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常见热门问题解答

【千问解读】
一起和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一起了解下吧!
当您准备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时,面对众多的疑问和细节,一份详尽的热门问题解答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常见热门问题解答,旨在为您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帮助,以便您能够更好地准备和理解整个报考流程。
相关阅读>>>重点高校2025年少年班招生简章汇总
推荐阅读>>>2025年高校少年班报考指南(扫盲篇)
温馨提示:
除了高考,强基、综评、少年班都是值得优秀考生与家长关注的升学路径。
自主选拔在线团队建立了"2025少年班交流群",供高三及低年级考生交流讨论,赶快扫码进入群聊吧~
扫码进群↓↓↓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或想了解最新招生政策、有升学规划需求、领取最新试题,可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号:15321584635)微信,并备注"高考年份+省份+姓名",老师会统一邀请大家进群。
Q1 2025中科大少年班、少创班招生简章何时发布?
2023及往年中科大少年班少创班简章一般于9月公布;但2024因政策变动,简章发布时间延后,于1月3日才公布。
目前今年最新简章还未发布。
Q2哪些人可以报名?
根据2024招生简章,预测2025招生对象为:
原则上为高二年级,少年班面向200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少年班"创新试点班"面向200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少数特别优秀的高一年级及以下的学生可破格选拔。
Q3少年班、少创班可以同时报考吗?
根据招生简章来看,考生若同时符合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的报名条件,在报名后将同时自动纳入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考虑。
Q4没有竞赛奖项可以报考创新班吗?
可以。
由于报考创新班的学生都是新高一、新高二的,所以有竞赛奖项的学生很少。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初审的学生中,相当大的比例是没有竞赛奖项的。
有竞赛奖项的同学就会大概率过初审,没有竞赛奖项的同学,如果平时成绩不错,或者综合素质不错,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初审的。
Q5报名时间截止前,竞赛奖项还未公布怎么办?
可以先进行报名,待竞赛获奖成绩出来后,可以把获奖信息及报名信息发至招办邮箱。
Q6高二参加高考,可以报其他高考志愿吗?如果没有被录取,高三参加高考会受影响吗?
考生的高考成绩只作为中科大少年班和少创班招生使用,不能填报其他高考志愿。
如果没有被录取,考生依然可以以应届生身份参加高三的高考,不受影响。
Q7如果考上了,还要读高三吗?
考上之后,高二结束之后直接到中科大读本科,在你的同学寒窗苦读高三的时候,你已经开始了你精彩的大学人生!
Q8没有奥赛背景,但数学物理成绩突出的报名有初试的机会吗?
奥赛奖项只是初审的一部分,没有竞赛奖项但成绩优秀,尤其数学、物理单科突出的考生也可以报名。
Q9初审大概能过多少人?
按照往年经验,60%左右的考生会在初审就被淘汰,所以报名时要认真对待,机会难得,不要马虎。
Q10什么样的考生通过率更高?
参照往年情况。
少年班主要看高考成绩,平时成绩年级排名靠前更容易通过初审;少创班更加注重学科特长,如数理化等竞赛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更容易拿到初审资格。
Q11低年级该如何准备?
1、高二结束前,需学完全部高中知识学习。
少年班及少创班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学完高中知识是报考少年报及少创班的前提条件。
2、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进行竞赛学习拓展,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科目。
少创班和少创班初试、复试均考察数学及物理,且应有一定竞赛奖项可获得少创班初试加分或直接进入复试优惠。
3、随时关注报名信息,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
4、除中科大外,还有清华、北大、西湖大学、西安交大、东南大学等校开设的八大少年班,考生和家长可提前关注政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各省汇总 2025参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分数线中科大开设专业基本都是理工科专业,所以在招生时也只会在各省的首选物理组和理科进行招生,就算是没有首选专业的3+3地区也会要求选则了物理的考生才能报考。
不过除了要求物理外,该校在3+1+2地区的大部分专业组都不限专业,所以可报考的考生人数依旧很多,因此竞争也很激烈,最后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就不低。
从各省的数据来看,中科大在所有地区的收分都没有低于过600分,就算是本身批次线低、人数少的宁夏,该校最低分都是637分,录取位次也是104位以内,是非常高的位次了。
同时该校录取分低于660分的地区基本都是本身分数线不高的地区,比如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等。
但是在新高考地区该校有部分专业组的分数线也低于660分,不过大都是国家专项计划的专业组,所以考生们在选择中科大时如果符合报考国家专项的条件,也可以尝试报考国家专项计划专业,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看完分数,我们再来看位次,除了上海没有公布具体位次以及国家专项计划专业组外,其余地区只有浙江的录取位次在1000以下,甚至在某些地区,中科大的录取位次非常高,比如在青海,该校的录取分数线只有624分,但是录取位次是69位。
同时在海南、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中科大的录取位次基本都在100位左右,这也说明这些地区的考生想上中科大是非常难的。
不过并不是说位次不在100位左右的地区考中科大就不难,因为其余地区的高考人数要比以上地区多很多,比如中科大在四川的录取位次虽然只有618位,但是四川理科一分一段表中截止到253分的考生一共有29万多人,能考到618位的考生是四川省内非常优秀的考生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如下: 省份 科目 专业组 2024分数 2024位次 北京 —— 01组 675 1077 天津 —— 01组 674以上 638以内 河北 物理 —— 669 341 辽宁 物理 —— 686 389 上海 —— 01组 580以上 2684以内 江苏 物理 01组 674 727 浙江 —— —— 681 2221 安徽 物理 003组 680 601 福建 物理 500组 676 475 江西 物理 第501组 664 293 江西 物理 第502组 659 475 江西 物理 第561组(国家专项) 649 1035 山东 —— —— 675 598 河南 理科 —— 678 684 湖北 物理 第01组 672 618 湖北 物理 第02组(国家专项) 656 1971 湖南 物理 第101组 671 610 湖南 物理 第302组(国家专项) 654 1848 湖南 物理 第303组(国家专项) 666 887 广东 物理 201组 670 652 广西 物理 101组 666 248 广西 物理 501组(国家专项) 631 2180 海南 —— 专业组01 806 86 重庆 物理 —— 680 345 四川 理科 —— 680 618 贵州 物理 —— 674 232 陕西 理科 —— 680 343 甘肃 物理 004组 665 250 甘肃 物理 005组(国家专项) 650 676 青海 理科 —— 624 69 新疆 理科 —— 635 114 黑龙江 物理 第003组 689 232 内蒙古 理科 —— 679 165 山西 理科 —— 671 365 云南 理科 —— 677 179 宁夏 理科 —— 637 104以内
天津一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
为共同探索 “大中衔接” 联合长周期培养杰出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党政办公室主任叶征、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徐栋哲、党委书记秘书黄晟鹏、天津招生组组长王雨松,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怡蔓、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副院长秦贤宝、市教委干部处处长田青宇莅临天津市第一中学,围绕“‘大中衔接’联合长周期培育杰出创新型人才”这一重要议题展开深入调研。
天津一中党委书记李翠松、校长杨静武、副校长盛祥平、高鹏,部分干部以及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座谈交流。
座谈会伊始,李翠松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随后,翠松书记全面且细致地介绍了天津一中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阐释了理科创新人才的培育路径,并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天津一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分享了中科大的辉煌校史、发展脉络、先进办学方针、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中科大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培育顶尖科技人才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招生组组长王雨松老师对天津一中为中科大输送的众多优质生源表示衷心感谢。
在过去的十年间,天津一中共有45名优秀学子被中科大录取,其中6位同学荣获中科大的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展现出了天津一中学子的卓越风采。
杨静武校长深入阐述了天津一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特别指出中学阶段是学生确立科学志趣、锤炼科学探究精神的关键时期。
天津一中高度重视对拔尖创新人才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培育,以学生发展中心为平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勇攀科学高峰,立志为攻克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而不懈奋斗。
座谈会后,在孙宝香主任的热情讲解中,与会领导共同参观了天津一中学生发展中心。
天津一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以培养能够胜任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从理想、学业、生活、心理、生涯、健康六大领域着手,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抓手,以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为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立足教育强国建设新方位,天津市第一中学将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携手推进“大中衔接”教育改革,共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实现中学与大学教育在内容、方法、资源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天津一中拔尖创新历程介绍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天津一中形成了“从项目走向特色,在办学特色中凝练学校文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并在组织变革设计、培养体系设计、培养项目转化等方面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流程。
天津一中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工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通过“铸魂定向”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使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大任的栋梁之材。
汇聚优质资源,通过听大师讲座、与专家交流、跟行业先锋对话等形式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志趣。
以因材施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配备双导师团队,形成学长引导下的学习小组,构筑个性发展空间,培养自理自学能力。
通过“一中式”学习习惯、“专家式”学科指导和“学长引领式”的合作学习三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构建思维课堂,重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培养,重视认知冲突的设计,以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非智力因素。
组织学科竞赛、项目式学习等,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树立学术目标,培养学术自信。
学校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重点院校签署了创新人才培养共建基地协议,获得了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广泛支持。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