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排名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仅作参考,选择大学时还需结合个人兴趣、专业方向、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量。
1.
【千问解读】
中国大学排名因不同的评价机构和标准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名榜单和近年来的代表性结果(截至2024年)。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仅作参考,选择大学时还需结合个人兴趣、专业方向、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考量。
1. 综合排名(基于国内外主要榜单)
(1)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上海软科)
侧重学术与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学科水平、科研成就、师资质量等。
2024年前十名:
1. 清华大学
2. 北京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复旦大学
6. 南京大学
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 华中科技大学
9. 武汉大学
10. 西安交通大学
(2) 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
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声誉,兼顾科研与学科建设。
2024年前十名: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浙江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华中科技大学
6. 南京大学
7. 复旦大学
8. 武汉大学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高校)
国际化指标权重较高,包括学术声誉、雇主评价、师生比等。
2024年中国内地前十:
1. 北京大学(全球第17)
2. 清华大学(全球第25)
3. 浙江大学(全球第44)
4. 复旦大学(全球第50)
5.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第51)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全球第137)
7. 南京大学(全球第141)
8. 同济大学(全球第216)
9. 武汉大学(全球第272)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全球第281)
2. 学科专业排名
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五轮结果未公开,参考第四轮):
A+学科顶尖高校:清华大学(21个)、北京大学(21个)、浙江大学(11个)、中国科学院大学(18个)。
特色强校:
医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工科: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
人文社科: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财经类: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 其他参考维度
(1) “双一流”高校
中国教育部推出的“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重要参考: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等。
一流学科高校: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2) 区域代表性高校
华北: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
华南: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
中西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
注意事项
1. 排名差异:不同榜单的侧重点不同(如学术、就业、国际化),需结合自身需求分析。
2. 学科优势:综合排名靠后的学校可能在特定领域领先(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航天)。
3. 动态变:高校发展受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影响,排名可能逐年波动。
建议通过教育部官网、学校官网或专业教育平台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并结合个人职业规划做出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 全国各地汇总!
一、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1、北京: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最低662分2、天津: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最低666分3、上海: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最低578分4、浙江: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最低681分5、山东: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入围分数线最低648分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入围分数线一览表如下: 大学名称 省份 科目 入围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 浙江 综合改革 681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 综合改革 666 中国人民大学 黑龙江 历史 66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综合改革 662 中国人民大学 安徽 历史 652 中国人民大学 贵州 历史 652 中国人民大学 河北 历史 648 中国人民大学 山东 综合改革 648 中国人民大学 辽宁 历史 647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 历史 647 中国人民大学 云南 文科 645 中国人民大学 广西 历史 643 中国人民大学 广东 历史 638 中国人民大学 重庆 历史 638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历史 636 中国人民大学 湖南 历史 636 中国人民大学 湖北 历史 635 中国人民大学 福建 历史 634 中国人民大学 江西 历史 632 中国人民大学 河南 文科 632 中国人民大学 山西 文科 621 中国人民大学 陕西 文科 621 中国人民大学 四川 文科 619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 综合改革 578 二、2024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
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2024招生专业一览表如下:招生专业名称非高考改革省份科类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3+3”模式“3+1+2”模式哲学文史类不限选考科目首选科目历史再选科目不限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文史类不限选考科目首选科目历史再选科目不限历史学类文史类不限选考科目首选科目历史再选科目不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2025:本科最低499分
以上分数均来自2024年录取数据,供2025年考生参考。
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2025多少分能上?因为2025年的录取数据是录取结束后才会公布,因此2025年考生想知道多少分能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话,只能参考近三年(2022年-2024年)的录取数据。
浙江省外的考生,基本需要490分以上的分数才有机会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近一年分数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在陕西省近一年(2024年)录取情况如下:理科499分、45772名。
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整理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在陕西近一年录取分数线。
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2024录取分数线为了方便各地区考生们查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的录取情况,本文也整理出202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在全国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供参考。
2024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在旧高考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99分。
理科最低分对应地区为陕西,录取位次为45772,超一本线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