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趣味智力题50例,附答案

【千问解读】
(1)一只脚站着称重是50公斤,两只脚站着称重是多少公斤?
(2)每本书5元以上,可一个人用100块钱买了100本书,为什么?
(3)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同一天可以穿四季不同的服装?
(4)农夫有17只羊,除了9只以外都病死了,农夫还剩几只羊?
(5)举任何一物品,例如报纸,说出有什么不平凡的用途。
(6)在什么情况下1+1=1?
(7)1个苹果加上两个梨等于什么?
(8)用三根火柴搭8个直角,怎么搭?
(9)用4根火柴摆一个田字,怎么摆?
(10)有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瓶口用木塞塞着,如果不用手或其他工具去接触,你有办法让这个瓶子破裂吗?
(11)把1~9九张卡片分成两组,一组4张,另一组5张,使一组各数之和等于另一组各数之和的3倍。
怎么分?
(12)村旁有棵大树,树下有头牛,主人用2米长的绳子拴住了牛鼻子。
主人把饲草放在离树3米处,可是,没过多会儿牛把饲草都吃光了,绳子没解开,也没断,这是怎么回事?
(13)小明站在10米高的河堤上,堤下边是一片鹅卵石。
他手持一个废灯泡往下扔。
灯泡下落到10米的地方,会不会被打破?
(14)10条蚯蚓,切断一条,最后还剩几条蚯蚓?
(15)有人则变大。
(打一字)
(16)十一个读书人。
(打一字)
(17)十日十月。
(打一字)
(18)十个哥哥。
(打一字)
(19)三口重叠,莫把品字猜。
(打一字)
(20)上下串通。
(打一字)
(21)小姑娘。
(打一字)
(22)有两个瓶子,一个细高,一个粗矮。
问:在没有量杯的情况下,用什么最简单的方法能尽快知道哪个瓶子的容积更大?
(23)一张饼,切三刀,平均切成相同的八份,该怎么切?
(24)七人头上长的草。
(打一字)
(25)有6只猪要过河,只有一只船,每次仅可以坐两只猪,其中母子各为一队,分3队。
第一队母子都会划船;第二队妈妈会,孩子不会;第三队妈妈也会,孩子不会。
猪妈妈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不然别的母猪就会吃掉她的孩子。
6只猪都要安全过河,那该怎么办?
(26)小胡每年三伏天还天天穿棉袄,怎么回事?
(27)两个人一个面向南一个面向北站立着,不允许回头,不允许走动,也不允许照镜子,她们怎样才能看到对方的脸?
(28)有一个人从A地骑自行车到B地去,而另一个人开车从B地驶往A地。
在
路上,他们相遇了,你知道这个时候谁离A地更近吗?
(29)找规律填上适当的数:7 8 10 ( ) 22 38
(30)林林的左边是佳佳,佳佳的左边是花子,花子的左边是沙沙。
请问:沙沙永远都在林林的左边吗?
(31)请写出“()”处的数字 1 3 2 6 3 9 ( ) 12
(32)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可还挺忙,怎么回事?
(33)一根塑料软管,中间放红球,两头放蓝球,一刀能切出红球吗?
(34)一个脸朝北一个脸朝南,用几面镜子能看到对方的脸?
(35)我国茅台酒家喻户晓,可在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博览会上时,由于装潢陈旧,无人问津。
多亏推销员灵机一动,才使茅台酒被抢购一空,你知道推销员是怎样做的吗?
(36)山羊数乘绵羊数,再把所得数放到镜子前一照,正好是山羊同绵羊的总数,请问几只山羊,几只绵羊?
(37)青枝绿叶长得高,砍了压在水里泡,剥皮晒干供人用,留下骨头当柴烧。
(打一植物)
(38)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打一植物)
(39)青枝绿叶不是菜,有的烤来有的晒,腾云驾雾烧着吃,不能锅里煮熟卖。
(打一植物)
(40)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
(打一植物)(41)苏东坡叫书童去静云寺老和尚处借东西,书童说:“我的打扮就是我要借的东西。
”老和尚见书童头上戴着草帽,脚上穿了双木拖鞋,就知道苏东坡要借什么东西了,请问这东西是什么?
(42)有一个人武功高强,但小明说他跳不出他画的一个圆圈,这个人不相信。
小明用笔画了一个圆圈,这个人果然跳不出去,这是为什么?
(43)什么人在大庭广众中骗人骗得越高明越能受称赞?
(44)梨和吸管哪个硬,为什么?
(45)说出和“电脑、鱼、法律”相联系的一个字?
(46)有三枚硬币,加起来总共是8分钱。
这三枚硬币分别不是1分钱、2分钱、5分钱。
这三枚硬币各是几分钱。
(47)甲乙丙丁和小强五个人一起玩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4盘,乙已经赛了3盘,丙已经赛了2盘,丁已经赛了1盘,问小强赛了几盘?
(48)以下各词,一个是与别的不同的,请选出来。
房屋;冰屋;平房;办公室;茅舍。
(49)有种鸟,本领高,尖嘴爱给树开刀,树木害虫被吃掉,绿化造林立功劳。
(打一动物)
(50)小红替数学小组的同学去买《趣味数学》一书,她到书店一问书价,发现自己带的钱如果买5本,就剩5元,如果买6本,就缺1元。
问《趣味数学》每本多少钱?
参考答案:
1、50公斤。
人的体重单脚、双脚称都一样。
2、买的是旧书。
3、服装表演台上。
(4)9只。
5、没有标准答案,说得越多越好。
(6)1桶水加1桶水等于1缸水。
1个电子表安在1个台灯上等于1个带电子表的台灯。
类似的发明都可以。
(7)3个水果。
(8)二根火柴搭个十字,另一个竖着搭在十字中间,用立体思维去解决。
(9)把四根火柴捆在一起,看尾部。
(10)把玻璃瓶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会把瓶子撑裂。
(11)6.3+9+7+8+9=36,1+2+4+5=12,其中卡片6倒过来当9用。
(12)人没把绳子的另一头拴在树上。
(13)不会,因为小明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因此下落到10米时灯泡没有落地。
(14)11条,切断的变两条,全活着。
(15)一。
(16)仕。
(17)朝。
(18)克。
(19)目。
(20)卡。
(21)妙。
(22)将其中的一个瓶子装满水,然后再倒入另一个瓶子中。
如果装不满,则另一个瓶子容积大:如果装不下,则另一个瓶子小:如果正好装满,则两个瓶子容积相等。
(23)先把饼中间切一刀后把饼叠起来,再从中间切一刀,再叠起来,中间切一刀。
(24)花。
(25)第一队设为Aa,第二队Bb,第三队Cc:Bb先过,B回来,ac再过河,a再回来,BC再过河,Bb划船回来,Aa再过河,Cc回来,BC再过河,a自己回来,ab过河,a再回来,ac再过河。
(26)他在冷藏室里工作。
(27)“一个面向南一个面向北站立着”如果你认为两个人是背对背而立,那就得不到答案了。
两个面对面站立的人,也同样可以一个面向南,一个面向北站立啊。
(28)他们离A地的距离是一样的。
因为他们相遇时是在同一个位置。
(29)7 8 10 (14) 22 38 规律:相邻两个数相差的数成倍增长即:1 2 4 8 16
(30)不一定。
他们围成一圈的话,沙沙就会在林林的右边。
(31)4。
(32)兽医院。
(33)能。
把软管弯过来切。
(34)不用镜子,对着看。
(35)将酒瓶故意打碎,酒香四溢,吸引了顾客。
(36)山羊9只,绵羊9只,乘积是81,镜中映出是18。
(37)麻。
(38)向日葵。
(39)烟叶。
(40)葡萄。
(41)茶。
头上草字头(草帽),中间是个人字,底下是个木(木拖鞋)。
(42)因为圆圈画在这个人的身上。
(43)魔术师。
(44)①梨硬,因为能将吸管砸坏。
②吸管硬,能把梨扎个洞。
③一样硬,因为互相扎,一个弯,一个破。
(45)网。
(46)“分别不是”并非“都不是”,就可以体会出“分别不是某分”意味着“分别可能是某分”,就可以按照“三枚硬币加起来总共8分钱”的前提条件,将组合情况的可能性定为必然性。
这三枚硬币是1分钱、2分钱、5分钱。
(47)2盘。
由于此时甲已经赛了4盘,则甲与乙、丙、丁、小强各赛了1盘;到了此时只赛了1盘,则丁这1盘是与甲赛的,与其他人还没有下:乙赛了3盘,则乙这三盘是与甲、丙、小强赛的;丙赛了2盘,则这两盘是与甲、乙赛的。
所以此时小强也赛了2盘,是与甲、乙赛的。
(48)办公室。
(49)啄木鸟
(50)6元。
大唐节度使为什么会从小绵羊变成打老虎?
节度使在中晚唐时期是一个令皇宫畏惧的官职,这一官职的最早记载出现于贞观年间,它极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创设的。
《全唐文》中收有一篇题为《可汗山铭》的文章,其中记载了一件事:“圣唐大使右武卫大将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任雅相等肃奉明诏,册授大单于真珠毗伽可汗嫡嗣为肆叶护可汗”。
这个振天威册名王的事件发生在贞观十三年(639年),里面明确提到了节度副使这个官职名称。
《·职官志二》中则有一个段可以与之相佐证的记载:“凡亲王总戎曰元帅,文武官总统者则曰总管;以奉使言之,则曰节度使,有大使、副使、判官。
”可见,节度大使与节度副使在贞观中期应该已经同时存在。
李世民创设节度使的本意是指军事上的“节制调度”,也就是在有军事战守需要时因事而设。
毕竟大唐军务繁忙,要征战的对象和要防守的边镇都太多,李世民纵然喜欢亲力亲为也分身乏术,为了加强统兵将帅的权威,便在他们“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使得以专制军事”。
也由此可见,节度使最初只是一种带使持节的使职官而不是职事官,这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
职事官是在政典和职官志中有编制、有品秩的常设官,而使职官则不在编制之内、不被赋予官级品秩,都是属于因事而设的临时性差遣,类似于今天的巡视组组长、专案组组长,巡视完了、案子破了,组长的头衔也就拿掉了。
所以节度使在李世民的时代,说的好听点是给你一个钦差身份,方便你开展工作。
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抓你去出差,临时给一个办事员的称号。
毕竟李世民的领导水平是相当高超的,不会干让下属做大的蠢事,节度使在他手掌里只能做温顺的小绵羊。
而且建立初时的军制也让节度使毫无上下其手的机会,这是极为重要的制度保障。
唐初军制是军事政令与军事执行相互独立,由兵部掌管军事政令的制定,中央卫府及东宫率府则统领折冲府负责军事行动的执行。
在这种军权体制下,不论是什么人被赐为节度使,都很难从上层获取军事指挥之外的权力。
那么节度使在领兵时有没有机会从底层培植势力呢?在唐初度下,靠自下而上拉帮结派慢慢攒能量的路,也同样是行不通的。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
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故土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绝祸乱之萌也”。
在唐朝前期,府兵制有作为保障,府兵不仅能分到一定数量的田地,还不用缴纳租庸调,他们对朝廷的安排是满意的,不具备跟朝廷对着干的动机。
所以唐朝初年是铁打的军府,铁打的府兵,唯有将帅节度使是有事出征、事罢归朝的流水过客,不存在发展为藩镇的机会和土壤。
节度使的常设化和固定化始于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2年),景云元年薛仁贵之子薛讷被任命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
景云二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自薛讷和贺拔延嗣之后,在诸镇设置节度使成为唐朝的定例,并在开元年间形成朔方、河东、范阳、平卢、河西、陇右、剑南、安西、北庭、岭南十道节度使之制。
与节度使常设化同时期发生的事情,则是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相继衰落瓦解。
均田制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但是均田制很快就遇到人口暴增和土地兼并的严重问题。
武德年间(618年-626年)唐朝全国户数只有200多万,而在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则猛增为900多万户。
当时唐朝全国土地虽然因垦荒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出现土地大规模兼并,能用于均田分配的土地数量反而大大减少。
于是出现了大量均田农户的破产逃亡,这种情况在永徽年间(650-655)就已经发生。
面对“豪富兼并,贫者失业”的状况,虽然唐高宗数次下诏禁止土地买卖以遏制兼并,但土地交易却在唐高宗的一次次调控中变得一次比一次活跃。
到了圣历二年(699年),均田制更是衰败到“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地步。
均田农户是府兵制中唯一的法定兵源,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和农户大量逃亡,失去根基的府兵制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瓦解。
唐朝为挽救府兵制也做过努力,据《·兵志》记载,唐玄宗在先天二年(713年)将府兵服役年限从40年缩短为25年,希望以此来减少府兵的逃亡。
五年后他又将府兵的简点期限由三年延长为六年,一来是以此延长老弱兵士的在役年限从而保持现有府兵员额,二来是使年幼者得到更多的成长时间以增加将来可供拣选的人数。
但是所有这些都没能阻止府兵制的最终罢废。
开元十一年(723年),面对府兵已无能力番上宿卫长安的状况,唐玄宗在宰相张说的建议下募选壮士充任长安宿卫,“选府兵及白丁一十二万,谓之长从宿卫”,这种面向不具有身份性的普通民众进行募选,就是对府兵制的取代。
而随着募兵制的实行,边将节度使们终于迎来了培植私人势力的机会。
在唐朝以前的魏晋时期,国家大政时常受门阀世家的摆布。
而在中晚唐及五代时期,军阀藩镇则常常走上权力的前台,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节度使职权地位在唐玄宗时期的变化。
唐朝初年对于边将的任用是很有特色的,例如蕃将契苾何力在贞观七年领兵征伐吐谷浑时,李世民派李大亮、薛万均与他同行,攻破吐谷浑后随即把他召回长安担任北门宿卫官。
蕃将阿史那社尔在贞观十四年领兵征伐高昌时,李世民也同时派出作为节制,凯旋后也同样把他召回长安留京任职。
但这种大将不统领军镇、不专任边职的做法,在李世民之后逐渐不再被沿用。
在开元年间形成十道节度使之制的时候,大将专任节度使职的情况已经常态化,委专征之权于边将遂成为定制。
此时的节度使距离成为军阀藩镇已经具备了两个条件,一是随着募兵制的实行获取了募兵权,二是边职得以专权专任,节度使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
但是唐玄宗仍然还有两个遏制节度使权势膨胀的机会,可惜他一个也没有把握住。
第一个机会是严控节度使的任期,推行节度使任职地的轮转。
这种能有效遏制节度使培植地方势力的做法,在高宗及武周时期是被严格执行的,它的荒废则是发生在唐玄宗之时。
在开元至天宝年间(713-756年),十道节度使中任期在五年及以上的有二十三任,其中任期超过十年的两任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
他在天宝元年(742年)获任平卢节度使,两年后又兼任幽州节度使(亦称范阳节度使),并在直至爆发的十余年间从未解任和调任。
据此有观点认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偶然性的,因为安禄山任期之长可算是一个特例。
的确,如果没有安禄山,那位大唐圣人还有很多年的生命可以供他逍遥自满。
但是节度使们拥兵自重的局面已经形成,唐朝前期居重驭轻、强干弱枝的军事形势已经逆转,而这正是唐玄宗错过的第二个机会。
唐朝前期全国有军府657个,其中有288个设在关中地区,全国60万府兵中有26万在京畿地区,这就是“举天下之兵不敌关中”的居重驭轻之法。
这种做法在宋明时期也被沿用,例如宋初的20余万有一半驻扎在京城,明初全国总兵力的约三分之一驻守京畿。
但是随着募兵权被拱手交给节度使,唐初居重驭轻的制衡局面在百年后被彻底打破,造成京畿兵力不及地方的太阿倒持之势。
天宝年间,十道节度使拥有的总兵力约为49万,而长安南衙十二卫所属的彍骑宿卫已经不足10万。
这些充当中央禁军的彍骑宿卫,并不是什么材勇之士,其“应募者皆市井负贩,无赖子弟,未尝习兵”,所以他们与边兵相比不仅数量不占优势,质量更是堪忧。
彼时的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的精锐兵力总和超过18万。
18万边镇精兵对10万禁军废材,唐玄宗亲手把曾经的温顺小绵羊养成了凶恶大猛虎,节度使的巨大力量优势是安史之乱大祸的重要根源。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北上灵武即位是为,他请出李泌谋划军机。
当时李泌着眼于除敌根基,制定了先消灭叛军主力、平定河北藩镇,后收复两京的策略。
但是唐肃宗迫于权力争夺的需要,急于在即位之初以收复两京来取功固位,结果错失了趁有利时机铲除动乱祸根的机会,致使河北三镇得以长期割据,成了唐朝中晚期始终难以摆脱的藩镇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云南现植物活化石水青树是怎么回事?为第三纪珍稀植物
水青树科落叶乔木,第三纪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中南部和北部等地,生于海拔1100~3500米处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中或林缘。
分布于中国的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及印度的北部、缅甸北部、尼泊尔和不丹。
记者17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植物学专家近日在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天堂山境内原始森林考察时,发现一个中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青树居群。
研究人员称,过去在中国一些地方曾经发现过水青树,都是零星分布的,此次发现的这个居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生长情况最好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刘恩德、上官法智以及保山市龙陵县石斛研究所左大磊一行在对昌宁县天堂林场进行植物、植被考察过程中,在天堂林场场部通往松子山的公路旁意外发现一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水青树。
这棵树高约30米,树干胸径有55厘米,地径76.4厘米,为昌宁境内首次发现。
随后,天堂林场林业工作人员对林区进行了排查辨认,累计发现水青树100余株,其中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32株,最大一株树高约为40米,胸径有64厘米,地径有85.9厘米,幼树有70多株。
随机文章看穿“纳粹只会带来毁灭”德军官密谋暗杀希特勒未果,还背上叛徒骂名…直到政府做了这件事重庆神秘天书之谜,打开书页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乾陵地宫打开了吗,中国挖墓技术太菜/乾陵至今未打开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