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千万不能乱报!

【千问解读】
强基、综评报考注意事项
01.限报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存在着院校限报和专业志愿限报,千万要注意!✅院校限报:强基计划规定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只要目标校的报名时间没有截止,可以随时取消报名或改报其他学校,没有次数限制。
但是如果考生报考的高校报名已经结束,则不可以取消或改报其他高校。
在只能选择一所院校报名的情况下,强基择校变为重中之重!建议先综合评估分析考生的成绩水平,尤其是高三阶段的成绩。
然后结合奖项证书、兴趣爱好等,做全面分析,初步筛选出3-5所意向高校。
把筛选出的这几所院校,按照院校位置、专业实力等级、培养计划、后续发展、就业选择等维度,综合进行打分排序,选择1所高校进行报名,如果很想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的话建议稳中求进,如果对高三成绩自己觉得很满意的话可以稍微冲一冲。
✅专业志愿限报:除院校限报外,专业也有一定限报规则。
2024年强基计划报考中,共有18所院校只能填报一个专业;20所院校规定不可以调剂专业;2个院校规定必须服从调剂;16所院校可选是否服从调剂,且报考专业数量多在1个以上。
其中复旦大学较为特殊,要求是文科组不限,可选是否服从调剂,理科组限报一个专业且不能调剂。
*2024年各院校详细招生专业、专业限报要求及是否服从调剂情况请见下表,2025届重点参考↓↓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没有限报要求,考生在符合条件、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报考多所综合评价院校,没有上限!但是同一地区的院校,考试时间往往会“撞车”,考试时考生往往仅能参加1-2所校测。
如江苏省属综评院校有明确规定:当考试时间与其他学校有重合时,只允许学生确认1所学校参加考试。
逾期未确认考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综合评价招生资格,部分山东省属高校也有类似规定。
考生家长可在前期报名时,多报考几所,提升初审通过率,待初审通过后,再决定参加哪些院校的校测,千万别因为报名院校太多而影响自己的备考节奏。
02.确认校测后不可反悔
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将会在高考后在高校系统进行内参加校测确认环节并签订参加考核承诺书。确认后代表考生会去参加后续选拔,高校会在此名单的基础上根据高考成绩确定最终能够入围的名单。
如果确认后却反悔放弃参加校测考试,则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各省教育考试院及高校在招生政策中明确指出:“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后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记入诚信档案”。
不仅会对之后的高考志愿录取产生一定影响,且强基入围的学生人数都是有名额限制的,如果考生确认考试而不去参加会导致名额浪费,让真正有需求的考生失去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4年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汇总 39所全
更多高校强基入围分数线详见下文,2025届考生请查阅。
2024年各高校强基入围分数线1、北京大学江苏:理677分、文656分;北京:理675分、医665分;甘肃:理674分;山东:理679分、文662分。
省份 科目 入围分数线 安徽 物理 689 北京 综合改革 675 北京 综合改革 665 甘肃 物理 674 河北 物理 671 河南 理科 688 黑龙江 物理 689 湖北 物理 676 湖南 物理 675 江苏 物理 677 江苏 历史 656 江西 物理 665 辽宁 物理 684 山东 综合改革 679 山东 综合改革 662 山西 理科 677 上海 综合改革 598 上海 综合改革 599 四川 理科 684 天津 综合改革 685 浙江 综合改革 686 浙江 综合改革 693 重庆 物理 684 云南 理科 680 贵州 物理 684 海南 综合改革 803 新疆 理科 636 2、清华大学安徽:理687分;福建:理681分;河北:理671分;湖北:理675分;江西:理666分。
3、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数学与应用数学682分、应用物理学674.8分、化学661.6分、工程力学668.4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机电培养692.4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车辆培养674分。
天津:数学与应用数学691.4分、应用物理学675.6分、工程力学669.4分。
河北:数学与应用数学657.6分、应用物理学669.6分、化学596.4分、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机电培养670.8分。
4、国防科技大学辽宁省:619分江西省:609分山东省:618分河南省:616分湖南省:622分四川省:637分贵州省:617分5、中南大学6、吉林大学2024年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7、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8、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省份 科目 分数线 北京 综合改革 662 天津 综合改革 666 河北 历史 648 山西 文科 621 辽宁 历史 647 吉林 历史 647 黑龙江 历史 665 上海 综合改革 578 江苏 历史 636 浙江 综合改革 681 安徽 历史 652 福建 历史 634 江西 历史 632 山东 综合改革 648 河南 文科 632 湖北 历史 635 湖南 历史 636 广东 历史 638 广西 历史 643 重庆 历史 638 四川 文科 619 贵州 历史 652 云南 文科 645 陕西 文科 621 9、南开大学2024年南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0、中山大学2024年中山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1、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2、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华中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3、山东大学2024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4、四川大学2024年四川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5、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省份 科目分数线 北京 综合改革 630 河北 物理 622 浙江 综合改革 654 安徽 物理 643 山东 综合改革 623 河南 理科 623 湖南 物理 634 广东 物理 638 重庆 物理 647 四川 理科 656 16、重庆大学2024年重庆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7、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西北工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19、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20、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学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京哲学620分、北京历史学628分、天津历史学639分、江苏哲学609分、河南历史学593分。
省份 科目 入围分数线 北京 综合改革 620 北京 综合改革 628 天津 综合改革 639 河北 历史 626 辽宁 历史 596 江苏 历史 609 浙江 综合改革 652 福建 历史 586 山东 综合改革 612 河南 文科 593 湖北 历史 592 湖南 历史 595 四川 文科 581 陕西 文科 565 21、东南大学2024年东南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最低:591分,在贵州物理学类专业。
篇幅有限,更多大学强基计划入围和录取分数线,文章下方输入分数可了解(圆梦志愿-高价值数据)!
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的利与弊?与普通录取有什么分别?
一、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的利与弊地方专项计划仅针对农村考生开放,但是其实有很多考生不了解该计划具体怎么实施、好处与坏处又有哪些,其实总结起来地方专项的好处就是农村考生可以低分上大学、获得更好教育资源,但相应的弊端就是开设地方专项计划的学校和专业不多,可填报的专业受限。
1、利(好处)报名了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就可以选择本省开设了地方专项计划的院校及专业,必须只有通过了资格审核的考生才可报名,而这部分农村考生的数量不算多,而且基本都是贫困县考生,高中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均衡。
所以在这种相对公平的条件下竞争同一院校和专业的话,最后的录取分数线都不会很高,一般情况下各院校地方专项计划的收分都会比院校普通批次的收分更低,这也就是所谓的降分录取。
所以地方专项计划的好处就在于报名考生的实力相对均衡,能够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让农村考生低分上好的大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2、弊(坏处)其实地方专项计划弊端并不算不能接受,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各省实行地方专项计划的院校和专业都比较少,所以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不多,但是对于农村考生来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好的大学,这个弊端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二、地方专项与与普通录取的区别地方专项计划跟普通录取最大的区别就是填报的批次不同、面向的考生群体不同。
地方专项计划一般是在普通批次前进行填报,各省具体安排的批次不同,但一般都与本科提前批院校一起报考,或在本科提前批后普通批次前填报。
其次地方专项计划只面向各省市实施该计划区域的农村学生,一般都是各省贫困县的考生,而普通录取面向的是全国考生。
除了以上两点外,其实地方专项和普通录取的考生在入学后没有任何区别,享受一样的教育资源,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也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不用担心报考了地方专项计划未来就业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