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析 ‖ 2024年新课标Ⅰ卷语言运用“睡眠与休息”
【千问解读】
【总体分析】
本道试题的文本材料摘选自一篇科普文章,根据命题的需要做了较大改动。
材料主要介绍了睡眠与休息的关系,以及睡眠时长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言积累与建构”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根据这一目标,本大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与言语运用的素养与能力。
【试题材料】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 A 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 B 。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
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
其实,(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
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
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试题18】
18. 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5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
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
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对特定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力。
【试题分析】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与借喻三种,借喻的特点是应用时不出现本体,或本体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来直接代替本体。
最有名的例句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中的“是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就是用“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比喻长而空的文章。
本题要求仿照文本中以“电”借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借喻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参考答案给出的示例有两条:一是“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二是“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两句的本体都是“云”,前一句的喻体是“莲花”,后一句的喻体是“羊群”。
考生使用的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的,但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另外要注意,写出的句子既要使用贴切的借喻,又要语意完整,语言流畅。
由此可见,即便是一则短短的仿写试题,要求也是比较全面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本题注重实用性,答案是个性化的,符合这一要求。
【试题19】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参考答案】
示例:A.因人而异B.神采奕奕
【考查目标】考查考生的成语积累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准确运用的能力。
【试题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第4条要求“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试题中的两个成语对于考生来说,均是十分熟悉的,也是经常使用的。
“因人而异”出现的时代并不久远,见于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 “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对于出现时代较晚的这类用语,主要视其使用范围与频率来决定其成语性质,只要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一般由四字格组成,就可以视为成语。
鲁迅这里用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三个词语,一般成语词典只收录“因人而异”,意味着只承认“因人而异”的成语性质;其余二者较少收录,或许与它们使用的广度、频度以及定型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另一个成语“神采奕奕”见于清代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用以形容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这类出现并不很早的成语,也常常根据其使用范围与频率来决定其成语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解答这类试题时,不仅要根据横线处暂缺的语意,同时还应以上下文的语意作为参考,以便更为有效地挑选成语。
例如,在“因人而异”的下文叙述了不同的人睡眠时间各有不同,则横线处“因人而异”的成语无疑已经呼之欲出了。
再如“神采奕奕”的上文是“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那么这里的“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如何如何,考生即便不能准确填写“神采奕奕”,能填写“神采飞扬”之类的近义成语,也是允许得分的。
【试题20】
20.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参考答案】
(1)语句:①;修改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
(2)语句:④;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
【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找出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的能力。
【试题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第2条要求“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与交流;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本题符合这一要求。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于语言表述前后照应以及句子中的语序排列的掌握。
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文从字顺,注意表述时的前后照应,以及同一句子内部语序的正确排列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在较长的叙述中做到相互照应而不出现错误,较为复杂的成分之间排列顺畅而不混乱,则有较高的要求。
文中说道:“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引发多种疾病,所以,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才是问题的关键。
”乍一看,这个长句似乎是一个假设复句或是因果复句,因为有个假设连词“如果”与结果连词“所以”前后照应着出现。
但正因为二者之间的不配套,构成了相互排斥的结果。
一般说来,二者只能留下一个舍弃另一个,如何取舍则取决于句子的主要内容。
句子中的“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在现实中,并非假设的情况,剩余的部分又在讲如何做才是消除疲惫感的关键,故而“如果”应该舍去,“所以”应该留下,让句子直接形成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的前一分句未用关联词语“因为”,那是它在表述时并非必不可少的。
汉语中不用关联词语而用“意合法”来表示分句之间的不同关系,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文中又说道:“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里又出现了句子内部排序的混乱情况,到底是“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还是“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既然全文都在说睡眠与休息的关系,利用睡眠调节自己精力体力,那么,“快速”自然应该紧贴着“让自己精力充沛”之前,让“如何通过睡眠”构成一种手段置于全句之首,最终形成“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的正确语序。
当然,这个句子如果说成“如何通过睡眠让自己快速精力充沛”也无不可,应该同样得分,只是这样一来“睡眠”的作用相对淡化了,与全文主旨略有游离,因而也就比不上将“快速”紧贴在“睡眠”之后的修辞效果了。
【试题21】
21.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
【参考答案】
示例:
甲: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
乙: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在准确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判定需要补写的内容,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试题分析】
本题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3条的要求,即“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材料中括号内有甲、乙两处空缺,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补写出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又不超过15个字的语句。
甲处的上下文分别是“长此以往, ……进而引发多种疾病”以及“也很简单……需要及时补充调整”。
均是围绕“睡眠负债”与知道自己“睡眠负债”后应该如何应对进行的叙述。
所以甲处括号里的内容应该是了解自己是否“睡眠负债”,参考答案给出的示例是“而要判断自己是否‘睡眠负债’ ”。
当然若是回答出“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睡眠负债’ ”之类,又符合“评分参考”中的其他要求,也是可以得分的。
乙处的上下文分别是“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
其实”,以及“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又是围绕“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长”二者关系进行比较。
上文中末尾的“其实”,暗示承接上文又略含转折,情况稍显复杂,这里不作赘述。
所以乙处括号里的内容应该是睡眠的“时长”与“质量”哪个更重要,参考答案给出了比较结果,其示例是“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
当然若是回答出“睡眠时长比不上睡眠质量重要”之类,又符合“评分参考”中的其他要求,也是可以得分的。
这类试题既考查考生补写文字使上下文的语意连贯的能力,又考查使语句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以及文字组织的能力。
准确答题是考生实际语文修养的表现。
【试题22】
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参考答案】
示例:
观点一:不合逻辑。
要恢复的是精力体力,对疲劳需要消除。
观点二:可以使用。
“恢复疲劳”并不是说重新回到疲劳状态,而是由疲劳状态恢复正常。
【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为“不合逻辑”与“可以使用”均可以得分,主要看如何进行合理解释。
“恢复疲劳”曾经是汉语语法讨论的热门话题,当时有人认为这种用法不合逻辑,理由即所谓“疲劳越恢复不是越疲劳吗?”有人认为约定俗成的就可以使用。
吕叔湘先生曾在《“恢复疲劳”及其他》一文中,从汉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入手,解释了这种用法的合理性,并且指出“至于‘恢复疲劳’和‘打扫卫生’的前途如何,那就只能等着瞧了”。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社会上很多人将它视为有语病,基础教育中也很难承认其合法地位,但是这种用法并没有消失。
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丰富多样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既然“打扫卫生”是指“将环境打扫清理使变得卫生”,“救灾”是指“将人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寄航空”是“通过航空的方式邮寄”,“出太阳”是“太阳出来”,为何“恢复疲劳”不可以是“由疲劳状态恢复正常”呢?
当然,考生也可认为“恢复疲劳”不合逻辑,指出“要恢复的是精力体力,对疲劳需要消除”,而且语言中也有符合逻辑规范的“消除疲劳” “缓解疲劳”存在,这种看法也有其道理,也可以作为答题时解释的理由。
【试题亮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1条要求“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本题就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空间,有助于考生对语言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