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专科学校和专业排名,附山东省内专科学校排名

山东公办专科学校排名及专业表 山东公办专科
【千问解读】
山东公办专科学校排名及专业表
山东公办专科学校排名及专业表: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3、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4、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5、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6、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7、威海职业学院。
8、山东职业学院。
9、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10、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部分学校介绍: 1、淄博职业学院:位于山东淄博市,省属公立高职院校。
学院下设19个系院,72个高职专业。
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1个。
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山东济南,省属公立高职院校。
学校下设6个二级学院和11个企业冠名学院,共54个专业。
建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9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
3、威海职业学院:位于威海市,公立高职院校。
共建有10个系,开设59个高职教育专业、18个技工教育专业。
共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1个。
4、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5、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位于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省内专科学校排名
山东专科学校排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在山东省最新专科学校年度总人气排行榜中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以唯一一所人气值破百万的学校问鼎山东省专科院校排行榜榜首,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列第二,山东职业学院名列第三。
截至2021年9月30日,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共153所,其中本科院校70所,专科院校83所。
院系专业 据2017年3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设有医羡族学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医学检验系、药学系、医学影像系、基础医学教学部、社会科学与公共课教学部等10个教学系部,开设有22个高职专科专业,覆盖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清清医学管理、相关医学及医学技术类的大部分专业大类。
以上内容参考:答派前 百度百科-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山东省专科学校排名一览表
在2024山东最新专科院校排名如下: 第1名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居第2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3,潍坊职业学院第4,烟台职业学院排名第5. 1、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高职院校,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昌扰等职业院校。截至2022年5月,学校建有彩石主校区、洪楼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和天桥培训校区,彩石主耐差旦校区占地2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4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下设12个二级院系,开设56个专科专业,3个联合培养试点本科专业;有教师共计1335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庆银山东省临沂市,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临沂和济南2个校区,占地1869.93亩,建筑面积65.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9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2亿元,图书馆藏书117.33万册,数字资源量70.9万册;设有17个教学系部,开设30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8285人,其中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7364人,专任教师1054人。
3、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日照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山东省教育厅、日照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占地面积1116亩;建有15个系部,开设51个招生专业;共有在校生17289人,教职工1120人。
山东职业院校排名前十
山东职业院校排名前十的院校是:东中医药等专科学校、山东电力高专科学校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综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外贸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务职业学院。1、东中医药等专科学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原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
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学校共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优良。
是中华培养从事 于医药卫生有志青年骨干的摇篮。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原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学校共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
2、山东电力高专科学校。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国家电网公司。
学校本部坐落于济南市二环南路,校园庭院式布局,欧式建筑风格,为典型的"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是山东省文明单位和园林式校园。
山东电专前身系始建于1958年的青岛动力专科学校,1994年由山东省电力学校重新升格为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学校本部迁入济南新校区。
截至2016年2月,学校有干部职工591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271人,占员工总数的47%。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国网公司级专家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
3、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拦缓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隶属于山东省广播电视局,与省教育厅共管。
是省内唯一一所广播影视及大众传媒类普通高校,国有公办。
学院集教学、科研、创判渗作为一体,近年来公开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30余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在教学工作之外,学院还承担了《男人地带》、《汽车新干线》、《风采》等电视栏目的摄制工作。
2005年,以学院为主拍摄的国内第一部60集大型系列专题片《齐鲁民俗》的播出,标志着学院在教学与实践的探索上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片弥补了国内空白,播出后深受观众好评。
4、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Heze Medical College)位于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平原省卫生学校;1958年,更名为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后又历经山东省菏泽地区卫生学校、山东省菏泽地区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菏泽地区卫生学校等办学时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截至2015年1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占地面积70.8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亿余元;共建有8个教学系,开设高职专科专业13个;共有教职工689人,在校生13500人。
5、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1989年由全省人民和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建,以招收视障、听障、言语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学生为主,中高等教育兼容,是全国残联系统建校最早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山东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中国西部教育先进单位,承担着残疾人和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者的中、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任务。
现学校开设11个专业,培训鉴定工种27个,面向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近1500人,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在校生人数最多、学科门类最多,是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6、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掘衡脊,本部紧邻市政府,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隶属山东省商务厅,其前身为创建于1964年的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和1984年的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是山东省最早培养涉外经贸人才的学校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对外向型经济人才的需要,2002年两校合并组建成立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62号,距离青岛市政府和五四广场不到一公里;北校区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201号,处于著名的李村商圈。
两个校区均位于青岛市市区核心位置,风景宜人,交通方便,商贸气氛浓郁,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社会实践和就业。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7400余人。
7、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山东省培养、培训专科层次小学及幼儿教师为主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为1951年创建的淄博师范学校。
截止到2016年6月28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280亩,建筑面积21.3万㎡,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11.6万㎡,运动场馆7万余㎡,包括常规室外运动场地及 1.2万㎡的体育馆、校内双山区域户外越野和自行车运动基地等。
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28万册,机械钢琴407台,数码钢琴135台。
固定资产7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000余万元。
8、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最早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西方教会在济南设立的助产和护士学校,195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成立了山东省济南护士学校和山东省济南助产学校,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国办中等卫生学校。
以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整与发展形成了在国内同类学校中具有骨干示范作用的卫生学校。
学院位于济南东部新城区,依山而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学院占地面积592.3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31.34万平方米,由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按照国内一流专科学校标准设计。
学院在新校区设计和建设中充分增加卫生人文元素,弘扬、传承悠久而灿烂的办学文化,办公、教学、实训楼各处书画作品、名言警句等跃然墙壁。
校园青山环抱,郁郁葱葱,引种、移栽名贵树木,依势而建园林景观设计巧妙,校园总体绿化面积达43.5%,一步一景,美景如画,是莘莘学子们读书学习的绝佳场所。
9、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泰山脚下,前身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
新校区位于交通便利的泰山大街,距离京沪高铁火车站约2公里。
学校始建于1956年,办学历史悠久。
2011年升格为"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成为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院同时举办大专(高中起点普通专科、中专起点对口高职和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和中专层次的医学教育。
经过5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共向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
这些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各级医疗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
10、山东职业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省内唯一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1951年建校的济南铁路管理局中级技术学校,2000年3月,济南铁路局广播电视大学、济南铁路成人中专并入。
2000年10月改建为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11月更名为山东职业学院。
2004年11月,学院由隶属铁道部划归山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4年7月,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验收。
以上,就是千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山东的专科学校和专业排名 山东职业院校排名前十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吉祥天女: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幸福与财富女神
名称最早见于《梨俱吠陀》,在《阿闼婆吠陀》中被人格化。
关于她的出生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创造世界时,她踞于莲花上,随水漂流,故又名波德玛(意即莲花);一说她是天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涌现的第三宝,手持莲花,坐在大莲花上,美貌绝伦,天神和阿修罗为占有她发生争执,因而有乳海之女的称号。
她能变化形象伴随下凡:毗湿奴化身为持斧罗摩时,她是达拉尼;毗湿奴化身罗摩时,她是悉多;毗湿奴化身为黑天 时,她是鲁格米尼。
有人认为她是爱神的母亲。
她的像多为丰满美女,面带慈祥微笑。
坐骑为白色猫头鹰、金翅鸟。
吸收她为护法天神 ,是四大天王之一多闻天神之妹 ,有“大功德”于众,因而旧称功德天。
吉祥天女常见的有两种:文静型和忿怒型,文静型的便是白拉母。
她肤色洁白,头上有高耸的发髻和花冠,耳朵上附着大环,三只细长的眼睛流露出和善的目光,嘴微微张开,身披白色大衣,内着大红袍,脚下穿红靴,坐于莲座上。
右手拿一支白杆的长羽箭,左手端一只宝碗。
可是当吉祥天女呈现愤怒像时,却丑陋凶恨,异常吓人。
其愤怒像有五种,形貌大体相同。
而最常见的一种形象是:身体蓝色,头戴五骷髅冠。
头顶为桔红色头发竖立,表示愤怒。
发上面有半月,表明她的方法是无上的。
面部三目睁得圆而鼓,大嘴如盆,露出两颗虎牙。
两耳以动物作耳环,右边耳环为狮子,象征听佛道;环是蛇,是愤怒的记号。
脖子上挂着两串人骨念珠,一串是干骨的,一串是湿骨的。
上身着人皮,下身披虎皮。
脐上有太阳,象征智慧。
左腰间有个令牌,记着谁该扒皮。
她侧身坐在一头骡子身上,两腿张开,赤着脚,骡子的屁股上有一只眼睛。
右手拿着短棒,两端有金刚,据说是与阿修罗作战的兵器;左手拿着盛血的人头骨碗,象征幸福。
右手的拇指和其余四手指彼此按着,是愤怒的印记。
她座下是一张女人皮,女人的头还倒挂在骡子左侧,头发垂地,象征异教徒已被她降服。
她骑骡子飞行于天上、地上、地下三界,所以又有“三界总主”之称。
随机文章美国南北战争的主因是奴隶问题?这么认为你就错了!晕轮效应是什么意思,以貌取人/以偏概全形容对人的第一印象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现今已灭绝)宇宙中黑洞是怎么被发现的,黑洞最早是谁提出的(爱因斯坦)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印巴战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如何
它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一场。
开战原因 在英国殖民时期,克什米尔是一些名义上依然独立,但实际上依附英国的印度国家之一。
英国从印度撤军后,从英属印度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尔加入它们。
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希望保持其独立地位,因此推迟对这个问题的决定。
英国撤军后一支由亲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组成的军队从巴基斯坦西北边省进入克什米尔。
哈里·辛仓促逃离克什米尔,逃往印度,印度借此机会也进军克什米尔,由此导致克什米尔战争的爆发。
交战简述 入侵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力量称自己为“克什米尔解放军”,它是一支受巴基斯坦帮助的地方军,它在战争中有一定的优势: 战前克什米尔本土的军队分散在整个地区来维持当地的秩序,它的部署不适宜抵抗全面入侵。
一些克什米尔本土军队后来加入了印度军队。
克什米尔解放军不断受到巴基斯坦正规军的支持,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巴基斯坦正规军士兵加入克什米尔解放军。
有可能英国军官帮助计划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克什米尔的正规军很快就被入侵的克什米尔解放军击溃。
但是入侵军未能尽快利用其优势,印度使用空军加强克什米尔的抵抗。
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马拉雅山脉高地地区外入侵军未能继续进军。
1948年6月在喜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军在列城外郊也被击退。
1948年内双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战略优势,战线固化。
1948年12月31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
1947年10月22日至26日 1947年10月22日一支强大的非正规军从巴基斯坦入侵卡克什米尔,其目标是克什米尔的首都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军队很快被击溃,通向斯里拉嘎的道路敞开了。
局部也发生了克什米尔正规军倒向克什米尔解放军的现象。
克什米尔土邦主哈里·辛向印度政府求援。
印度政府对辛说:只有在辛签署加入印度联邦的情况下印度才能够向克什米尔出兵来保护其联邦领土。
辛立刻签署了加入印度的声明。
印度立刻出兵克什米尔,抵挡住了克什米尔解放军的进攻,防止了斯利那加被占。
巴基斯坦的非正规军纪律败坏,许多士兵在掠夺了被占领的城市后就回家了,因此巴基斯坦也未能及时加强它的进攻。
在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朋区谷的克什米尔退入城市,这些城市被包围。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7日 印度军队被迅速通过空军投入斯利那加的防御战,很快就击败了市郊的非正规军。
在这场防御战中尤其印度的装甲车的侧翼行动起了巨大的作用。
克什米尔解放军败退到巴拉穆拉和乌力,这两座城市均被印军收复。
在朋区谷克什米尔正规军依然受困。
就在此时吉尔吉特的军队倒向巴基斯坦,使得克什米尔解放军获得了克什米尔的最北部地区。
吉尔吉特受到了奇特拉尔地区军队的帮助。
奇特拉尔在此前就已经决定加入巴基斯坦了。
由于奇特拉尔与吉尔吉特之间文化与历史的联系奇特拉尔的首长决定帮助吉尔吉特,出兵克什米尔。
1947年11月18日至26日 印度军队没有追击被击溃的克什米尔解放军,而是向南试图解朋区的围,但是这个行动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侦探不足,对当地的道路的困难的低估。
虽然印军到达了朋区,但是未能达到解围的目的。
另一支从南面过来的解围军只到达了克特里,营救了当地的困军返回,米尔布尔被克什米尔解放军占领。
1947年11月25日至1948年2月6日 克什米尔解放军进攻并占领了江格,并成功地攻击了那奥歇拉,对乌力的进攻未成功。
与此同时在南部印度成功地解围尚贝。
由于印度军队不断进入克什米尔,战线开始固定化。
1948年2月7日至5月1日 在南方印军反攻重占江格和拉贾乌里,在克什米尔谷克什米尔解放军继续攻击乌力。
在北部克什米尔解放军开始围攻斯卡都。
1948年5月1日至19日 印军在江格击退多次受到巴基斯坦正规军加强的克什米尔解放军的进攻,在克什米尔谷印军重新占领底斯威尔。
在喜马拉雅山高地上克什米尔进展迅速,其渗入的军队围攻列城,攻破卡吉尔,并击退了一支援救斯卡都的印军。
1948年5月19日至8月14日 在克什米尔谷印军继续进攻并开始向北扩展,攻克克兰和古拉伊斯,印军还击退了一次向底斯威尔的反攻。
在朋区被围的军队得以突围,一都与外交获得联系。
克什米尔正规军在斯卡都低档了吉尔吉特军队的进攻,因此吉尔吉特军队无法继续对列城的攻击。
8月奇特拉尔军队使用炮兵攻破斯卡都后吉尔吉特军开始向拉达克进攻。
1948年8月15日至11月1日 此时双方的行动都开始减少。
印军进攻德拉斯的企图是唯一的一次大的军事行动,但是失败。
朋区依然受困。
1948年11月1日至26日 此时印度开始占上手,在被围一年后朋区终于解围。
吉尔吉特军队在喜马拉雅山高地终于被击溃。
印军一直追击到卡吉尔,然后因补给困难停止追击。
使用坦克印军克服了祖吉拉山口重占德拉斯。
这是第一次在这样的高地上使用坦克,印度的坦克战术是基于1945年在缅甸获得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1948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 巴基斯坦认识到它无法获得任展,因此决定停火。
联合国出面调停了一个于1948年12月31日生效的停火协议。
但是就在停火前数日巴基斯坦突然进行反击,割断了朋区与乌力之间的道路。
在再次协商后双方同意停火。
停火条件是联合国于8月13日提出的一个决议,于1949年1月5日生效。
巴基斯坦必须撤出所有它的正规和非正规军。
印度可以保留小部分军队维持秩序。
同时决定由公民投票来决定克什米尔的未来。
战争双方共有约1500名士兵阵亡。
巴基斯坦获得了克什米尔约2/5的地盘。
交战结果 克什米尔丧失了其独立,1948年的停火线实际上成为克什米尔的分裂线,巴基斯坦占据克什米尔的2/5,印度占据3/5。
印度占据克什米尔比较富饶、繁茂和人口密集的克什米尔谷。
1956年这个地区成为印度的查谟-克什米尔邦。
第二次 库奇兰恩 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的库奇兰恩,是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盐碱沼泽地,由于在雨季大部分地区被洪水淹没,印度和巴基斯坦从未在这里正式划定国境线。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竟成了这次大规模战争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从1947年至1956年,该地区一直为巴基斯坦控制,巴在此建立了警察哨所。
但是1956年印度破坏巴哨所并赶走了巴边防警察,建立了自己的哨所。
1965年2月,印度陆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然占领了库奇兰恩的北部地区。
3月起,印度以进行“箭头”演习的名义向库奇兰恩地区持续增兵,使地区的兵力达到3个旅,并夺取了巴基斯坦的几个哨所。
巴基斯坦起初认为库奇兰恩是,因此,对印军的侵入只是提出了抗议而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
但不久传出库奇兰恩地区可能蕴藏石油及其矿产资源的消息。
巴基斯坦坐不住了,遂向库奇兰恩地区派出了第8师的两个旅。
在对峙中,双方发生了对射,冲突进一步升级。
印巴两军在库奇兰恩发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由此拉开了印巴第二次战争的帷幕。
巴基斯坦又增援一个坦克连进入库奇兰恩。
为了从印军手中夺回失去的地方,巴基斯坦的第8师制定了为“沙漠之鹰行动”的作战计划。
27日早晨6点30分,在强大火力支援下巴基斯坦军向印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并从印军手中夺回了一哨所。
战斗中,发生爆炸,造成了一些伤亡。
印军在巴基斯坦坦克火力的打击下,伤亡了大量士兵,被迫向东撤退了30多千米。
经过两个月的有限冲突,由于库奇兰恩地区地势狭小,水网遍布,不适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双方终在英国首相道格拉斯·霍姆的调停下,签订停火协议。
印巴在双方初战库奇兰恩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战争的火种并没有因此熄灭。
印巴在库奇兰恩发生的冲突,加重了两国在领土争端中的矛盾,表明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开始恢复了战争的争夺,预示着冲突将发生连锁反应和将进一步升级。
大满贯 在印巴双方签订停火协议的当天,印度内政部长发表谈话,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是“不容辩论和谈判的既定事实”。
这番言论大大激怒了巴基斯坦。
大批号称“自由战士”的穆斯林武装人员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军的哨所、补给仓库、车队进行袭击,以达到迫使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进行让步之目的。
但穆斯林武装人员很快被印军所镇压,5291名穆斯林武装人员被打死。
为进一步打击穆斯林武装,印军至8月下旬在停火线一带集结了6个师的兵力,并越过停火线向巴控区发起了进攻,战火燃到了巴基斯坦。
印军以两个师的兵力进攻停火线西侧的乌里河以南方向的巴基斯坦军队,并夺占了巴边防军的3个哨所。
面对印军的进攻,巴基斯坦感到克什米尔局势的严重性。
巴总统阿尤布汗主持召开有陆军司令穆萨、空军司令努尔·汗等高级军官参加的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出动正规部队对克什米尔西部的查木布和乔里安地区的印军实施反击。
此次反攻计划代号为“大满贯行动。
” 在精心计划和充分准备后,“大满贯行动”正式开始,巴军炮兵部队向驻守在查木布和马达拉的印军进行了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6点30分,得到坦克和重炮加强的巴军第12步兵师,在马利克少将的指挥下,向据守查木布的印军第191旅发起猛攻。
双方在查木布的周围发生了激烈的坦克战。
到上午9点时,巴军坦克部队强行接近了德瓦。
9点15分,为了解救查木布的紧张形势,印军从马达拉抽出一批AMX型坦克到查木布,在行进中,遭到了巴基斯坦坦克部队的阻截。
双方在查木布一带发生了激烈战斗,巴军不顾伤亡,最终在下午2点占领了德瓦,其先头部队抵达了查木布,迫使印军不断后退。
为了阻止巴军坦克的进攻,下午4点30分,印军轰炸机从高空俯冲轰炸,大量地杀伤了巴军的坦克和步兵。
双方在查木布展开了空前的血战,几经拼杀双方均遭到了巨大的伤亡。
巴军在进攻查木布的同时,还组织和加强了力量,在查木布北面的马达拉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印军步兵进行了猛烈反击,但是,在巴军强大的炮火轰击下,渐渐顶不住了。
巴军前进到距印军在马达拉的最高指挥部300码的地方后,遇到了已经没有退路的印军的顽强抵抗。
为了阻击轰鸣前进的巴军坦克,印军使用了人体战术,印军士兵接近巴军坦克后,用炸药包炸毁了冲过来的第一辆坦克后,随后,又炸毁了第二辆。
但是,巴军推开被炸毁的坦克,继续发起冲锋,并且占领了马达拉周围的许多地方,使印军陷于被动。
到下午7点,巴军在查木布和马达拉之间已经成功打开了两个缺口,将印军分成南北两个部分。
为了免于陷入绝境,印军将全部兵力撤至德维河西岸地区。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
印军在加强地面部队防御力量的同时,派出空军部队参战。
但由于巴军“佩刀”式战机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雷达系统和“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在空中格斗中4架印军战机被击落,致使印军飞机不敢轻易升空。
巴军在叶海亚·汗将军(他后来成为巴基斯坦总统)的指挥下,强行流过德维河,向乔里安的重要屏障德瑞提发起攻击。
遭到了印军的顽强抵抗,进展不大。
在德瑞提要塞附近,巴军和印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双方的炮火和喊杀声震天动地。
经过一番拼杀,次日中午巴军击溃在此防御的印军第41山地旅,占领德瑞提。
在扫清乔里安的外围据点后,巴炮兵的火力暴雨般地浇向了印军阵地,尔后巴步兵在坦克的引导下向乔里安发起了总攻,强占了乔里安的印守军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方溃逃。
由于战场混乱和来不及撤退,印军在乔里安前线遗失了大量坦克。
7点30分,巴军开进了满目疮痍的乔里安。
至此,“大满贯行动”告一段落,巴军不但解了“自由战士”之围,还乘势夺取印控克什米尔约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使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门户洞开。
不宣而战 印军在克什米尔兵败消传到国内后,引起了印度朝野的极大震动。
印内阁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实施一项更为大胆的计划,开辟新的战场,即越过印巴边境线,直接对巴本土发动攻击。
陆军参谋长乔杜里受领任务后,迅速组织参谋制定了作战计划。
印军计划使用1个军,即以第15步兵师、第7步兵师和第4山地师分别从阿姆利则、卡哈如、克姆卡兰三地出发向巴基斯坦的重要城市拉合尔进攻。
另外,印军将第2独立坦克旅作为战役后备力量用于纵深作战。
印度的电台播发了一条消息:“德里地区未来48小时将有大雨!”但实际上从天气角度而言,德里根本没有降雨可能。
这条消息上是印度政府用“暗语”向全体军人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9月6日凌晨,印军不宣而战,突然向巴基斯坦发起大规模进攻。
“德里的大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
而巴基斯坦显然对印军这一招毫无准备,一线守军节节败退,很快就退到了亚克尔运河边。
亚克尔运河是拉合尔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如果此地失守,印军将直捣拉合尔,尔后向巴基斯坦腹地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巴军决心坚守亚克尔运河,不再后退半步。
9月6日,巴总统阿尤布·汗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向军队下达了总动员令。
然而此时巴军的主力尚在克什米尔战场,国内的陆军预备队寥寥无几,如果单靠现有的陆军肯定支撑不住,于是巴政府将扭转战局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空军身上。
巴空军共拥有战机141架,而印度空军则拥有755架飞机。
双方数量相比,印度空军显然占有5:1的优势。
然而,巴基斯坦的主力战机为当时较为先进的美制F—86F“佩刀”式飞机和F—104“”式飞机,其中“佩刀”式飞机上装备有AIM—9“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而印空军没有装备空空导弹。
AIM—9“响尾蛇”导弹能够在3000米外发射,是巴空军的杀手锏。
此外,美国人还帮助巴基斯坦建立了两座高功率的FPS—20型固定式预警雷达站,可扫描200千米的空域,为巴军提供有效预警。
可见,印巴空军之间的较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数量型军队与质量型军队的比拼。
9月6日,巴空军司令努尔·汗下令出动32架F—86和8架F—104战机对印本土纵深的5个机场和3个雷达站发动突袭。
突袭非常成功,仅在帕坦科特基地一处就击毁了未来得及起飞的7架米格—21和5架“神秘”式飞机。
而在空战中,F—86又上演好戏,击落了近10架印军战机。
遭到重创的印度空军迅速从纵深机场调来200多飞机,对巴空军展开全方位反击。
然而经过近两天的激战,巴空军在空中击落印机19架,在地面击毁35架,而自已仅损失6架F—86飞机、1架F—104飞机和1架B—57轰炸机,从此印空军战机再也不敢轻易上天,巴空军在夺取制空权的同时,还为地面部队提供了火力支援,初步扭转了战局。
由于巴空军作战有功,9月7日总统阿尤布·汗通令嘉奖空军,并将这一天定为巴基斯坦空军节。
查温达 不甘失败的印军将预备队第1装甲师投入战斗,协同3个步兵师,兵力两路,沿锡亚尔科特向拉合尔发起强大攻势。
将巴军压缩到查温达地区。
查温达是通向查谟和克什米尔的门户,距离克什米尔南部中心查谟仅27千米,巴军以前就是通过这里进入克什米尔参战。
如果查温达失守,就等于切断了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之间最重要的联系通道。
巴军为了保护战略要地,准备与印军在查温达进行决战。
巴陆军司令穆萨上将急令集中所有直升机,以最快速度向查温达输送兵力,同时对全国铁路实施军管,用军列将第6坦克师200辆坦克紧急运至该地。
印军为了尽快攻占查温达也在调整部署,不断增调装甲部队,在查温达地区集中了400多辆坦克,准备对巴军发动决定性攻击。
印巴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一触即发。
在经过几天试探性交锋之后,9月16日,急不可耐的印军出动坦克近400辆,向查温达发起攻击,巴军坦克也倾巢出动。
同时,两国空军也在战场上空展开激烈厮杀,印巴双方的战场较量由此进入高潮。
此时,巴空军又占了上风,迅速掌握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然后对印军坦克进行攻击。
巴军在总结以往飞机打坦克的经验后,改进了飞机上的弹药装置,在每架飞机的机翼下均配有4个可投式吊舱,每个吊舱可带7枚高爆反坦克弹头的折叠式尾翼航箭弹,7枚齐射的命中概率为75%—85%。
在巴空军的突袭下,印军在查温达地区的坦克遭到毁灭性打击,整个部队几乎瘫痪。
同时,巴第6坦克师在空军的支援下,也越战越勇,查温达成为埋葬印军“百人队长”式坦克的坟场。
战至夜幕降临,巴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毁敌坦克近百辆,迫使印军停止了进攻。
印巴双方沿亚克尔运河形成对峙。
在拉合尔以南地区和印度边境重镇克姆卡兰,巴军通过积极的进攻,也取得重大胜利,巴军不仅在南部击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国境的印军,而且乘势推进印度国境内6千米,共占领了约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国土。
塔什干 1965年9月20日,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9月23日同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调停,全线停火。
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苏联政府的斡旋下,印巴两国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区。
第二次印巴战争就此结束。
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军,并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三次 综述 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不久,1971年3月,印度通过了支持孟加拉国独立的决议,1971年11月 ,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
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
战争在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个战场展开。
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
1972年7月,双方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
本次战争导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
1975年10月,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两国正式建交。
经过 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独立。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
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
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
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
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
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
23日,巴总统叶海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
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
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
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
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
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在北部方向,双方在贾马尔普尔、米门辛格与坦盖尔进行攻防作战,结果,巴军未能守住阵地,丢失贾马尔普尔,退守坦盖尔地区,建立新的防御。
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
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镇坦盖尔和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
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
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
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
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
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
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
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
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
印巴战争结束后,东巴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影响教训 印巴战争是战后南亚地区发生的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的胜负结局是由交战双方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决定的。
从总的方面看,印度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均采取了积极灵活的指导方针和策略,因而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如印度在政治上利用了巴基斯坦的内部矛盾,在外交上积极寻求大国的支持,而在军事上则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东重西轻,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
战争爆发后,又采取了比较适当的机动灵活的作战方法,特别是作为进攻一方,能够做到正面进攻与迂回、穿插相结合,地面攻势与空中、海上行动相配合,充分发挥了进攻作战的优势。
这些都是印军取胜的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虽也取得了一些局部胜利,但在许多方面却不无教训可言。
在政治、外交方面,巴政府平息内部动乱后,在积极争取国际力量的理解和支持方面显得软弱无力;在军事上,拘泥于阵地防御,未能针对印军的迂回迅速机动兵力,组织新的防御。
西巴军队也未能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攻势行动,以钳制和阻滞印军对东巴的进攻。
随机文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古埃及女木乃伊现精美文身,30处文身演绎别样魅力(地位尊贵)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人类无法抗拒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读懂将受益终生(准到可怕)历史上最廉价的防空武器之防空气球,铁索连接组建天空防御网络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