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学教育和社会割裂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25 点击数:2
简介:奇了怪了,上了班发现大学白念了

【千问解读】

打开各大社交媒体,你总是能够很容易地看到许多来自大学生的吐槽。

“大学知识越来越没用了”,“用最努力的青春,换最水的大学”……

在离开学校奔向社会之后,许多人震惊地发现,自己花费四年乃至更久学习的知识,并不能让自己在工作里如鱼得水。

大学和工作,只能说是关系不大。

从实习开始,大部分人都需要学习一套新的工作技能。

甚至有人大胆开麦,说在企业工作半个月抵得上在大学听课半年。

大学教育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它与社会现实之间如此割裂?

脱节,从培养方案开始

许多人开始实习之后,才发现自己大学生涯里什么工作技能都没学到。

以近年大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大量学生读完本科,还只会把课程需要提交的代码打包成压缩文件上传,而不知道Git(代码管理平台)[1]。

上课时使用的IDE(集成开发环境)也是20世纪末发明,只能编译C语言的vc6.0,而企业早已开始使用能编译各种主流编程语言的vs code。

因此初入职场的码农们,都需要先自学许多程序使用技巧,才能熟练产出代码。

新程序员工作中面临从旧IDE转向VS Code的挑战 / 图虫创意

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不同的专业里广泛存在,而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校陈旧的培养方案。

长久以来,本科课程设置和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都格格不入。

根据麦可思《2023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近五年来本科工作与专业相关毕业生对核心课程重要度的评价一直保持平稳,没有提升。

2022届学生里,有59%认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36%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2]。

但这个问题很难被解决。

因为如今各大高校的培养方案大多是根据教育部2018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3][5]。

原则上每四年修订一次,其他年份根据需求进行优化[3][4][5]。

而受限于学界传统与师资力量等因素,大部分时候培养方案调整的范围很有限。

这就导致大学的培养方案几乎不可能跟业界同步,永远要慢一拍。

因此,绝大部分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和招聘需求之间都存在割裂。

坚持向实践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 / 图虫创意

同样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绝大部分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仍然重理论、轻实践。

比如,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方案里,本科生毕业需修满155学分,但在这155学分里,独立实践课程只有31学分,远低于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

固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逻辑更严密、难度更高的代码。

但当下互联网大厂校招的时候,已经非常强调实践。

阿里基础平台研发工程师的校招职位说明中,明确指出有大型互联网公司相关岗位实习及项目开发经历是加分项[7]。

实践经历的缺乏可能导致找工作时与岗位要求的业务能力不匹配 / 图虫创意

腾讯校招也要求软件开发师深入理解业务需求和产品设计[8]。

而这些经历与能力,显然无法通过大学的实践课程获取。

文科专业同样无法幸免。

以社会学专业为例,它的培养方案往往十分偏重理论研究。

浙江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需要修满84.5学分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涉及社会学概论、经典社会学理论、现代社会学理论等众多理论,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各个不同细分领域的社会学经典著作[10]。

而实际找工作时,面向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们的招聘往往看重的是社会学专业研究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的能力[11],没人关心你怎么理解福柯、布迪厄或者鲍德里亚。

大学老师,不能力挽狂澜

不过,培养方案导致的问题并非无解。

好的高校教师完全有能力提供突破既有框架与教科书内容的最新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社会。

但这样的愿景很难实现,因为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工作的重点从来都不是教学,而是科研。

高校评价青年教师是以其在所限定的时间内发表论文(包括文章数量和刊物等级)和拿到课题(主要是国家项目)为首要标准。

大学教师更注重于学术科研成果的研讨 / 图虫创意

这一点从招聘要求中就可见一斑。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招聘青年师资和青年学者时,只要求具备博士学位与在所从事领域取得学术界同行认可的优秀学术成绩,并未对教学能力有任何要求[12]。

高校教师升职加薪的关键也在于科研。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分析了华东地区四所研究型高校的历史(人文)、教育(社科)、数学(理科)3 个学科,136 位教师的晋升经历后发现,科研成果对于教师晋升的解释力仅次于年资。

在教师由讲师晋升至副教授的过程中,科研发表的数量有显著影响。

在副教授晋升至教授的过程中,科研被引数量也十分重要[13]。

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势必都花在科研而非教学方面。

一则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中国青年研究》上的质性研究指出,在其深度访谈的18位青年教师中,所有人都面临着过度工作的问题。

一位医学院青年教师的一天通常是:早起就做实验到下午3点,然后赶紧睡下,5点半去手术室接班,做到第二天早上8点,白天继续做实验。

有时候晚上还要上夜班。

睡眠不足是常态,每天几乎只能睡5个小时,连续通宵的情况也经常发生[14]。

青年教师科研压力巨大 / 图虫创意

在这种不断被迫突破自己抗压极限情况下,高校教师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打磨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轻教学”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

厦门大学的学者们分析了全国8812名本科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发现科研压力不仅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还会减缓环境支持对教学投入的作用[15]。

这就意味着当高校教师处于高压环境时,更难全身心投入教学,而不得不将时间和精力转向科研等其他与个人利益更相关的领域[15]。

并且,大部分大学环境也并没有积极鼓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发表北大核心期刊《中国高教研究》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4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21所普通本科院校在2013—2023年间制定的170份教学类政策,发现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设性政策占比不高,仅有45.1%[16]。

年轻教师的教学很容易陷入“不会教”的窘境。

而相较于科研类政策,高校教学类政策的激励更是近乎没有[16]。

相比之下,高中老师更投入于学生的未来与成长 / 图虫创意

仅存的激励型工具也大多是天花层级,如“获得国家级教学奖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中获得一定的加分”,而这种奖励绝大部分高校教师都难以获得,因此他们很容易失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创新的动力[16]。

甚至水课也有水的好处。

实际上,许多学生并不想要历经痛苦、身心俱疲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挣扎,这种时候“人好、事少、分高”的水课就获得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很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垂青[17]。

而大学淘汰率偏低的隐形规则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让教师能够放心生产水课,而不必承受良心的拷问[16]。

种种因素之下,大学教育就变得越来越流于形式。

真正知识结构全面又贴近实际应用的课程,只存在于极少数顶尖院校。

弥补割裂,困难重重

有人说,大学原本就是让人探索自我的地方,学生可以自己找实习,就业时遇到问题不能怪学校。

但这种论调其实非常肤浅和傲慢,因为它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

出身和经历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金榜题名之后》一书中,复旦大学的研究者总结出了两种上大学的思维模式,一种是“目标掌控模式”,一种是“直觉依赖模式”[18]。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处于焦虑迷茫的状态之中 / 图虫创意

其中“目标掌控模式”的大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据此来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在大学中的经历和成果可以高效地转化成他们下一步生涯目标的资本[18]。

但“直觉依赖模式”的大学生却会因为不熟悉大学生活的规则,难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陷入无目标状态。

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安排常常缺乏一致性和策略上的技巧,难以为日后出路的选择积累优势[18]。

但这两种思维模式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目标掌控模式的大学生往往出身大城市,家境优渥,而直觉依赖模式的大学生则来源于县城和农村,勤恳单纯。

不过由于高等教育城乡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通常高校层次越高,农村来源的学生所占比例越低,而高校层次越低,农村来源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愈大。

一所典型的地方普通师范大学,城镇与农村学生比为2:3,不熟悉大学规则的农村学生占大多数[19]。

而普通高校的大学教育显然对占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并不友好。

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常常形式大于内容,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甚至都无法提供具体有效的实习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的副教授谢宝国指出,中国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其实非常低,人员以兼职为主[20]。

他所在的课题组曾到27个省、区、市的158所高校开展调研。

结果显示,在这158所高校中,配有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的高校占比只有5.68%[20]。

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就是由没有创业过的老师讲创业,课后还要求每人交创业计划书,这本质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毫无帮助[20]。

优质的就业指导可能比高校设置的就业指导课更有用 / 图虫创意

实际上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找实习和找工作的门槛都已经变得越来越高。

想要找到一份实习不仅需要通过简历初筛、笔试、面试等重重选拔,一些专业,比如传媒、经济、医学等甚至还可能需要付费实习[21]。

而这些情况,就业指导老师知道的可能还没有小红书多。

甚至一些情况下,高校的课程设置还会给实习带来阻碍。

如今部分人在大一已经意识到了实习的重要性,到了大二实习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共识。

但许多专业的重难点课程也往往安排在大二,这会让学生分身乏术。

一些课程比较繁重的专业比如法学或者机械,还会在大三大四排不少课,让学生很难有充足实习的时间。

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

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较为优越的本科生实际起薪、就业地区和单位的层级以及就业满意度都会更高[22]。

北京大学的研究者也通过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职业类型对于大学生就业去向以及就业起薪的影响情况[23]。

父母在体制内工作,孩子的就业表现更好

结果发现,在控制学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求职过程等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后,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的毕业生进入到体制内就业的概率仍然高于其他大学生[23]。

而且父母在体制内工作还会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学历层次和择业意愿,并可能通过这些因素让大学生的就业表现更好[23]。

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需要面临就业问题的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本身真的没那么有用了。

当然极少数顶尖院校比如清华北大的学生,可以不必担心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毕竟不管他们大学受的教育如何,找工作时的机会都比普通人多得多。

但绝大多数普通院校的学生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妇女都在做什么?有着怎么样的社会地位

长期的战争几乎波及每个地区,自然对美国妇女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

众多壮丁加入爱国军参与战斗,而他们的妻子、母亲、姐妹和女儿则留守家中务农经商。

一些留守的妇女没有赖以生存的农场或商店。

不少城镇出现大批这样的留守贫困妇女,偶尔她们会领导抗议物价上涨的运动;也有一些饥饿的妇女会发起街头暴动,抢掠食物。

在其他地方(在新泽西和斯塔滕岛[Staten Island]),妇女们因不堪为英军驻扎部队提供大量的食宿支出而奋起发动反击。

美国革命 然而,并非所有妇女在男人奔赴战场时都留在后方。

部分妇女涌入爱国军的军营,与她们的亲人并肩作战。

这种情况有时出于自愿,但通常是因为经济条件困难或是敌人(及英国兵带来的天花和痢疾)的驱赶而被迫离开家园。

乔治·从未正眼看待这些女性“随营者”(camp followers),认为她们扰乱军纪、分散精力(尽管他的妻子玛莎曾于1778—1779年的冬天在福吉谷陪他度过寒冬)。

其他军官对于营中妇女更为敌视,他们不停地抱怨,表现出对违反传统性别角色的担忧(也许还因为这些妇女普遍是下等出身)。

曾有人以极度反感的口吻写道:“她们披头散发,蓬头垢面,满头汗珠,背着行囊,所到之处叽叽喳喳聊个不停,时而放荡地尖叫。

”但是,实际上这些妇女对于军队价值重大。

那时,军队的补给系统与后勤服务尚未健全,妇女的参与对军队助益良多。

她们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并承担了做饭、洗衣及护理等重要职责。

妇女的活动并不只局限在传统的女性工作上。

艰苦的军营生活使得传统的性别界限难以维持。

相当多的妇女(至少是阶段性地)加入到战斗中,其中包括富有传奇色彩的“大水罐莫莉”(这么称呼她是因为她提着大水罐给前线战士送水)。

莫莉亲眼看到丈夫在一次战斗中倒下,当即操纵野战炮替代了他的位置。

一些妇女为了能上战场甚至女扮男装。

战争结束后,士兵及随营者自然都返乡了。

在和平时期,战争的经历对于社会(或妇女们自己)如何确定女性地位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然而,独立战争的确在某些方面唤起了当时人对妇女问题的重新思考。

对自由与人权的重视也让妇女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提出了质疑。

阿比盖尔·亚当斯(Abigail Adams)在1776年给丈夫的信中写道:“顺便提一句,我想一些新法律的制定必然有你的参与,希望你多替女性想想,比我们的先人更慷慨地关爱女性。

” 美国独立战争 亚当斯夫人所呼吁的只是在小范围内扩大妇女权利,她希望妇女能受到新的保护,免遭男人的暴力和虐待。

一些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迪思·萨金特·默里(Judith Sargent Murray),18世纪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于1776年写道,女性的头脑并不比男性差,因此女孩应该和男孩一样拥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一些政治领袖(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呼吁对于女性受教育权利及其他女性改革运动的支持。

18世纪80年代,耶鲁大学生就“妇女能否在地方、帝国和共和政府参政”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新的共和国已经打破了许多陈规旧俗,妇女地位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又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即便如此,也少有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社会中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实践。

在英国民法治理下的殖民社会,未婚妇女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如可以拥有个人财产,可以签约等),但一个已婚妇女几乎没有任何权利。

她不能拥有私人财产,也不能独立赚钱。

她所拥有的和所赚取的一切都归于自己的丈夫。

她对孩子没有法定权利,而孩子的父亲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一家之主。

由于已婚妇女没有私有财产所有权,她们不能参与任何法律活动(如买卖,上诉或被诉,书写遗嘱)。

她们没有投票权,在多数州妇女也无权提出离婚—离婚几乎都是男人的权利,尽管在南部多数男人也没有这种权利。

阿比盖尔·亚当斯(她的婚姻十分幸福)呼吁她的丈夫勿让“无限权力掌握在丈夫手中”,其用意也正是由于妇女的此种地位。

独立战争几乎没有改变这些法律习俗。

尽管在某些州,妇女离婚确比以往变得容易些了。

在新泽西,妇女获得了投票权(尽管此项权利于1807年被废除了)。

除此之外,很多方面的发展却是只退不进,例如妇女无权从前夫财产中讨回嫁妆。

这一变化使得许多女性失去生活支柱,而这也是女性日益要求教育权的原因之一:必须寻求一种方法养活自己。

换句话说,独立战争远远没有改变美国社会的父系结构,反而强化了它。

对于妇女和男人应该各司其职这种观念,很少有妇女提出质疑。

多数人承认她们的价值限于家庭之中。

阿比盖尔·亚当斯在请求丈夫“不要忘记女性”的信中还迫切要求他“把我们当成上帝所创造的人一样看待,在你们的保护下,像上帝一样利用万能的力量为我们带来幸福”。

然而,战争确实给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带来了微妙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过去,妇女在家中的地位不比佣人高多少,男人和妇女都认为妻子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在家中的作用远不及丈夫重要,而独立战争使男女双方重新考虑女性对家庭及社会的贡献。

美国独立战争 这种现象的一个成因就是妇女参战的事实,还有部分原因是战争期间及战后人们对美国社会生活的重新审视。

共和国在寻求自身文化认同的同时开始重视女性的母亲身份。

正如许多美国人所坚信的那样,这个新的国家正在孕育崇尚自由原则的新公民,所以母亲承担着将后代培养成具有优良品质的共和国公民的重大责任。

妻子远没有取得婚姻中的平等地位,但她们的思想、利益和家庭地位日益受到尊重。

随机文章世界上最毒的鸟,冠林鵙鹟/羽毛杀人如无形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揭秘蜜蜂的飞行之谜,高频振翅达到快速飞行的目的(每秒240次)哥斯拉是怎么诞生的,巨大海龙摄入放射性废料变异而成/未证实未来高科技改变生活,揭秘十大人类未来的高科技生活(能攻克癌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进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

(Developed Country),又称已开发国家和先进国家。

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

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

借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

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也就是商业)为主要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工业化(制造业,也就是工业)时期,未开发国家则还在农业时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的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的GDP占世界60.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占42.9%,人口占世界比率约16%。

其他常用来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两种国家的词语有:北方国家/南方国家、工业化国家/非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落后国家、富裕国家/贫穷国家、较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

第一世界和西方国家一词虽然有类似的涵义,但不等同于发达国家。

目前尚未有发达国家的明确定义,联合国也没有建立出一套完善的系统来认证哪些国家或地区是属于已开发或发展中。

一些机构评估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发达,通常使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科学技术水准等指标。

自1990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成为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这些数据并不完善,一些指数值很高的国家(例如波兰、匈牙利、智利、阿根廷、文莱和卡塔尔等)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

观察家和理论家对于为何某些国家享受比较高水准的经济发展,通常都有不同的见解。

普世主义论者认为民主制度对于现代经济的强大来说是必要的。

者相信一个具备自由市场的经济体是促成开发的条件,也有人认为先进技术是成为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

但是也有些人认为,那些国家之所以变得富有,是因为在过去的时候透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较贫穷的国家进行剥削。

有些人认为透过全球化的过程,这种剥削还正在继续进行中。

至今要从发展中国家成为先进国家仍旧非常的困难,从二战后到目前只有亚洲四小龙、以色列、波罗的海和东欧一些国家或地区成功成为发达国家。

一: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的国家,产业结构先进,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大于60%。

二: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成熟,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健全,经济发展很有用很有优势,管理不错,并有比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三: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外贸对外出口方面比较多多质量总体高,外贸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较大份额,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跨国公司高度发展。

随机文章民国“山西王”阎锡山长眠阳明山,88岁老兵竟为他守墓一甲子!背后故事令人动容请问永乐黄帝1403-1424在位年间的战役?传中国青海湖惊现真龙,鱼鳞胡须惊呆考察专家小行星是什么样子的,奇形怪状任意一颗可致毁灭性灾难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Tag: 社会 大学教育
               

为什么说大学教育和社会割裂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