超前的”还是“失败的”?

其实我们应该放到时间纬度上来探讨。

在200年前这个设计无疑是超前、创新的规划。

它完美地解决了道路拥堵问题、打开了邻里社交,也给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到今日,塞尔达的一些理论现在仍在业内使用。

比如:

街道上机动车和行人的空间要相等。

交叉口要设有20米长的斜面转角帮助通行。

只能说,

无论多么完美的城市设计,都无法追赶日新月异的未来。

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论过多久都不会过时。

(完)

邦尼—海外房产管理_海外房产出租_海外房产托管_海外房产网_海外短租—bonni

拜上帝教为什么会在广西兴起?真相是什么

拜上帝教的创始人和冯云山都是广东人,但这两位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书生,却率先在广西打出一片天。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广西?为什么一群中国人,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竟能聚拢大批教众与清廷争夺江山? 教科书一般总结为:阶级矛盾;外国侵略;自然灾害。

这个适合所有晚清起义的答案自然不能说错,但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西方基督教在广西的同步传播! 众所周知,自尤其是实施全面禁教以后,基督教无时无刻不想重返中国市场。

因此,当中国大门被强行打开,传教士逐步获得传教权力后,他们便地涌向各地,建教堂、办学校、设医院、搞慈善,恨不能让上帝福音一夜间传遍华夏大地。

除了亲自传教外,西方传教士还发明了一种新式的传教方法,即训练华人教徒向中国人传教,藉此消除种族之间的陌生感。

最著名者,即为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1844年在香港创办的福汉会。

郭士立,也叫郭实腊,在华时间长达20多年,是近代史上十分著名的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影响很大。

他认为,要将福音传遍中国,“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劝导”。

福汉会,顾名思义,“欲汉人信道得福”。

该会创办时,只有会员21人,只有郭士立和罗孝全两个外国人。

罗孝全,就是后来在广州给洪秀全讲述基督教义的那位。

说白了,福汉会并非传统的教堂,而是华人牧师的训练中心。

经过简单培训,皈依基督教的华人,即可奔赴内地开展布道工作。

该会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会员数量已达几千人,在中国各地建立起传道分站。

广西,恰恰是福汉会极为看重的地方,至1846年,已设有桂林、柳州、梧州、桂平、南宁、太平等六个分站。

有关史料显示,在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转到广西进行拜上帝教的宣传后,许多福汉会会员纷纷加入拜上帝教,对早期的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军舰神使号舰长费旭班曾回忆说,他和很多太平军谈过话,这些太平军说曾在香港上过学,并说首领罗大纲也是福汉会会员。

《太平军及其补救之道》一文中,则记载一位前太平军在上海访问麦都思时说过的话:“我们经常出入他(郭士立)的家,听他谈话;而且在广西有很多拜耶稣的人准备加入他们(太平军)里面。

” 后来,额尔金率领英国舰队沿长江上溯时,他曾在报告中说,郭士立在叛乱者中深负盛名。

他的翻译则这样记载: “在芜湖时,我从他们中的一些人得知,他们把开始学习教义归因于已故的郭士立博士,这一事实我以前从未听说过。

但我认为,这位精力极为旺盛的人通过他当地的福汉会的帮助,在建立拜上帝会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可能的。

” 其实,洪秀全后来到广州读到的《新约》,就是郭士立翻译的。

也有外国人说:“大概冯云山于1848年曾访问郭士立于香港,且有可能受其洗礼。

”但现存福汉会文件中,有一份曾接受郭士立洗礼的名单,上面并没有冯云山的名字。

应该可以肯定,福汉会与拜上帝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洪秀全、冯云山的很多基督教知识也确实来自于郭士立,而拜上帝教之所以能在广西打开局面,同样与福汉会在广西所做的工作分不开。

随机文章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之治”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夏朝不是中央集权?未来的中国600吨重型运输机,超越美俄成空中巨无霸世界十大禁止狙击枪,98K光荣上榜/巴雷特美名远扬外道魔像到底在不在月球,最初封印在月球被长门和斑召唤到地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安徽建筑大学获批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安徽建筑大学获批新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预计最快今年开始招生。

  安徽建筑大学位于省会合肥,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此前已经开设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3个美术类本科专业,以及环境设计(3+1中外合作)项目。

  2017年取得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同时承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艺术设计方向工程硕士的培养任务。

加入收藏
               

巴塞罗那建筑为什么这么统一(200年前设计的城市)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