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上岸总差那几分?丢分原因找到了!

先把简单的、容易得分的拿下,再做那些比较难的。
然而有些同学先做难题,把容易的题留在后面做,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耽误后面做题的时间,也容易影响答题思绪。
答题没有逻辑主观题作
【千问解读】
01.自考高频丢分原因分析
不重视小题得分
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
先把简单的、容易得分的拿下,再做那些比较难的。
然而有些同学先做难题,把容易的题留在后面做,这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会耽误后面做题的时间,也容易影响答题思绪。
答题没有逻辑
主观题作答是总是乱写一堆,没有逻辑,很容易丢分!主观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写的太乱不容易给分。
所以答题要有逻辑,一二三四每一点写清楚。
字迹过于潦草
答题字迹要清晰,字写得不好看没关系主要是卷面整洁,方便阅卷老师看清楚。
每个阅卷老师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如果不规范作答,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答题涂卡错误
涂写答题卡要核对一下填涂框和试卷答案,以免按照顺序填涂出现的“错位”现象,防止严重错误的出现。
时间分配不均
有些自考生遇到难题就一直纠结,结果耽误了时间导致试卷写不完。
我们在做题时务必要合理分布各个题目的时间,遇到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跳过,等试卷写完了再攻克。
考试临场状态不佳
有的考生如果第一科没考好就会情绪低落,严重影响后面的考试。
这里要提醒各位考生,考完一科扔一科,好好准备下场的考试!
02.自考答题技巧分享
01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作答最重要的就是速度,最好就是能快速准确找到相应的答案,要学会善用排除法,排除那些可疑的干扰项,选择正确答案。
02
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概念了解程度。
因此要对书中重点的知识有比较准确的记忆,掌握知识点中的核心关键词。
答题时尽量都用教材里的词回答。
03
主观题
有些考生在答主观题时,总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逻辑,这会让老师很难找到给分点。
老师阅卷的时间都很短,一份卷子的一般不会超过1分半,每份卷子大概是2-3人阅卷,1人复查。
对于主观题,老师都是按照关键字给分,如果没写出关键词就没分了。
因此考生在做主观题时,一定要将抓住关键词,答案罗列清楚,条理清晰。
03.备考复习记忆小妙招
录音记忆
1、通过录音设备录下自己需要背诵的内容(内容语速要慢,发音要正确,咬字要清晰);
2、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进行跟读,1—2遍之后,将录音速度加速至1.2倍速,再跟读1遍,在跟读时,脑海中要复现背诵的内容;
3、不再看书,将录音速度放慢,尝试跟着录音复述内容;
4、脱离录音,进行背诵,并录音;
5、播放自己的录音,找到自己背诵错误或者发音有误的地方,并进行再次记忆。
修正记忆
1、将需要背诵的文章细读一遍,边读边记忆;
2、通过修正贴,将背诵文章的一些词盖住,盖住的词可以随意挑选,把这篇文章直接变成一篇“完形填空题”;
3、把你认为的答案,写在修正贴上,重点在于要根据之前的记忆,或者联系上下文去填写答案;
4、揭开修正贴,对比原文,查看答案是否正确,记住错误的地方,然后再用修正贴覆盖上更多的字
5、进行整体背诵。
记忆宫殿
步骤1:选择一个记忆空间
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或画面;
步骤2:选择记忆桩
选择好记忆空间后,用某样东西把它和你想要记忆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步骤3:开始联想记忆
根据记忆宫殿法,利用一些自己有影响或者好分辨的故事将自己需要记忆的内容带入,会让你的记忆加深。
俗话说凿墙偷光,萤火映雪 古人读书真的有那么辛苦吗
宋朝对读书人如此这般看中 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出起义反叛之事呢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历朝历代,论读书人的待遇,没有能够比得上宋朝的了。
可天天把忠义礼智信挂在嘴边,忠君放在第一位的宋朝读书人,却干出了许多聚众起义,反叛朝廷的事儿。
那个时候,他们的忠体现在那哪里?完全是一种讽刺!实际上,这些多数都是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觉得以自己的才华,应该得到朝廷和的重视,获得功名利禄。
既然皇帝和朝廷不提供这个待遇,他们就发挥聪明才智,自己去拿! 庆历四年(公元104年),落第者区希范反叛。
他是环州思恩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史书评价其人:“狡黠,颇知书,尝举,试礼部。
”他考试落第之后,随叔父区正辞于景佑五年(公元1088年)一起应募参军,希望通过当兵打仗获得功名,参与镇压了安化州少数民族的叛乱,并立下战功。
叛乱平定之后,区希范作为有功之将,自以为可以得到重用,于是,他跑到政府办公楼门口击鼓,要求政府录用自己。
当时宜州的首长冯伸己认为,这个区希范的要求太无道理,不能重用。
区希范一气之下,就此逃跑,又鼓动自己的叔父,率领自己的族人,联合白崖山的民族首领蒙赶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一起策划叛乱,杀死冯伸己,并声称占领广西,要建“大唐国”。
庆历四年(公元104年)正月三日,区希范等率众五百,“破环州,劫州印,焚其积聚,以环州为武城军,又破帯溪砦,下镇宁州及普义砦,有众一千五百”。
朝延赶紧出动军队镇压,打得区希范等避入荔波洞,偶尔才敢出来与官军打个游击战。
之后,下诏,悬赏提拿区希范、蒙赶等,立功者可“赐袍带、钱三十万、盐千斤”。
第二年,广西转运使杜杞率军进攻。
杜杞先是发布安民告示,要求叛乱者自首自新。
随后又派部下吴香及区世宏等前往劝告,但造反者并不买账。
于是,杜杞决定武力解决问题,率兵攻破叛军驻地,“焚毁积聚,斩首百余级”。
区希范与蒙赶,分别逃走。
后来区希范被杜杞抓获,并处以醢的极刑,并将被剁成肉酱的尸体留给当地少数民族,以示效尤。
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侬智高反宋,其中有黄师密、黄玮等落第的读书人参与。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十一月,依智高就在安德州改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又请来黄师密、黄玮为军师。
这时,交趾(今天的越南)不断侵略,侬智高多次请求宋朝派兵支援,结果朝廷根本就不理睬。
侬智高那个恨呀,这是什么朝延啊! 本来嘛,你自己改了年号,成立了独立小王国,那就是反对中央政权了,你现在有难,中央政权完全可以不管你的死活,任你让外敌消灭好了。
可是,侬智高不这么认为,他将全部的怨恨向宋王朝倾泄,与黄师密等策划反宋,很快占据广东、广西两省,自立为王。
书生造反,也有自己的一些办法,有一些鼓动群众的法子。
比如侬智高吧,他在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五月放了一把大火,这把火并非焚烧敌人,而是焚毁自己族部的积蓄。
之后,他对自己的族人们说:“平生积聚,今为天火所焚,生计穷矣,当取臣广以自王,否则兵死。
”于是率众五千,沿江东下,攻占邕州城(今广西南宁),改称大南国,侬智高自称仁惠皇帝。
在侬智高的叛乱中,不但有进士黄师密、黄玮为其出谋策划,也有记载称侬智高本身就是一个落第者。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余姚县(今属浙江)主簿李逢借宗教掩护反宋,因沂州民朱唐告发,被捕处死。
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1130年),又有落第者李敦仁反宋。
李敦仁,虔州人。
史书说他品行不好,属无赖之徒。
或许因为没有坐天下,所以被史家们有意说成品德不端吧?成者为王败者寇嘛,中国的历史,一向就是如此这般的。
李敦仁考进士没有成功,很是不服。
正在郁闷中,父亲告诉儿子,有个看风水的人可说了,咱家的祖坟风水特别好啊,父亲很认真地说:“四十年后,当有出侯王者。
”李敦仁听了,心中大喜。
既然如此,还考个什么狗屁进士!他开始蠢蠢欲动,以讨伐杨勍为名,聚众数万人起兵了。
不久,他看暂时打不过中央军队,就接受了宋廷中央政府的招安,做了个承节郎,与亲弟弟李世雄一起隶属于江西兵马副都监李山。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李山派遣李敦仁前往度化县镇压叛乱。
李敦仁一看时机来了,准备大干一场。
这年的十二月,李敦仁与李世雄聚集虔化县六乡兵众数万人,在罗源再次起兵叛宋,攻破石城县,占领洪州靖安县,随后率众进入虔度化、石城县。
宋朝中央政府派遣李山、张忠彦等率军共同围剿。
到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李敦仁在抚州崇仁县一带,鼓动当地民众加入自己的反宋大军,已攻破江西四县,烧劫江东两县宋朝中央政府一看叛乱军队越搞越大,立即加派军队,派遣江淮路招讨使设法平叛。
公元1131年的二月八日,李敦仁军向建昌军进通,围攻数日。
这一次,宋朝中中央政府的军队,并且制订了较为周密的进攻计划,给叛乱军队不小的打击。
到这年的五月十三日宋朝中央军收复石城县,并斩李敦仁部将李世昌,李敦仁军中李国臣等数万人战死,又被生擒300余人,被夺累马器械不计其数。
这年十二月,李敦仁率军再次进攻虔化县的宋朝军队,仍然十分猖獗。
这时宋廷派遣安抚大司统制郝晸、颜孝恭,各率所部军马,前往建昌军围剿,终于大败李敦仁军,但并没有剿灭这支叛军。
绍兴二年(公元112年),李敦仁看看确实干不过宋朝军队,而此时的宋朝中央军也很难彻底消灭李敦仁的军队,于是,李敦仁再次与宋朝中央政府谈投降的事,宋朝中央政府也乐得同意。
三月,李敦仁受了招安,“补正修武郎、阁门袛侯,其徒三十八人皆授官,分隶张俊军中”。
所以说,不要高估古代读书人的节操,哪怕他们嘴上全是道德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