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不从众,才开始认识自己”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12 点击数:
简介:回到战国,屈原周围有昏君与佞臣,可他不随他们的脚步,他主张改革,主张抗秦,哪怕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环境,被奸人陷害,他也坚守志向,内心毫不动摇,他知道他是为楚国富强而奋斗的,绝不是随大流的人;回到现代,…

【千问解读】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你没有跟着上,这时候你才知道你是谁,你才开始认识你自己。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审题分析】

材料引用诗人西川的话,表明当很多人一拥而上的时候,一个人如果不随波逐流而能够保持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看法,拥有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他,就能够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追求,保持独立的人格,坚守独立的精神。

综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自我的认知与判断必不可少,但我们也总被舆论及他人带着主观色彩的言论带动着,在别人的节奏里失去了自我。

一个人的生活不应总被他人定义,甚至到了无法做自己的地步,迷失自我,留下空虚。

材料意在告诉我们,在众人都人云亦云时,不要随声附和;在众人都随波逐流时,不要亦步亦趋。

这时候,如果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精神,苏世独立,会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

独立清醒,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有助于我们深思熟虑,做出理智的正确的抉择。

写作时,在开头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再简单概述西川的话,得出观点,清醒自己的头脑,保持独立思考,人生才会有意义。

主体部分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论述盲目追随大众的危害,会削弱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个人价值观失衡和倒错,对社会多样性和创新产生消极影响。

再论述保持独立清醒对个人、社会都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握人生的方向。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可以引用张桂梅、钟芳蓉、袁隆平等具有独立之美的事例,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素材举例】

1.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写着“认识你自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儒家至圣孔子说:“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吾心即宇宙”,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吾心乃万物一体,吾念即万法治天”。

这些思想就是告诉我们,认识世界要先认识自己。

2.苏格拉底的思辨:知道自己无知

古时候的雅典城邦外,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庙,叫德尔斐神庙,庙里有个神,叫战神阿波罗。

古希腊的人都说山上战神的神谕非常准,连战争的胜负都能预测,所以经常有人来求签。

有一天,一个叫海勒丰的人过来求签,他问神:“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得到的神谕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海勒丰最崇拜的老师,于是他就兴高采烈地跑回去,告诉了苏格拉底:“老师,老师,神说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本来以为老师肯定很开心,肯定狠狠地夸自己一把。

没想到,苏格拉底竟然半信半疑,自己就疑惑起来了:“不对啊,我怎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呢?可是神从来都没说过谎,也不可能会说谎,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苏格拉底开始了他对神谕的验证。

他首先找到了传说中很聪明的一个政治家,跟他聊了几句,然后发现对方就是个比自己还傻。

然后又去问人,问到一个个号称很聪明人,其中有智慧的诗人,还有一些手艺人,等等,都发现他们只是徒有虚名,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其实都是草包。

这时候,苏格拉底终于明白了,然后就跟学生们说:“跟别人比起来,我一样很草包,一样很无知,不过没关系,我跟他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知道自己很无知,而他们不知道自己很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才是最智慧的,所以神觉得我是最智慧的。

3.坚持自己的钱钟书

抗日胜利不久,解放战争又起。

许多人惶惶然只想往国外逃跑。

杨绛说:“我们的思想并不进步 。

我们读过许多‘反动’的小说,都是形容苏联“铁幕”后的生活情况,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处境,所以我们对共产党不免害怕。

劝我们离开祖国的,提供种种方便,并为我们两人都安排了很好的工作 。

出国也不止一条路 。

劝我们留在解放区的,有郑振锋先生、吴晗夫妇等 。

他们说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 。

这话我们相信 。

但我们自知不是有用的知识分子 。

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能以马列主义为准则的文人 。

我们这种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没用的。

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事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1957年4月,中央正式号召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

文学所内立即组织号召鸣放。

大家意见纷纭,钱钟书夫妇却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听着。

但在最后,钱钟书很坚决地说:“根本就不要说。

6月,“反右”开始。

钱钟书的众多师友和亲属纷纷落网。

文学界的冯雪峰、周勃、陈涌、何直等相继落马。

家人中钱孙卿、许景渊、钱锺汉、钱锺毅都被划为“右派”,父亲钱基博受到批判。

但,钱钟书有惊无险地度过了1957年,并没有被戴上右派的帽子。

4.主体是能思考的存在

人类能够在他的表象中有“我”,这把他远远地提升到地球上其他一切生物之上。

由此,他成了“具有位格的人”,同时凭借在他可能遭遇的所有变化时的意识统一性,他依旧是同样那个“具有位格的人”,也就是说,一个通过位阶和尊严而与其他事物——诸如能任由人类处置和支配的无理性动物——截然有别的存有者。

哪怕当他还无法说出“我”,他在思维中就必须已经具备了这个“我”。

一如所有语言,在使用第一人称来表述的时候,就算不以特定辞汇来表达这种“我性”,都必须已经思维到“我”。

因为这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就是知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已经能够相当流利说话的小孩,却相当迟才开始用“我”说话。

在这期间,他都是以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卡尔想吃,卡尔要走等等)。

一旦他开始用“我”来说话,这仿佛为他升起了一道光芒,从这一天起,他就不会再退回之前的说话方式。

之前他只是感觉到了自己,现在他是在思维自己。

(康德《适用观点的人类学》)

5.反抗以获得主体地位

尽管十分模糊,但反抗的行动还是催生了某种意识的觉醒:反抗者突然感觉到,尽管只存在于某一段时间,在人身上,有某种让自己可以认同的东西。

在这一刻之前,他未曾真的感受到这种认同。

在起义抗暴的行动之前,奴隶忍受着所有压榨。

他甚至经常接受比激起他反抗的命令更应该反抗的命令,却毫无行动。

他忍耐着,或许自己心里也排斥着这些命令,但是,他不发一言,因为更担心自己当前的利益,而不是意识到自己的权利。

随着耐心消逝,随着不耐,他开始了另一种有别以往行动,并扩及到过去他所接受的一切。

这种行动的爆发几乎是溯及既往。

奴隶在拒绝主人侮辱人的命令那一刻起,也同时拒绝了自己的奴隶状态。

反抗的行动不是简单的拒绝而已,还把他带得更远。

他赶走了自己向对手所定的界限,要求在此刻获得平等对待。

人起初一个不可遏抑地抵抗,变成人的全部,他认同抵抗,并用抵抗来代表自己。

他希望让人尊重他自己的这个部分,将这个部分置于一切之上,宣布这部比什么都更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

这部分变成了他至高无上的善。

(加缪《反抗者》)

【行文思路】

层次一:分析蜂拥现象→属于从众心理、羊群效应→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迷失自我→不盲目从众;

(反例: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白幼瘦”审美,买板蓝根、疯狂屯盐等;正例:韩愈《师说》)

层次二:不盲目从众,没有跟着上→拥有了独立冷静思考的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能够全面审视自己→才开始认识自己;

(反例:网暴、购物(非理性消费)、中国式过马路;正例:陶渊明、苏轼)

层次三:不盲目从众,开始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兴趣、优势等→深刻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定位自己→才能更好坚定信仰,实现人生价值。

(反例:内卷、鸡娃现象;正例:黄文秀、樊锦诗……)

层次四:一时的没有跟着上,是为了更好地赶上,甚至争做引领潮流的人。

【考场示例】

不随大众,认识自己

一个人能在大家蜂拥而上的时候没有跟上,这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是谁,他开始认识自己。

的确,当我们跟随大众,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就难以认识自己。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应跟随大众,如此方能认识我们自己。

人在大众中会有跟随大家的倾向,此时人就难以认识自己。

人是群居的动物,跟随大家,人的心里会感到踏实。

然而,《乌合之众》有这样一个观点,当人在群体时往往智商会降低。

此言不假。

请试想,如果一个人处在大众,大家蜂拥而上,他也蜂拥而上,他凭着从众来获得内心的踏实,那么,他自己又去了哪里呢?长期以来,他又怎会认识自己呢?当阿Q在调戏小尼姑时,有一个人在看笑话,那么周围的人都会加入,于是,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麻木愚昧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盲目从众,冷血无情,麻木不仁,他们都没能认识到自己,都迷失了自我,如同行尸走肉。

因此,人处在大众中就难以认识自己。

当人一旦不随大众时他才开始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有言“认识你自己。

”人一不随大众,就表明他有了自己的思考,摆脱群体对他的控制,这时他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谁。

回到战国,屈原周围有昏君与佞臣,可他不随他们的脚步,他主张改革,主张抗秦,哪怕处在“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环境,被奸人陷害,他也坚守志向,内心毫不动摇,他知道他是为楚国富强而奋斗的,绝不是随大流的人;回到现代,国际上的专家都嘲笑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想法,袁隆平并不因此放弃,此时的他想着消除中国乃至世界的饥饿,他跳出大众的桎梏,带着真正的自己,最终走向成功。

上述例子表明,要想认识自己,就不能跟随大众。

屈原、袁隆平都不随大众,所以,他们知道自己到底是谁,都认识了自己。

我们当代青年不应跟随大众,应当冷静思考,认识自己。

宫崎骏有言:“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当停下随众的脚步,理性思考,找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如果说自己是一道光,那么众人就是一堵密不透风的堵这堵墙。

把光挡住了,让光不能向前传播。

当大家蜂拥而上时,停下脚步摆脱对众人的依赖,如此能知道自己是谁,才能认识自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湖南长沙拔尖创新招生政策分析

日前,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市第一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和南雅中学6所学校进行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那么,2025年长沙市的拔尖创新招生情况是怎样的?接下来自主选拔在线团队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内容介绍,一起来看!2025年湖南长沙四大名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已结束,为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此次选拔难度,自主选拔在线团队接下来为大家进行湖南长沙拔尖创新招生政策分析,一起来看!相关阅读>>>2024-2025学年重点中学丘班选拔试题汇总推荐阅读>>>2025年高校少年班报考指南(扫盲篇)一、招生规模及名额分配  在每年的选拔中,每个教育集团通过严谨的拔尖创新人才测试,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出100至150名杰出学生。

这些选拔出的学生将有机会参与集团专属的集训活动。

集训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等竞赛科目,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测试科目也会有所调整,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长沙市,四大名校的名额各为50个,但每所学校的名额分配有所不同。

2024年的拔尖创新人才名额分配如下(具体以当年为准):  长郡中学:长沙城区+望城50人;雅礼中学:长沙城区+望城40人,浏阳10人;师大附中:长沙城区+望城40人,长沙县10人;长沙市一中:长沙城区+望城40人,宁乡10人;麓山、南雅各30人。

  拔尖创新人才招生计划不占用这六校原有的招生计划。

实际上,四大名校的招生计划各为1100个,麓山、南雅各为980个。

  拔尖创新人才的录取优先于其他所有途径。

已经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录取的考生不能再作为指标生、特长生和划线生录取。

通过学校的拔尖创新选拔后,中考只需要拿到总分的85%(2024年为595分)即可录取!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欢迎加入“低年级高中升学规划交流群”!在这里,可以获取各科知识点精讲资料 ;第一时间更新最新升学资讯;专业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助你高效学习,科学规划升学之路!立即扫码加入,开启升学之旅吧!

露梁海战战略分析介绍是怎么回事?战前部署是什么样子的

自然地理 朝鲜西南海区的自然地理有两大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水道纵横交错,便于水军依托岛岸,隐蔽机动地打击敌人;二是潮差大,平均可达10米,为远东地区所罕见。

涨潮时,水势汹涌。

退潮时,水位猛降,大片浅滩迅速露出水面。

舰船如不迅速驶离,便有搁浅的危险。

双方兵力 日本水军在开战时,拥有约300余艘舰船,到战争末期已发展到约500艘左右,其中体型较小的关船居多,另有一部分体型较大的安宅船。

数量虽然可观,但构造简单,性能较差。

装备的武器为铳(即原始的滑膛枪炮)、枪、弓矢、倭刀等。

而在朝鲜战场投入的兵力约4.5万人。

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船500余艘。

战船的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栢槽、沙船、苍船、铜绞艄、海舫、八喇虎等。

战船的武器精良,除弓、弩、刀枪、矛等冷兵器外,还有大量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

据史料记载,明军火炮的射程最远可达300米,而日军的只有100—200米。

朝鲜水军兵力约3000多人(占朝鲜总兵力的1/4),拥有船舶488艘,包括战船80艘(每船80人),辅助战船192艘(每船30—60人),勤务船26艘,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李舜臣创造的“龟船”——这是一种大型战船,上复盖板,板上有十字小槽,不是小槽的地方,遍插利刃及锥尖。

前为龙头,龙口是铳穴;后为龟尾,尾下亦有铳穴。

两舷各有6个铳穴,铳穴下有橹8—10支。

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和防护能力均较好。

日水军呈秀吉之曾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

我船遇之,尽被撞破。

”可见朝鲜水师在李舜臣领导下,不仅武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是一支曾经败过日军的海上劲旅。

战前部署 明朝水师提督陈璘最先获悉日军撤退的情报,决定在海上阻击日军,并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一、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向前推进,前出到左水营、猡老岛以东海面; 二、在左水营建立基地和联合作战指挥所; 三、以一部兵力占领猫岛(今韩国全罗南道顺天东南),封锁光阳湾(顺天东南),控制露梁津海峡(今韩国庆尚南道西南),截断小西行长所率第三军之退路; 四、以一部兵力在露梁海峡及其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之动向。

随机文章宋朝杨家将各个下场如何?谁曾在1921年担任美国总统?人工引爆美国黄石火山爆发后果,足以吞噬地球/毁灭性灾难阿帕奇战斗机杀伤力惊人,海湾战争中摧毁500辆坦克考飞机驾照要多少钱,仅需12万元就可拿到飞机驾照(年薪过25万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不从众,才开始认识自己”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