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9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汇总!附招生简章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4-18 点击数:
简介: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方向,同时拓展至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本文汇总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特点及

【千问解读】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方向,同时拓展至高端芯片、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关键领域。

本文汇总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特点及高校具体专业清单,助力考生科学规划报考策略。

一、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汇总

1、强基计划专业特点(1)基础学科为主,服务国家战略强基计划重点选拔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历史、哲学等基础学科人才,旨在培养未来科研领军人物。

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数学类、物理学类专业均为王牌方向。

(2)动态调整机制,紧跟国家需求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结合国家战略动态调整招生专业,近年新增自动化(东北大学)、草业科学(兰州大学)、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北京理工大学)等特色方向。

(3)交叉学科与工科拓展部分高校将基础学科与工科结合,开设核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西北工业大学)、生物育种(中国农业大学)等应用型专业,强化产学研融合。

(5)本研贯通培养,强化科研能力强基计划学生普遍享有本硕博衔接培养政策,如复旦大学支持学生跨学科转段至高端芯片、国家安全等领域,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转段率超90%。

2、39所大学强基计划专业一览表强基招生专业主要分为理工、文史、医学三类,不同学校专业设置不同。

(1)北京大学理工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力学类、基础医学(八年制)。

文史类:历史学类、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2)清华大学理工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数理基础科学。

文史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类、哲学类。

(3)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特色: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核工程与核技术。

基础学科:数学类、应用物理学。

(4)国防科技大学理工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培养聚焦国家安全领域,实施“3+1+X”本研衔接模式。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沿交叉:数学类、物理学类、核工程类、生物科学类,注重科研实践与国际交流。

(5)浙江大学学科融合: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生态学,支持跨学科选修与国际化培养。

(7)武汉大学综合覆盖: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文史类含历史学、哲学。

(8)复旦大学人文与科技并重: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历史学、哲学,转段方向涵盖智能科技与国家安全领域。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航空航天类。

(10)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

(11)中国农业大学招生专业: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

二、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公布网站是:学校官网和阳光高考网,各位同学可保持对这两个官方网站的关注,以便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消息。

当然高考100网也会及时为大家整理更新招生简章,下面是阳光高考网-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链接,大家可直接点击查看。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均已公布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https://gaokao.chsi.com.cn/gkzt/jcxkzs

内地大学自考本科

内地大学自考本科综合评述自考本科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发展成熟,为在职人员、社会青年等群体提供了灵活、开放的学历提升途径。

其核心优势在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允许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段考试完成学业。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内地自考本科已形成覆盖文、理、工、管等多学科的专业体系,主考院校涵盖“双一流”高校及地方重点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等,教学质量与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

在学术要求上,自考本科坚持“宽进严出”原则,课程设置与统招本科接轨,毕业论文环节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例如,论文需体现独立研究能力,字数普遍要求5000字以上,且查重率通常需低于20%-30%。

此外,自考本科毕业生在考研、考公、职称评定等领域享有与统招本科同等待遇,成为推动终身学习与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

自考本科核心特点与运行机制1. 教育模式与学习路径自考本科采取“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需通过12-20门课程的考试(含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累计学分达到70-140分方可申请毕业。

学习路径包含以下阶段:‌课程学习‌:通过教材自学、网络课程或社会助学机构完成知识积累;‌分段考试‌:每年2-4次省级统考,单科成绩合格后长期有效;‌论文答辩‌:通过所有笔试后,需在主考院校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并参与答辩。

2. 学术规范与质量保障自考本科的学术要求严格对标普通高等教育,尤其在论文写作中体现显著:‌选题方向‌:需结合学科前沿或实践问题,避免空泛论述;‌结构规范‌:正文需包含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与结论;‌格式标准‌:参考文献需采用国标GB/T 7714格式,图表引用需标注来源。

3. 社会认可与发展前景近年来自考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据2024年统计,约65%的自考本科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15%进入事业单位,10%选择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此外,部分行业(如法律、会计)将自考学历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入门槛之一。

内地自考本科关键数据深度对比表1:各省份自考政策对比(2025年)维度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报名条件无户籍限制,需高中或同等学历本地户籍或居住证持有者优先完全开放,无户籍与学历预审考试次数每年2次(4月、10月)每年4次(1月、4月、7月、10月)每年3次(1月、4月、10月)论文答辩要求查重率20%,需参加校内答辩查重率25%,可申请远程答辩查重率30%,部分专业免答辩表2:主考院校毕业要求对比院校学分要求实践环节占比学位授予标准中国人民大学135学分15%平均分70,论文良以上,通过学位英语南京大学120学分10%平均分65,论文合格,无作弊记录深圳大学130学分20%平均分75,通过本校组织的学位考试表3:热门专业课程设置对比专业总课程数核心课程示例典型就业方向汉语言文学14门中国古代文学史、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教育、出版、新媒体运营工商管理16门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市场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开发、系统运维自考本科学术要求与实施细节1. 课程学习与考试安排‌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占比约30%;‌专业核心课‌:如法学专业的《刑法学》《民法学》,理工科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选修拓展课‌:学生可根据职业规划选择跨学科课程,如《电子商务》《项目管理》。

考试形式分为闭卷笔试(占比80%)和实践考核(如实验报告、案例分析),部分省份试点“过程性考核”,将平时作业成绩按30%比例计入总分。

2. 毕业论文全流程管理‌选题阶段‌:需提交开题报告,明确研究背景、方法与预期成果;‌撰写阶段‌:正文需包含文献综述(占篇幅20%)、实证分析(占50%)、结论与建议(占30%);‌答辩评估‌:答辩委员会由主考院校教授与企业专家组成,重点考察创新性、逻辑严谨性与应用价值。

3. 质量监控机制‌省级教育考试院‌:负责命题、阅卷与成绩复核,采用双盲审制度减少评分偏差;‌主考院校‌:对论文查重、格式规范进行终审,部分院校要求提交原始实验数据;‌社会监督‌:毕业生信息需录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供用人单位核验。

自考本科毕业流程与时间规划1. 典型学习周期(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阶段时间跨度关键任务课程学习1.5-2年完成12门笔试,平均每学期通过3-4门论文准备6-8个月开题、数据收集、撰写与修改答辩与毕业申请2-3个月通过答辩后提交学历认定材料2. 加速毕业策略‌跨省报考‌:利用各省考试时间差异,每年最多可参与4次考试;‌学分互认‌: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初级)可申请免考相关课程;‌论文预研‌:在课程学习阶段提前确定选题方向,缩短论文周期。

自考本科社会认可度分析1. 法律地位与政策支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明确规定,自考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工资待遇。

2023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国有企业招聘不得设置“全日制学历”门槛。

2. 企业招聘倾向调研企业类型明确认可自考学历占比优先考虑统招本科占比民营企业78%22%外资企业65%35%事业单位50%50%3. 继续深造路径‌国内考研‌:需加试2门专业课,但部分双一流高校对优秀自考生取消加试;‌海外留学‌:40余国(如英国、澳大利亚)承认自考本科学历,可申请硕士预科课程。

自考本科现存挑战与改革趋势1. 主要瓶颈问题‌学习支持不足‌:偏远地区缺乏优质助学资源;‌考试形式单一‌:仍以笔试为主,难以评估实践能力;‌社会偏见残留‌:部分用人单位对自考学历存在认知误区。

2. 改革方向探索‌数字化转型‌:推广“区块链+自考”成绩认证系统;‌混合式考核‌:增加在线实验、虚拟仿真等实践评价模块;‌学分银行建设‌:实现自考与非学历教育成果的互通互认。

(全文共计约3,800字)

2023江西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 二本垫底的院校

江西2023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还未公布,小编整理了2022江西分数低的二本院校名单,其中文科分数最低的有: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南昌职业大学;理科分数最低的有:南昌工学院、南昌职业大学、江西服装学院。

2022江西分数低的二本大学有哪些2023江西文科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学校名学校所在地科目批次2022分数2022位次江西服装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8052685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8151949南昌职业大学江西文科二本48350386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文科二本48548523南昌交通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045359江西科技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045328南昌理工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243517南昌工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243480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838834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838830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938732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江西文科二本499385602023江西理科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学校名学校所在地科目批次2022分数2022位次南昌工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35164351南昌职业大学江西理科二本435163921江西服装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36162861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36162372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江西理科二本437161291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38159758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理科二本439158970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1156549南昌交通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1156464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6150629南昌理工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7149460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7148898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48147755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5114481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51144654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53142204萍乡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4128036宜春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5127415赣东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5127248豫章师范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8123608赣南科技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8122931新余学院江西理科二本469122209特别提醒:2023江西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并不完整,因为本文篇幅有限,因此不能一一整理,想要知道更多相关信息,小伙伴们可以登录《蝶变志愿》APP,软件包含教育部公布的所有大学的信息和1800多种本专科专业信息。

2023江西哪些二本大学适合捡漏分数低的二本有:南昌工学院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教育特点突出的全日制应用型二本院校。

2022年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2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5分。

适合捡漏的二本有:江西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二本院校,学校坐落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江西省应用型特色本科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面向时尚行业,以培养创意设计、工程技术、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的专业性院校。

2022年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80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36分。

提示:想要低分上大学吗?想要省心、高效、准确填报志愿吗?想要步入理想院校吗?可以点击下方“招生在线报名一栏”,输入姓名、意向专业、出生年月,点击提交即可有老师与你联系报考志愿事宜!

加入收藏
               

2025年39所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汇总!附招生简章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