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小伙伴,请注意

【千问解读】
202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举行。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国家教育考试安全平稳有序进行,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及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的指导意见,现将疫情防控有关事项告知如下,请广大考生积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 、做好健康监测
1.考生须于考前15天(2021年12月10日)前申领“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健康码)及“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行程码)。
2.考生须在本人参加考试前14天(2021年12月11日,下同)连续进行自我体温监测,自行打印《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14天健康监测表》(以下简称“考生健康表”,见附件)后,如实填写并签名。
如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
3.所有考生均需在考前进行核酸检测,第一单元入场时需提供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时间按电子健康码或相关纸质凭证的核酸“检测时间”推算,下同)。
4.因防疫形势变化,各地、各考点会适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考生须随时关注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提前按要求做好考前相关准备工作。
二、做好自我防护
1.在外省的考生应不迟于考前14天返回湖南,以免因疫情防控等原因被管控在外地不能参加考试。
回到居住地后应第一时间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风险排查,保持健康码和行程码均为绿码。
从考前14天到考试结束,注意做好个人防护,考生原则上不离湘,不串门、不聚餐、不聚会,不出入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避免社交感染。
2.考生须提前准备好足量的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物资,考试期间做到勤洗手,勤消毒。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时,须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身体防护,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
考生从进入考点开始须始终佩戴口罩,进退考场时均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交流。
进入考点后建议考生及时进行手部消毒或洗手。
三、特殊情况处置措施
1.对于考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各地公布感染者行动轨迹有交叉,或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或本人健康码变为黄色或红色的考生,应主动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和考点报告,并进行自我隔离;第一单元考试时必须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经考点防疫组健康评估后,可加强个人防护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中、高风险地区信息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结果为准。
2.近21天内被判定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或次密接触者,或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或在隔离治疗期间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考生,须经考点防疫组根据考生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后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处置。
3.口岸入境进湘考生,需隔离观察满21+7天,持“湖南健康码”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解除集中医学隔离证明、解除居家隔离证明,方可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否则须经考点防疫组根据考生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后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处置。
四、服从考点安排
1.考生在入场、候考、考试和离场等环节要积极配合考点工作,因不服从考点安排而影响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前一天务必提前熟悉考点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参考路线,考试当天须提前到达考点,保持安全距离,按照考点指引有序进行体温监测,出示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健康表”,提供绿码健康码和无异常行程码(可截图或彩色打印当日的“两码”),考前48小时核算检测阴性证明后入场。
3.考生佩戴口罩入场,在接受身份核查时,须取下口罩,主动配合检查。
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
考生进入考室时,须向监考人员上交一份填写完整的本人“考生健康表”。
4.考试当日体温测量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
体温测量连续两次超过37.3℃的,按当地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处理。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应及时报告,经考点防疫组等进行个案研判,按考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处置。
5.考试结束后按考试工作人员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
考后建议进行14天自我健康检测,如出现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当地卫生疾控部门。
对于刻意隐瞒病情或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行史和接触史,以及在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中拒不配合的考生,将交由有关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预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文章来源 |湖南考试招生
来源: 中南大学
得了肺炎该怎么处理呢 肺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呢
得了肺炎该怎么处理呢 1、肺炎医治的最重要环节是抗感染。
细菌性肺炎的医治包括针对病原体医治和经验性医治。
前者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后者重要根据本地区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
此外,还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是否有误吸等因素,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
2、一般肺炎的医治无须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并发脑水肿、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的重症肺炎患者,在足量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物理疗法。
对病程迁延者应用超短波等物理医治有促进肺内炎症消散吸收作用,每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
也可使用松节油。
4、保持气道通畅。
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常因为体弱而无力咳嗽,很容易使通气受阻,休克型肺炎则可并发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些肺炎的医治中就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炎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呢1、歌唱家歌唱家是用声音赚钱的,经常都要不断的唱歌,一场演唱会下来几个小时。
歌唱家对肺的伤害巨大。
所以歌唱家容易患肺炎。
2、教师三尺讲台,孕育了多少伟大的才子。
但是三尺讲台却成了老师们的得肺炎病因。
老师是跟黑板最近的人,黑板上粉笔尘让许多吸入教师们的体内,所以容易导致肺炎。
3、经常抽烟喝酒的人经常抽烟,烟中尼古丁等有毒气体会吸入肺中,所以抽烟的人患肺炎肺癌的几率高于常人好几倍。
肺炎可以怎么预防呢1、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
2、戒除吸烟,幸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幸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
肺炎会传染吗某些特定病原体导致的肺炎是有传染性的,比如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病毒所导致的肺炎是会传染的。
大多数肺炎或者一般的肺炎对普通人群没有易感性,没有传染性,但是老年人或者婴幼儿对于肺炎还是有一定的易感性。
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人,比如说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的、器官移植的、艾滋病的病人更容易受到肺炎的感染传播,所以免疫功能比较低下的病人尽量不要靠近肺炎的病人,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肺炎病人,应该进行全面隔离。
吴有性:字又可,汉族,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1642年,大明15年,全国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间益盛,“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毫无效果。
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推究病源,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成了全新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他以毕生的治疫经验和体会,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赢得后人的广泛尊重。
在闯军侵袭、瘟疫横行的背景下,举国陷入混乱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
生活时代正值明末战乱,饥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
1644年清军入关,清廷为巩固统治,摄政王颁布“剃发令”。
吴又可因拒绝剃发而被处死,妻子携子投河殉情。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温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国。
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
鉴于以上情况,吴有性潜心钻研,认真总结,提出了一套新的认识,强调这种病属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
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使其与伤寒病分开另论,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著有《温疫论》。
吴有性在该书中所列瘟疫病种有发颐、大头瘟、虾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疟疾、痢疾等急性传染病,他明确指出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致,而是四时不正之气所为。
其症状与伤寒相似而实际迥异,古书从未分别,吴氏一一加以分辨论述阐明,并论著制方。
其中著名的剂方有达原饮、三消饮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
在治疗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达原理论,临床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有他的“疠气”之说,首先肯定它是一种物质,“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从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旧观点。
他还指出疠气是多种多样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
在当时医疗条件下,吴有性能有如此科学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随机文章二战德军战斗机大全,ME109击落敌机数量全球最多揭秘古代真正的美人鱼图片,因自相残杀而灭绝的美人鱼(古代海怪)揭秘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世界各地巨人遗骸证明远古文明存在蛟龙号到底在隐瞒什么,深海底发现未知生物/疑似巨型真龙宇宙黑洞是怎么形成的,霍金说掉进黑洞不会死会进入另一个宇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