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热门资讯

中医把脉是动脉还是静脉 临床号脉的方法

时间:2023-01-17来源:网络作者:小千点击数:
简介:对于脉诊,一般有两类观点,一是类是把这个事情过于玄幻化,似乎三指一搭能通神;二是嗤之以鼻,认为是过时或骗人的把戏。

那么把脉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把戏?他又神奇在哪儿呢?我们就来试着简单梳理一下,看看把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脉诊既不玄幻,也不是忽悠人的把戏,他是实打实的

【千问百科解读】

  对于脉诊,一般有两类观点,一是类是把这个事情过于玄幻化,似乎三指一搭能通神;二是嗤之以鼻,认为是过时或骗人的把戏。

那么把脉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把戏?他又神奇在哪儿呢?我们就来试着简单梳理一下,看看把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脉诊既不玄幻,也不是忽悠人的把戏,他是实打实的经验和推理,一步一步累积出来的。

在最早当初那个没有CT、B超、磁共振等影像学,没有化验血尿标本的时代,病人可供医生诊断的素材,相对现如今的医学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但是没有条件,也有没有条件的办法,中医就把手腕尺寸间短短的脉搏研究了个透彻。

  脉搏本质上是动脉的搏动,虽然没有史籍考证,但不难想象,古人最初最朴素的诊脉就是观察到人死了,脉动就消失了,这就是最基本的脉诊,一点也不神奇,是实打实的观察。

再后来,随着进一步的经验积累,人们发现动脉的强弱,粗细,远端近端的变化差别,往往也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于是人们把这些信息一点点地记之笔端,几千年来增补修订,删繁就简,整理成册,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脉学。

这些尽可能地利用手边仅有的信息,充分挖掘而来的知识,让现如今的我们叹为观止。

  那么脉搏能带来什么临床信息呢?中医大致是从这么几个维度来观察脉搏的

  第一个维度,远心端和近心端的差别。

  远心端的寸脉强弱,暗示着心脏泵血 力量的强弱,代表人体心肺功能的强弱。

寸部脉右为肺,左为心。

心主血脉,肺主气,如果人脉气通达,直达寸部,说明这人心肺之气尚可,心脏搏动有力,外周微循环良好。

寸部脉过胜,则表示这个人整体状态偏亢进,阳气亢进,心肺之气也跟着冒进,脉搏到达得也远,也有力。

寸部脉弱或不及,自然表示心火的不足,或肺气的郁闭之象。

  近心端的尺脉的强弱,可以暗示人体内部,脉管里的物质的多少,引申为身体基础本源物质的多少,代表人体基础物质的强弱。

这个也符合肾主水,主封藏的概念,所以肾或命门放在尺部,如果尺脉弱,寸脉盛,大概表示人体物质不足,功能虚亢的状态。

但尺脉过于坚实,也并不一定是表示物质过剩,也有可能是慢性积聚等疾患。

  两极已定,那么中间的脉搏则只能代表不表不里,不上不下的中焦,而中焦的肝脾,代表着人体气机条理顺畅的程度,既不是代表基础本元,也不是外在宣发,是两者之间的气机运行情况。

  这个维度决定了寸关尺的意义。

  

中医把脉是动脉还是静脉[临床号脉的方法]

图片摘自头条李医师的网站

  第二个维度,脉搏的浅表程度。

  难经中有十二菽的脉法,用十二粒豆子的重量来区分不同的把脉指力,来描述脉的深浅,这个维度带来的意义实际上和寸关尺是类似的,后者从近心端到远心端的方向来描述身体血脉的强弱,从而来判断病情;而前者则是从深度的变化来描述血脉的强弱。

遵循的还是五脏元真的特点。

  比如,三菽之脉(三颗豆子的指力下的脉象,比喻浅表的脉象)代表肺气的强弱,肺主气,代表着微循环的开放、远端的供血等,这些和不可见的微循环功能息息相关,如同雾露之溉,明知其有,但不可明见。

  六菽的脉象,代表心脏泵血的强弱;九菽的脉象代表脾胃的吸收代谢;十二菽的脉象代表肝气(运动、对抗、厥逆、应激之气)的强弱。

十二菽之下,为指力重按至骨,代表了物质基础、本元这个意思,意味着人体的物质基础如何,为肾,封藏之本,这是生命的底线。

这是难经的十二菽的脉法。

  

中医把脉是动脉还是静脉[临床号脉的方法]

图片摘自健康网

  还有第三个维度,脉象的形态,比如粗细,流畅程度等等,这些信息在西医看来,几乎代表不了任何意义,但在中医三指之下,却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比如滑多代表血盛),涩多代表血少,细多代表气虚等等,这些差别往往直接决定了你的处方用药的方向。

  当然还有节律的维度,比如促散结代,都是心律节奏方面的信息,千问网,也都各有临床意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大致的综述如上,如果细细拓展开来,有很多内容好说,这里一篇小文章只是大略地说明两点:1。

脉诊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而且如果你放下门户之见,实际你会发现古代中医观察到的经验和现如今的西医概念实际上一点也不冲突,完全可以一一匹配。

2。

脉诊是用简单的几个维度叠加交错,简单的远近深浅粗细滑涩产生了几何级增长繁复的脉法,说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点不为过。

但这些脉法,完全是多少年来的经验积累而成,都是历代医家的心血汗水结晶,其发展皆有脉络可循,其中可没有一点什么神授、玄幻的味道。

  你看,中医把方寸间的脉搏,鉴别分类做到了极致,其间蕴含了无数高价值的信息,时刻指导着临床。

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或是西学中的医生,脉学不可不读。

今天只是泛泛而谈,如果大家感兴趣,下次咱们可以一起逐字逐句地读一读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共同学习。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