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应届生都去考公了吗?

从2016年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直线上升,从177万人上升到2023年的474万人。
而报名人数连续两年的下降,是否预示着
【千问解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388万人,比上年减少50万人,连续两年下降。
从2016年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直线上升,从177万人上升到2023年的474万人。
而报名人数连续两年的下降,是否预示着研究生招生迎来拐点?
与此同时,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审查,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大学毕业生是考研和考公的重要人群。
两个考试的报名人数一升一降,是否存在关联,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报名人数下降,招生人数增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
这让很多教育行业人士感到意外,数据公布之前,很多人预测报名人数会超过500万人。
而到了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下降则已成为共识。
考研规划专家甘源今年9月底时预计,“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很可能下降到不足400万人,而且2026年、2027年报名人数还有可能继续下降。
”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研人数下降的拐点一旦形成,不止今年,接下来几年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实际上,考研报名人数本来就存在波动性。
虽然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一路从2002年的62.4万人上升至2023年的474万人,但在2008年、2014年、2015年都曾出现小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报名人数迎来拐点,并不意味着研究生招生出现拐点。
首先,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即便在2008年、2014年、2015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也都保持增长。
202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130.2万人,比10年前增长109.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25年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稳中有升,或将继续扩招。
其次,研究生考试难度增加的趋势没有改变。
教育部发布的考研国家线显示,哲学、法学、文学、体育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专业的学术硕士国家线相比上一年都有所提高;法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的专业硕士国家线也比上一年有所提高。
2025年考研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科目,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专业逻辑学方向的初试科目甚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调整为数学,意味着试题难度将增加。
甘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考研报名人数虽有减少,但减少的很大部分是考研意向不明确、报了名但并未系统性复习、很有可能缺考的考生。
“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但有效考研人数不降反升。
”他说。
“并且,考生里有一拨过去被忽略、但现在已经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人,那就是第二次考研的考生,他们是‘高分扎堆’的重要原因。
”甘源表示。
从考研报名人数与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比值就可以看出,往届考生在考研报名人数里的比重之大,该比值2022年为96.91%、2023年为96.79%。
“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降了,因为提升学历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公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健如是说。
投更多的简历,拿更少的offer与考研报名人数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5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下称“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共有341.6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
考研和考编这两门考试,是否存在“此消彼长”的效应?
王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把考公、考编放在第一位,把考研放在第二位,是因为他们发现读完研究生再去考公、考编,竞争比三年前更加激烈,而且与本科毕业时就考公、考编相比并没有优势。
华图教育相关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考公时,本科生不必因为比研究生学历低而焦虑,本科一直是国考和省考最主要的学历要求。
2025年国考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招录计划占比69.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招录计划占比10.4%。
“从历年国考分数统计来看,本科生的考试能力是最强的,考试分数是最高的。
”他说。
在就业方面,调查统计发现,研究生在薪酬待遇、满意度等方面仍强过本科生,但在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研究生就业正在发生变化。
近期,陆续有高校发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2023年毕业研究生的离职率为10.83%,比本科生高2.5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的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10日,也就是说,毕业不满半年,10个2023届研究生中就有1人离职。
湖南农业大学2023届博士、硕士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是高达17.52%,高于同届本科生和2022届博士、硕士毕业生。
湖南农业大学2023届博士、硕士毕业生人均就业时间为3.38个月,比同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延长29%,比2022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延长19%;2023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平均获得就业机会为2.4个,比同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少0.22个,比2022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少0.18个;2023届博士、硕士毕业生平均就业成本为2128.4元,比同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高33%,比2022届博士、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成本高134.9%。
大连交通大学54.98%的2023届毕业研究生认为所学专业的就业机会较多,比同届本科毕业生低7.79个百分点,比2022届毕业研究生低9.89个百分点。
名校的研究生也在更努力地找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2023届研究生平均投递了32.93份简历,比2022届研究生多投递了82.6%,但获得的面试机会只多了15.7%,获得的offer还少了1.7%。
相比之下,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生更为从容,因为88.56%的2023届校本部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直博比例高达15.66%,再创历史新高,相当一部分本科生省去了考研的烦恼。
当然,学历提升的就业回报仍非常明显。
麦可思研究院《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有过学历提升的人群月收入达到11311元,相较于学历未提升人群高出922元。
学历提升人群的就业满意度为85%,明显高于学历未提升人群的79%。
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考研和考公也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王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两门考试的时间并不冲突,国考笔试在11月底、12月初,多数省考笔试在3月,而考研笔试是在12月下旬。
考生可以两手准备,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侧重。
”
“实际上,有很多本科毕业生既考取了公务员,又考上了研究生,以往放弃公务员选择读研的人更多,但现在大部分人选择放弃读研,进入体制内。
”他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职高生美术生如何报考大学职高美术生可以考什么大学
作为一名美术生,报考大学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和策略。
本文将为职高生美术生介绍如何报考大学。
首先,职高生美术生在报考大学前应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美术是一门需要不断磨练和提高的学科,因此,职高生应该对自己是否真正热爱美术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如果对美术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报考大学学习美术可能会面临困难和挑战。
通过参加一些美术培训班、参观美术展览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其次,职高生美术生在报考大学前应该提前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
美术大学的录取标准通常较高,因此,职高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高中开始,应该注重美术的学习并参加一些美术竞赛,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经验和作品集。
同时,职高生也可以通过参加美术班级的社区服务、学校活动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另外,职高生美术生在报考大学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
美术专业有很多不同的方向,例如绘画、设计、雕塑等,职高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此外,在选择院校时也要考虑学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和就业情况,选择一所知名度高、教育质量优良的院校能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职高生美术生在报考大学时还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和答案。
大部分美术院校会要求申请者提交作品集,作品集是展示个人创作能力和艺术潜力的重要依据,职高生应该认真准备并选择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
同时,还需要参加美术专业的入学答案,包括绘画技能测试和艺术理论答案。
职高生可以通过参加模拟#和培训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职高生的美术生,报考大学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准备。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提前规划学业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并准备相关材料和答案,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美术大学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础。
只要保持热爱和专注,相信职高生美术生都能够成功地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相关热词搜索:自己的 美术 职高生
2025年四川哪些大学招对口高职
以下是四川哪些大学招对口高职的一些相关信息。
四川大学作为四川省最高学府之一,四川大学也开设了对口高职招生专业。
该校提供多个对口高职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对口高职生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并满足对口高职招生要求进行报考。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也是四川省的一所重点大学,该校对口高职招生专业涵盖了多个领域。
其中包括土木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
对口高职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不仅是四川省农业领域的重要学府,也开设了对口高职招生专业。
该校提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技术、园艺技术等专业。
对口高职生可以通过参加高考并满足相应要求报考该校的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国知名的工科院校之一,西南交通大学也开设了对口高职招生专业。
该校提供铁道工程技术、交通运输管理等专业。
对口高职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专业进行报考。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领域的重要学府,该校也开设了对口高职招生专业。
该校提供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
对口高职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总结以上是四川省部分大学在2025年招对口高职的相关信息。
对口高职招生为高中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机会和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相关热词搜索:对口 高职 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