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排名再更新!内地Top2,变了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11 点击数:
简介:近日,自然指数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3.11.1-2024.10.31)。

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哈佛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2。

浙江大学超越北京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2,全球第3。

【千问解读】

近日,自然指数官网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3.11.1-2024.10.31)。

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哈佛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2。

浙江大学超越北京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2,全球第3。

值得一提的是,两所高校在总论文分数(Share)上仅相差约0.007。

中国内地高校前10名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计25所高校进入全球前50名。

非“双一流”高校中,深圳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西湖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表现优异,进入全球前高校前200。

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国内地高校Top200名单如下:

天津一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

天津市第一中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天津一中拔尖创新相关内容介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着眼于“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的重大战略任务。

为共同探索 “大中衔接” 联合长周期培养杰出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党政办公室主任叶征、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徐栋哲、党委书记秘书黄晟鹏、天津招生组组长王雨松,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怡蔓、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秦贤宝、市教委干部处处长田青宇莅临天津市第一中学,围绕“‘大中衔接’联合长周期培育杰出创新型人才”这一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调研。

天津一中党委书记李翠松、校长杨静武、副校长盛祥平、高鹏,部分干部以及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

座谈会伊始,李翠松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随后,翠松书记全面且细致地介绍了天津一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阐释了理科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并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天津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分享了中科大的辉煌校史、发展脉络、先进办学方针、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中科大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培育顶尖科技人才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招生组组长王雨松老师对天津一中为中科大输送的众多优质生源表示衷心感谢。

在过去的十年间,天津一中共有45名优秀学子被中科大录取,其中6位同学荣获中科大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展现出了天津一中学子的卓越风采。

杨静武校长深入阐述了天津一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特别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确立科学志趣、锤炼科学探究精神的关键时期。

天津一中高度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培育,以学生发展中心为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勇攀科学高峰,立志为攻克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而不懈奋斗。

座谈会后,在孙宝香主任的热情讲解中,与会领导共同参观了天津一中学生发展中心。

天津一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以培养能够胜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从理想、学业、生活、心理、生涯、健康六大领域着手,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抓手,以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为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新方位,天津市第一中学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携手推进“大中衔接”教育改革,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中学与大学教育在内容、方法、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天津一中拔尖创新历程介绍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天津一中形成了“从项目走向特色,在办学特色中凝练学校文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并在组织变革设计、培养体系设计、培养项目转化等方面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流程。

天津一中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工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通过“铸魂定向”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使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大任的栋梁之材。

汇聚优质资源,通过听大师讲座、与专家交流、跟行业先锋对话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志趣。

以因材施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配备双导师团队,形成学长引导下的学习小组,构筑个性发展空间,培养自理自学能力。

通过“一中式”学习习惯、“专家式”学科指导和“学长引领式”的合作学习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构建思维课堂,重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培养,重视认知冲突的设计,以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

组织学科竞赛、项目式学习等,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树立学术目标,培养学术自信。

学校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重点院校签署了创新人才培养共建基地协议,获得了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广泛支持。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高校专项计划分数线及专业 2025年参考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计划在全国的分数区间为520分-681分,相信很多同学关心高考多少分能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计划,这就需要先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专业及分数线。

本期将介绍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全国录取分数线,包括最低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内容。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招生专业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在安徽、四川、辽宁、湖北、湖南等27个省市招收高校专项计划。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计划在全国的分数区间为520分-681分。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高校专项计划分数线其中海南省的分数最高为681分,对应的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青海省的分数最低为520分,对应的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

招生省份 科类 专业名称 最低分 安徽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30 安徽 物理 环境工程 637 福建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2 甘肃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577 甘肃 物理 环境工程 601 广东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584 广西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571 贵州 物理 环境工程 629 贵州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32 海南 综合改革 船舶与海洋工程 681 河北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584 河北 物理 环境工程 607 河南 理科 环境工程 609 河南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634 黑龙江 物理 环境工程 589 黑龙江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7 湖北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01 湖南 物理 环境工程 597 湖南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7 吉林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597 江苏 物理 环境工程 637 江苏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41 江西 物理 环境工程 599 江西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2 辽宁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33 内蒙古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589 青海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520 山东 综合改革 环境工程 609 山东 综合改革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4 山西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4 陕西 理科 环境工程 566 陕西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575 四川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7 四川 理科 环境工程 621 新疆 理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554 浙江 综合改革 环境工程 651 浙江 综合改革 船舶与海洋工程 659 重庆 物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617

加入收藏
               

国际排名再更新!内地Top2,变了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