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办二本大学有哪些?附全部学校名单

本文将公布具体名单,供2025年有意留在湖北省内就读民办二本院
【千问解读】
本文将公布具体名单,供2025年有意留在湖北省内就读民办二本院校的高考生查阅。
一、湖北民办二本大学有哪些?
下方表格展示的是位于湖北省内的全部民办二本大学名单。序号学校名主管部门所在地1武汉东湖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2文华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3武昌首义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4武汉城市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5武昌理工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6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7汉口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8武汉工商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9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0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1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省教育厅宜昌市12武汉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3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4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5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6湖北商贸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7武汉晴川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8武昌工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19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20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省教育厅荆州市21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湖北省教育厅十堰市22湖北恩施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市23武汉文理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24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25荆州学院湖北省教育厅荆州市26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27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湖北省教育厅十堰市28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湖北省教育厅襄阳市29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湖北省教育厅黄石市30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湖北省教育厅孝感市31武汉传媒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3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市
二、湖北的民办二本大学介绍
1、武汉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坐落于江城武汉,是一所致力于培养传媒行业精英的高等学府。学院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涵盖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能在实践中锤炼技能,为未来的传媒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2、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是一所专注于体育科技教育和研究的学院。
学院依托武汉体育学院的优质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体育科技人才。
通过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专业技能训练,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推荐:历史类2所,物理类5所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展示全国各个高考省份:271分可以上的二本民办大学名单,历史类有2所,物理类有5所。
一、历史类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历史类271分,在全国各个高考省份能上的二本民办大学名单不一样,请2025年历史类271分的考生,在下表直接找到自己的高考省份进行查阅。
例如,在河北高考历史类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有1所,包含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等学校。
在江西高考,历史类271分能上的二本民办大学有:泰山科技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河北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71198156江西泰山科技学院第102组271179517二、物理类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物理类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在全国各个高考省市一共有5所。
其中,在湖北高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271分的二本民办大学有2所,分别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商贸学院等学校。
在贵州高考物理类271分左右的二本民办大学有西安外事学院等学校。
高考省份学校名称2024分数2024位次湖北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第05组271232672湖北湖北商贸学院第05组271232672贵州西安外事学院271206812甘肃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004专业组271112670甘肃海口经济学院013专业组271112670
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哪些?附全部学校名单
本文将公布具体名单,供2025年有意留在湖北省内就读中医药院校的高考生查阅。
一、湖北中医药大学有哪些?下方表格展示的是位于湖北省内的全部中医药大学名单。
序号学校名主管部门所在地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武汉市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荆州市二、湖北的中医药大学介绍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江城武汉,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特色,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
学校秉承“勤奋、求实、发掘、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弘扬中医药文化。
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科研实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
学校秉承“博学、善思、求真、笃行”的校训,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