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风化物、腐殖化vs腐殖质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0 点击数:
简介:在风化作用下,岩石被分解破碎,其矿物质等成分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在微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土壤。

残积物是岩石风化后残留原地的风化物,它的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会影响土壤的初始质地;坡积物是在重力…

【千问解读】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专业地理备考咨询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最全汇总

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疏松的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除氮外)的最初来源。

注意区别风化壳和成土母质的关系。

风化壳强调的是岩石破碎后,停留在原地不动形成的“壳体”,风化壳更多的是与“基岩”相对应,“风化壳”里的物质可称为“风化物”。

而“成土母质”本质上就是风化物,是土壤的原始物质来源。

一、定义与形成

1.定义:风化物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产物 。

2.形成

(1)物理风化使岩石崩解破碎,如温度变化导致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使岩石崩解;在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突出地区,岩石中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将岩石劈开、崩碎 。

(2)化学风化改变岩石成分,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雨水中形成弱碳酸,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形成酸雨,与岩石发生反应,使岩石成分改变、形态崩溃 。

(3)生物风化中,地衣、藓类植物在岩石表面生长创造潮湿化学微环境,植物根部在岩石裂隙施加物理压力,动物及昆虫增加水及酸的渗透性和氧化表面积,促进岩石分解 。

二、特点

1.成分变化:化学成分可能因化学风化发生改变,如岩石中的矿物质可能被溶解、氧化等 。

2.结构松散:物理风化使岩石破碎成较小的颗粒物,整体结构变得松散,孔隙度增加 。

3.粒径差异:风化物的粒径大小不一,从粗大的砾石到细小的黏土颗粒都有,其粒径分布取决于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强度等因素 。

三、类型

1.残积物

(1)定义:是指岩石风化后残留于原地的风化物。

(2)形成过程:在物理风化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化学风化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这些物质在原地堆积就形成残积物。

(3)特点:成分与下伏基岩密切相关,颗粒粗细混杂,从大块岩石碎块到细小的黏土颗粒都有。

在山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残积物常可见较大的石英颗粒,因为石英抗风化能力较强。

2.坡积物

(1)定义:在重力和坡面流水作用下,在山坡和山麓地带堆积的风化物。

(2)形成过程:山上的岩石风化物在雨水冲刷或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山坡向下移动,堆积在山坡较平缓处或山麓。

(3)特点:粒度变化较大,一般靠近山坡处颗粒较粗,远离山坡处颗粒较细。

其分布有一定的倾斜度,与山坡的坡度有关。

3.洪积物

(1)定义:山区洪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流出山口后,由于地势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所携带的物质堆积形成的堆积物。

(2)形成过程:在暴雨或冰雪融化等情况下,山区形成洪流,洪流侵蚀、搬运大量风化物,当流出山口后,动能骤减,风化物便堆积下来。

(3)特点:扇形状,从山口向外缘,颗粒由粗变细,分选性和磨圆性比坡积物稍好。

四、影响

1.土壤形成: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风化物在生物、气候等因素作用下逐渐发育成土壤 。

2.地貌塑造:影响地表形态,如花岗岩风化物多具砂性,疏散易蚀,花岗岩山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沿节理常有沟谷发育 。

3.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栖息场所,影响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发展。

五、分布规律

1.气候因素: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强烈,风化物往往较为深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占主导,风化物颗粒较粗 。

2.岩石类型:不同岩石的抗风化能力不同,如花岗岩抗蚀力强,但风化后形成的风化物具有砂性;石灰岩易受溶蚀作用影响,风化物中可能富含钙质 。

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3.地形条件:在山区,风化作用受地形影响较大,山谷、山坡等不同部位风化物的类型和厚度可能不同;在平原地区,风化物分布相对较为均匀 。

六、高考考点

1.风化物与土壤形成

(1)风化物是土壤母质的重要来源。

在风化作用下,岩石被分解破碎,其矿物质等成分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在微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土壤。

例如,在温带湿润地区,化学风化产生的风化物,经过生物作用,能够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

(2)考查不同类型风化物(如残积物、坡积物等)对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影响。

残积物是岩石风化后残留原地的风化物,它的颗粒组成和矿物成分会影响土壤的初始质地;坡积物是在重力和坡面流水作用下堆积在山坡上的风化物,其养分含量和分布特点会对山坡土壤肥力产生影响。

2.风化物与地貌发育

(1)风化地貌是重点内容。

比如,在花岗岩分布地区,球状风化作用明显,花岗岩体表层受风化作用,棱角处的岩石因风化速度快而逐渐圆化,形成石蛋地形。

(2)风化物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对地貌塑造起关键作用。

在山区,风化后的碎屑物质在重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在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风化物被流水搬运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3.风化物与生态环境

(1)风化物的性质会影响植被分布。

例如,石灰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通常呈碱性,适合喜钙植物生长;而酸性风化物形成的土壤适合杜鹃等酸性土壤植物生长。

(2)风化物的侵蚀和堆积过程会改变生态系统。

比如,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风化物大量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植被退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4.影响风化物形成的因素

(1)气候因素常考。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作用强烈,风化物的形成速度快,成分也比较复杂;在干冷气候条件下,物理风化占主导地位,风化物颗粒较粗。

(2)岩石性质方面,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其抗风化能力。

石英岩抗风化能力强,而页岩比较容易被风化。

(3)地形也有影响,在地势起伏大的地区,风化产物容易被搬运走,而在地势平缓的地方,风化物容易堆积。

1.什么是腐殖化?

腐就是腐烂,殖是尸体的意义。

腐殖化是指进入土壤的新鲜有机质(主要为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生物化学或化学反应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影响腐殖化过程的因素有二:①有机物质的化学组成,通常木质素含量高的有机物质,形成的腐殖质量较多;②土壤的水、热状况,渍水和低温的环境,有利于腐殖化过程的进行,腐殖质积累量也较多。

2.什么是腐殖质?

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

土壤腐殖质和有机质属于不同的概念,腐殖质是指已经腐殖化的有机物质,属于土壤中比较稳定有机物质。

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没有分解和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如动植物残体。

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也称富丽酸)。

3.为何腐殖质呈黑色?

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这与其主要成分胡敏酸有关。

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呈褐色

4.腐殖质有何作用?

1.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疏、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2.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 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3.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

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5.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 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练习

1.[2003·北京春季高考理综试题]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是

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

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

分析 :热带雨林的分解者活动活跃,所以分解作用快,有机物积累量少。

答案:A

2.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图6)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8分)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

(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4分)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古文明重新洗牌?考古发现2000年前的奇怪岩石

大家都知道世界四大古文明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国文明,但随着学家日前在约旦沙漠的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出土,或许世人对于古文明的认知会再一次重新洗牌。

现今位于约旦东北部与叙利亚交界的边境地区是一片贫瘠的沙漠,由于布满了黑色玄武岩,因此又被称为”黑沙漠”。

很难想像,这片的荒凉地区,过去曾经孕育过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

主持此次研究计划的是来自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艾克曼教授(PeterAkkermans),他表示:”如今的杰贝尔古尔玛地区(JebelQurma)是一个非常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它非常的干燥,难以穿越。

”也可能因为环境条件如此恶劣,让这块地区长久以来一直被考古学界的研究人员所忽视。

目前发现的石碑铭文大多是动物画,例如蹬羚和狮子,而动物画旁的铭文则可能是人名。

但这些文字究竟想表达什么信息,目前仍是一个谜,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解读。

所有铭文都是以古代萨法伊字母写成(Safaitic),考古学家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来自于一个游牧文明。

且从当地发现的上千片黑色石碑看来,当时的文字发展已相当成熟,人们普遍将这种文字系统使用于生活中。

艾克曼说:”我们在某一个地点挖掘时发现了大量在公元三世纪所使用的木炭,这些木炭似乎是以全年需水的树种烧制而成。

因此,很有可能至少在公元三世纪时,这里的环境与今天是截然不同的。

” 除此之外,稍早前其他团队也在黑沙漠地区发现地表上的巨大车轮图案。

这些神秘的轮状图案只有从高空往下俯瞰才能看清楚全貌。

其中最早的轮状图案经过科学家以光释光测年法(OSL)定年后发现,该景观完成于距今约8500年前,比祕鲁着名的纳斯卡线(据推测约完成于公元前500年)还要早6000年。

秘鲁的纳斯卡线有各种动物的图案,包括蜘蛛、猴子、老鹰、狗等等。

喜欢历史和考古学的朋友们可以引颈期盼~也希望透过更多相关的考古学研究,能够解开人类史上更多的谜团。

随机文章土耳其SOM巡航导弹,可在防空系统外精确打击目标直立浮尸科学怎么解释,尸体腐烂产生的气体膨胀而漂浮为什么宇宙空间这么冷,宇宙越是膨胀会越冷(地球外太空零下270度)莫比乌斯环象征着什么,无限循环(象征永恒无限的爱情)北极为什么没有企鹅​,南极为什么没有北极熊(企鹅起源于赤道)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美国岩石上发现类似中国的象形文字符号

美国一名科学家声称:在美国的岩石上发现类似中国象形文字的符号。

如果属实,这意味着美洲新大陆最早可能是由中国人发现的。

来自伊利诺伊州的退休化学家兼业余碑文研究专家拉斯坎普,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古老岩石上,发现刻有形似中国象形文字的符号。

包括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多个州在内,美国共有84处遗址出现这种中国象形文字。

拉斯坎普认为:这些文字字形古老,显示古代亚洲人早在公元前一三零零年就来到美洲,甚至比意大利探险家早了2800年。

如果这个说法属实,有可能推翻美洲新大陆是由哥伦布发现的史事。

不过,专家质疑拉斯坎普的说法,并认为有必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后才能断定。

随机文章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现争议,位置并不在巴比伦南风法则的作用,对下属给予的温暖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蜥蜴人的真相是什么,疑似外星生物/传闻创立地球最强组织揭秘龙转世为人的相貌特点,长相俊美喜爱沾花惹草(极易变渣男)闪雷兽存在吗,潘多拉最顶级掠食者/13公里外即可发现猎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风化地理】高考地理中的风化物、腐殖化vs腐殖质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中岳景区 21 2024-09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