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好光景

陈海燕摄 图②:贵州遵义田坝村茶园里,村民在采茶。
王治文摄 图③:甘肃天水麦积区一间陶瓷作坊里,工人在打磨陶胎。
本报记者 王锦涛摄 数据
【千问解读】
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品牌示范效应逐渐显现——
乡村旅游好光景(一线调查·乡村振兴 关键在人)
图①:云南曲靖师宗县,村民在学习刺绣。
陈海燕摄
图②:贵州遵义田坝村茶园里,村民在采茶。
王治文摄
图③:甘肃天水麦积区一间陶瓷作坊里,工人在打磨陶胎。
本报记者 王锦涛摄
数据来源:本报报道
核心阅读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消费热点,有力带动了各地村民致富增收。
一方面,乡村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乡村吸引力逐渐增强;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各类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涌现,一幅幅火热生动的乡村旅游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用好绿色资源,带动致富增收
春日午后,在贵州遵义永安镇田坝村,远处松林茶园星罗棋布,翠绿嫩芽抽立叶尖,游客身背篓筐体验采茶。
孙德礼是当地茶产业带头人,自小长在田坝村,虽然70岁了,身体仍然硬朗。
无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泡上一壶茶,看嫩芽徐徐舒展,如水中芭蕾,上下翻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对于人才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李天翼认为:“乡村人才是乡村文化载体,民间技艺、习俗活动、饮食文化等传承人,传递着乡愁与文化底蕴;乡村人才是引领乡村前进的重要力量,一批批懂市场、善经营的人才,不断发挥着示范作用。
”
孙德礼种茶,在当地广为人知。
曾经的田坝缺水干旱,孙德礼就承包荒山,植树造林,一步步成为林业大户。
担任乡长后,他带领大家,想办法盘活当地自然资源。
孙德礼挖了山土,带到贵阳去做化验,结果显示土壤呈酸性,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适宜种茶,但推广起来,难度不小。
“饭都吃不饱,还种茶?”一些村民不理解,孙德礼就挨个走访,耐心做工作,“乡亲们不富裕,还不是缺钱?钱从哪来?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
”
说干就干,孙德礼辞去乡长,将承包的荒山种上茶,一心扑在种茶上。
待到采摘后,他带着茶叶再赴贵阳,一检测,果然富含锌、硒,这便是凤冈锌硒茶。
“大伙儿只管种,销售我来托底。
”货不翻山不赚钱,孙德礼决意拉到省外卖,结果价格翻几番。
孙德礼顺势成立了公司,以“公司 合作社 社员”模式,将种茶发展成产业,惠及更多老百姓。
如今,整个田坝有近3万亩茶园,茶叶加工场已达74家。
同样情景,在云南曲靖师宗县五龙乡也在上演。
路稠、板江、腊门、江龙、牛尾……五河交汇之地,便是五龙乡。
层层叠水的瀑布,明亮翠绿的湖泊,百果争香的园林……依山傍水的五龙,如今风光无限。
近年来,五龙乡大力发展刺绣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扶贫示范乡。
“大家在一起,同祝样样好……”伴着踩踏织布机和缝纫机的嗡嗡声,一曲民歌小调飞扬在乡里的刺绣工作室,五龙乡水寨村村民余晶凤,正带领大家飞针走线。
一幅幅刺绣在五彩丝线、绒线、金线的相互交织下,成为特色旅游产品。
50多岁的余晶凤是当地刺绣产业带头人。
“乡里,大伙都擅长刺绣,衣服都是自己做。
”余晶凤指着身上的绣片说,“服饰以绿蓝为底,代表的便是五龙的山山水水”。
余晶凤告诉记者,工作室如今有绣娘90多名,有些是固定上班的专业工,也有务农闲暇时计件工作的村民。
助推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
“游客大老远过来,为的就是看不一样的文化,产品只有做出文化味,才能吸引更多人来。
”余晶凤思路清晰。
乡村旅游火了,绣品更受青睐。
“有了互联网和快递后,产品更好卖。
”余晶凤说,服饰、织锦、流苏小包、桌布……订单和产品不断增多。
如今,工作室每年销售刺绣服饰多达上万件。
在工作室,余晶凤还分隔出作业区、产品展示区和体验区,“要增加更多刺绣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感受到更多乐趣。
”余晶凤说。
远隔千里的甘肃天水麦积区,因为融入了文化元素,旅游生意也越做越火。
走进一间陶瓷作坊,女工的刻刀划过陶胎,沙沙作响。
“她们在给陶胎‘美容’呢!”天水汉唐麦积山艺术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天平说,陶胎出模,略有瑕疵,或是合缝不平,或是纹饰不显,得经过一番打磨才能入炉烧制。
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2014年作为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项目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依托麦积山石窟旅游资源,当地乡村游得到快速发展,陶瓷制品成了特色旅游产品。
李天翼认为,中西部地区曾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但因乡村类型多、自然风光独特、地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在助推地方经济、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大作用。
生长于斯的方天平本行是土木工程,转型做文化产业,对他来说着实不易,光陶土就试了一年多。
“不知道烧陶的土还分酸碱。
”他四处找土不断调配,偏酸性了粘模具,偏碱性了一烧就裂。
“还有做模具,要精雕细琢,一点都不能着急。
”方天平说。
第一批产品出炉,已是4年后。
当窑炉开启、陶胎器身挺拔,方天平乐得合不拢嘴。
可高兴没两天,又愁上眉头:卖给谁?方天平说,看的人都说好,就是没人买。
“不能砸手里呀!”方天平雇一辆大卡车,进京展览。
“惊艳全场,一售而空。
做好文化宣传,不愁没有销路。
”方天平说。
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
如今,凡有展览,方天平就参加。
方天平说:“多跑多看,对旅游文创才有新认识。
”
方天平的陶器观众喜欢,百看不厌,想买却嫌大。
方天平转念一想,得做出适合普通游客购买的产品。
方天平决定再转型,找专家请师傅,着手制作微缩版产品。
公司随即开发了高30厘米左右的产品,大受欢迎,销量走高,用工也增加了。
“工人大都是附近村民。
”方天平说,最多时用工50多人。
孙德礼也考虑转型。
“卖茶也要卖风景,搞茶旅一体!”伴随茶叶规模扩大,当地逐渐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特色景区。
随后几年,孙德礼建起了民宿,还带动许多老百姓也开起了民宿、农家乐。
据统计,田坝村今年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123万元。
因为爱茶,孙德礼的儿子孙亮民也学成返乡,子承父业做茶产业。
“得一代一代干下去。
”孙亮民接连创新,先后推出采茶、制茶、识茶、学茶等板块,新增研学内容,让茶旅一体化更立体。
从过去的穷乡僻壤到现在旅游特色小镇,家乡变化让余晶凤赞不绝口。
“叠水瀑布、五洛湖、百果园、刺绣、糯米饭……让客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
专业人士分析,乡村旅游链条长,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吸纳就业人数多,进入门槛低,收入可观;同时,也是污染较少的行业,有助于山水林田湖的保护。
“另外,乡村文化蕴含社会治理要素,尤其体现在乡风文明构建等方面,用好这些智慧,就能助力乡村振兴。
”李天翼说。
成都弘博学校如何样,成都弘博职业技术学校
本文将围绕成都弘博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校园环境、收费标准等核心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帮助家长充分了解这所学校的真实情况。
成都弘博学校办学背景与资质成都弘博学校创建于2010年,是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教育。
学校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占地面积约80亩,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
办学十余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成都市示范性民办学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学资质齐全,办学手续合规。
成都弘博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教学质量是家长最关心的核心问题。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成都弘博学校近年中考重点率维持在65%左右,高考本科上线率约85%,其中2025届毕业生有12人考入985高校。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平均班额控制在35人以内,并建立了"导师制"个性化辅导体系。
教师团队中特级教师占比8%,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达75%,多数骨干教师来自成都四七九中等重点学校。
成都弘博学校课程体系特色该校课程设置体现三大特色:一是强化基础学科,数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二是开设STEAM创新课程,配备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教室;三是发展艺体特长,设有管乐团、舞蹈队等20余个社团。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设人工智能启蒙课程,这种高校联动模式在成都民办学校中较为少见。
成都弘博学校校园环境与设施校园采用现代书院式布局,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功能分明。
硬件设施包括标准400米塑胶跑道、室内恒温游泳馆、可容纳800人的学术报告厅等。
宿舍为4-6人间,配备独立卫浴和空调。
食堂实行营养配餐制,通过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全程监控。
安全方面采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并配有专职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
成都弘博学校收费标准详解2025年最新收费标准显示:小学部学费3.8万元/年,初中部4.2万元/年,高中部4.8万元/年,住宿费统一为4000元/年。
费用包含教材费、基础社团活动费,但校服、研学旅行等需另行缴纳。
相比成都同类民办学校,弘博的收费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学校设立有奖学金制度,年度最高可减免50%学费。
家长关心的常见问题解答针对家长常问的"成都弘博学校管理严格吗",校方实行半化管理,手机等电子设备每周日返校统一保管。
关于"成都弘博学校升学政策",初中部学生可直升高中,但需达到年级前80%的排名要求。
对于"成都弘博学校师资稳定性",近三年教师流动率控制在8%以内,核心学科教师团队保持稳定。
在读学生与家长真实评价收集的实地访谈显示:70%家长认可学校的教学管理,特别赞赏晚自习教师跟班辅导制度;部分学生反映食堂菜品两周循环一次,期待更多样化选择;85%毕业生家长认为学校在培养学习习惯方面成效显著。
也有家长建议增加国际交流项目,这与学校正在推进的海外姊妹校计划不谋而合。
成都弘博学校报名入学指南学校每年3月启动招生,可通过官网预报名或参加校园开放日。
入学测试包含学科笔试(语文、数学、英语)及综合素质面试,小学低年级采用游戏化评估方式。
转学生需提供原校成绩单及操行评定。
具体招生政策可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获取最新信息。
成都弘博学校发展前景展望随着投资方近期追加1.2亿元用于校舍扩建和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申报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新规划的科创中心将引进AR/VR教学设备,同时与川内多所高校共建创新实验室。
这些举措预示着成都弘博学校正朝着"科技+人文"的特色办学方向稳步迈进。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排名,成都建筑职中如何样
本文将围绕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的排名情况、专业设置、升学就业、校园环境等核心维度展开分析,帮助家长和学生充分了解该校的综合竞争力。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的排名依据 目前教育部门未发布官方中专排名,但根据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数据、毕业生就业率、技能竞赛获奖情况等综合指标,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在四川省建筑类中职院校中稳居第一梯队。
该校以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为特色,连续五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超过92%,在成都中职院校中表现突出。
核心专业与特色课程 该校开设建筑大类专业6个,其中省级示范专业2个: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技术。
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性,配备BIM建模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基地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学生可考取施工员、造价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
近年新增装配式建筑技术、智能建造等前沿方向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升学与就业双通道 升学方面,学校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建立贯通培养合作,学生可通过单招考试升入大专。
就业方面,与中建八局、成都建工等3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
2025年毕业生平均起薪达4500元,主要就业方向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装饰设计等岗位。
校园环境与师资力量 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占地120亩,拥有标准化教学楼、实训基地及学生公寓。
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双师型教师达60%,包含多名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指导教师。
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配备独立卫浴和24小时热水。
招生政策与报名方式 学校每年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录取分数线通常为当地普高线下浮20-30分。
报名需携带中考成绩单、户口本等材料,部分热门专业需加试美术或空间思维能力测试。
具体招生计划可关注学校官网或在本页在线咨询学校招生办。
常见问题解答 问:学校是否招收外地学生?答:面向全省招生,外地学生可申请住校。
问:学费标准如何?答:按国家规定免除中职阶段学费,仅收取住宿费及教材费。
问:是否有奖学金?答:设立企业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覆盖30%以上学生。
选择建筑职业中专校的建议 对于有志于从事建筑行业的学生,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
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在实践教学和就业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合希望快速掌握职业技能的学生报考。
家长可实地考察学校实训条件,或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获取更直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