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百科解读】
说到韩信其实他一生的战绩也是很多的,而且大大小小的都非常的著名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真的超强了,但是我们今天不妨来说说背水一战这个事情,其实当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的,这个计策非常的冒险,但是效果出其不意了,但是也有一个疑问了,那就是这个计策后来的人好像就都不用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要说明,韩信上演“背水一战”奇迹后,后世敢用这计策的人,其实也有不少。
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后果,都是悲催。
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代的“汉水之战”里,曹军名将徐晃,效仿韩信的“背水一战”,在汉水边上列阵。
却没想到摆开阵势叫了一通阵,对面的赵云黄忠,却是毫无吭气。
待到徐晃喊的精疲力尽,无奈只好撤军时,赵云黄忠却兵分两路杀来,正好把背靠汉水的徐晃大军,一股脑全赶进了水中,杀得近乎全军覆没。
“背水一战”这绝招,一旦用不好,就是大麻烦。
所以自徐晃之后,也就很少有人敢用。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韩信就能凭借着这招,一举打赢楚汉战争里的关键战役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背水一战”,并非是把军队扎在水边,然后一顿动员嗷嗷叫这么简单,相反,这是一套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要了解其中难度,就要看看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做的。
韩信“背水一战”的经典战役,就是楚汉战争中的井陉之战。
这场战役的情况是,韩信带的是数万新兵,对面赵国的强敌,则是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而且早早守住了险要战略要地井陉口。
对于韩信来说,这简直是彻头彻尾的绝路。
那么韩信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把兵力背水布置前,韩信还做了这样几个事。
首先是情报战,面对强敌的韩信,把军队的情报工作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大战在即,赵军主将陈余与谋士李左车的密谈内容,竟全数放在了韩信的案头上,骄横的陈余不听李左车建言,坚持要主力决战的昏聩决定,也叫韩信知道个一清二楚。
于是韩信这才下定决心,选择背水一战。
所以说,做出背水一战的抉择,首要的前提,就是情报到位,做到知己知彼。
而在摆开背水一战架势后,韩信也并非是瞪红了眼血拼。
他的套路分两步,第一,就是要摆开背水一搏架势,诱引赵国大军轻敌,脱离营垒发起追击。
第二,才是最关键的,韩信事前布置的两千特种部队,要在大战开打前,趁夜从小道上山,待到赵军脱离营垒追击后,他们就要抄掉赵军的后路,拔掉其营垒。
这样的战术布置,并非仅仅是依托大水决死一搏,而是要先挖一个大坑,把赵军诱引进来后,再展开殊死搏斗。
于是,战役开打后,整个过程就严丝合缝般的进行:主动发起进攻的韩信,假装兵败如山倒,将赵军主力引到大水边,无路可走的韩信大军,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与赵军展开血战。
这时韩信的特种部队,将战旗插在赵军营垒上,就成了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二十万赵国大军崩溃,韩信东进的道路就此打通,奇迹,就此缔造。
这样的奇迹,哪里是背靠大水碰运气?相反是步步为营的谋划。
最为重要的是,也只有一支万众一心的部队,才能在这种绝境下,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韩信背水一战的奇迹,也同样来自他卓越的治军能力!
于是,不能做到知己知彼,不能拥有一支万众一心的强兵,不能依托战略态势,做出靠谱的谋划。
所谓“复制背水一战”,不过是学到皮毛。
弄巧成拙,也就不可避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