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排名
【千问解读】
中国大学排名因不同的评价机构和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名榜单和近年来的代表性结果(截至2024年)。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仅作参考,选择大学时还需结合个人兴趣、专业方向、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量。
1. 综合排名(基于国内外主要榜单)
(1)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海软科)
侧重学术与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学科水平、科研成就、师资质量等。
2024年前十名: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复旦大学
6. 南京大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华中科技大学
9. 武汉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2)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
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兼顾科研与学科建设。
2024年前十名: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6. 南京大学
7. 复旦大学
8. 武汉大学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高校)
国际化指标权重较高,包括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师生比等。
2024年中国内地前十:
1. 北京大学(全球第17)
2. 清华大学(全球第25)
3. 浙江大学(全球第44)
4. 复旦大学(全球第50)
5.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第51)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球第137)
7. 南京大学(全球第141)
8. 同济大学(全球第216)
9. 武汉大学(全球第272)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全球第281)
2. 学科专业排名
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五轮结果未公开,参考第四轮):
A+学科顶尖高校:清华大学(21个)、北京大学(21个)、浙江大学(11个)、中国科学院大学(18个)。
特色强校:
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工科: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
人文社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财经类: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其他参考维度
(1) “双一流”高校
中国教育部推出的“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重要参考: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
一流学科高校: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2) 区域代表性高校
华北: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
华南: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
中西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注意事项
1. 排名差异:不同榜单的侧重点不同(如学术、就业、国际化),需结合自身需求分析。
2. 学科优势:综合排名靠后的学校可能在特定领域领先(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
3. 动态变:高校发展受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影响,排名可能逐年波动。
建议通过教育部官网、学校官网或专业教育平台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并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录取分数线汇总
圆梦小编将在下文为2025年想要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的学子们详细展示2024年最低分数据,以及招生专业名单汇总!一、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下方表格展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在各省高考2024年的最低入围分数线,各省最低分有所差异,请大家参考! 专业名称 省份 科目 分数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北京 综合改革 66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天津 综合改革 666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河北 历史 648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山西 文科 62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辽宁 历史 64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吉林 历史 64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黑龙江 历史 665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上海 综合改革 578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江苏 历史 636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8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安徽 历史 65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福建 历史 634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江西 历史 63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山东 综合改革 648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河南 文科 63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湖北 历史 635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湖南 历史 636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广东 历史 638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广西 历史 643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重庆 历史 638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四川 文科 619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贵州 历史 65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云南 文科 645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陕西 文科 621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办法:1、6月中旬学校将在高考后成绩发布前于报名系统内增加考生确认环节并签订承诺书。
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
2、高考成绩发布后,确定入围校考名单。
入围校考的考生登录报名平台,下载《测试指南》并按时参加后续考核环节。
3、我校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或首选科目组)按不超过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校考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
入围考生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得低于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二、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录取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成绩计算方式为:综合成绩=0.85(高考成绩(不含加分)/高考满分)750+0.15(校考成绩/校考满分)750;校考成绩=0.6(笔试成绩/笔试满分)100+0.4(面试成绩/面试满分)100;校考满分为100分,笔试满分为120分,面试满分为100分。
云南高考满分为772分,上海高考满分为660分,其他省份高考满分为750分。
下方表格展示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 省份 科目 分数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北京 综合改革 645.7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天津 综合改革 647.5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河北 历史 640.73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山西 文科 619.09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辽宁 历史 634.19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吉林 历史 633.94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上海 综合改革 643.9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江苏 历史 618.3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63.56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安徽 历史 633.5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福建 历史 622.1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江西 历史 629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山东 综合改革 639.43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河南 文科 621.1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湖北 历史 627.04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湖南 历史 622.64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广东 历史 627.1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广西 历史 629.9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重庆 历史 631.2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四川 文科 607.75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云南 文科 619.7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 陕西 文科 607.03 三、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1、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2、历史学类3、哲学以上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年入围分数线、录入分数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全部招生专业名单,供给2025年高考生参考。
大家可以从录取分数线、招生专业角度好好看看,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是否适合自己报考!
北京市高校排名出炉,中国人大排名第3,北京外国语排名15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北京生活或工作,因此大家在填报志愿时都会看看北京的高校是否适合自己。
要是能进入北京的名校就读,将来的就业或升学也有一定的保障。
哪怕是没有能够留京工作,但是大学四年也能够接触到非常多的优秀人才和丰厚资源,对自己的人生也会有不一样的色彩。
北京市高校最新排名,中国人大排名第3 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时期,我国大部分优秀的资源都被迁入北京。
因此北京拥有我国数量最多的名校,如985高校就有8所,211高校有26所,而双一流高校则有34所。
高校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名校众多。
随着2025年ABC中国高校排名榜相继出炉,我们也可以看到北京市高校的最新排名。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当之无愧拿到冠亚军,这两所高校不仅是北京市的名校,更是我国数一数二的顶尖名校,其实力更是不用赘述。
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3,虽然人大的工科和理科在全国来说实力并不强,但是文科方面的实力却在全国属于顶级。
比如学校的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都是并列全国第一名。
在2024年中国人大的录取分数线中,该校在江苏省历史类02专业组(不限)为649分,03专业组(思想政治)为649分;而物理类04专业组(不限)为664分,05专业组(化学)高达669分。
人大的分数线不低,更适合学霸。
此外,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虽然排名有先后,但是这七所高校分别是我国理工类、医药类、财经类、政法类和师范类的顶尖名校。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这些高校都拥有非常亮眼的成绩。
如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我国农林类211高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A类学科高达9个,其中农业工程、畜牧学、兽医学、草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获评A+;生物学获评A;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获评A-。
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15,退步明显 北京外国语大学不仅是211高校,更是双一流高校。
作为我国语言类的顶尖高校,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的摇篮”,为我国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有大量毕业生在外交岗位上发光发热。
因此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分数线一度非常高,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外语教育的普及,以及各种翻译类软件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语言类高校的地位有所下降。
高分考生更愿意报考新工科、新理科等专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15名,退步明显,也有一定的原因。
而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较为不理想,仅有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A+,政治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评估能力一般。
学科建设不足,加上北京名校太多,经费支持不足等原因也导致了学校的退步。
2024年北京外国语高校录取情况中,该校在山西省理科(本科一批A段)为592分/9520位;而文科(本科一批A段)则为575分/1450位。
首都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双非类高校,能够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并列15名,其实力不容小觑。
毕竟该校旗下拥有20所附属医院,多家医院都是国内的顶尖医院。
每年能够提供的经费支持、科研项目都非常多。
而且首都医科大学作为医学类院校,其护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和口腔医学等作为热门学科,该校的学科建设较为完善,尤其是临床医学更加容易受到高分考生的青睐。
如今大部分高三学生已经放寒假,假期也要努力学习,考上名校能够与更多的优秀同学为伍,对自己的发展或见识也会更有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