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福梗犬标准是什么

体重:18~23千克 头部 中等大小,深,颅骨宽,颊部肌肉丰满,棱角分明;眼的位置高。
耳部剪耳或不剪耳,常采用后者。
不剪的耳应短,直立或半立。
下垂为缺陷。
眼部深而且圆,嵌在颅骨中间部位,间距大。
眼睑无角。
吻中等长度,圆,在眼下方收缩。
颌分明,下领突出,坚硬及咬合有力。
唇闭,有时甚至紧绷。
上牙紧贴下牙外侧。
【千问解读】
身高:公犬45.7~48.3厘米,母犬43.2~45.7厘米。
体重:18~23千克
头部
中等大小,深,颅骨宽,颊部肌肉丰满,棱角分明;眼的位置高。
耳部——剪耳或不剪耳,常采用后者。
不剪的耳应短,直立或半立。
下垂为缺陷。
眼部——深而且圆,嵌在颅骨中间部位,间距大。
眼睑无角。
吻——中等长度,圆,在眼下方收缩。
颌分明,下领突出,坚硬及咬合有力。
唇闭,有时甚至紧绷。
上牙紧贴下牙外侧。
鼻头黑。
颈部
粗壮,略微呈弓形,从肩部到脑后逐渐变细。
皮肤不松弛。
长度适中。
肩部
强壮,肌肉丰满,扁宽,略有坡度。
背部
略短,从肩胛部到臀部略斜,在尾根部也打轻微的坡度。
腰部略弓。
躯干
肋骨伸展好,间距小,后面几对略内缩。
前腿间距宽,有利于胸的发育。
胸深而宽。
尾部
相对于体形短,位置低,到尖部逐渐变细,不卷曲或翘于背上方。
不断尾。
腿部
前腿直,有力,骨圆,腕部直立。
不向前弯曲。
股部肌肉发达,在跗关节向下,不外展也不内收。
脚大小适中,弓度适宜,紧凑。
步伐有弹性,不摇摆、不踱步。
被毛
短,密,感觉硬,光滑。
毛色
任何颜色、纯色、杂色、或者斑纹都是允许的,但是全白、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白色、和猪肝色是不鼓励的。
体形
身高和体重应成比例。
公犬肩高45.7~48.3厘米,母犬43.2~45.7厘米是比较理想的。
缺陷
应杜绝以下缺陷;达德利(Dudley)鼻,耳,眼色粉红,尾太长或形状不好,颚外突或内收。
寿命
因为属于杂交品种,比正常的犬类的寿命会短,寿命一般就是7~8年。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有哪些?他有着怎么样的创作风格
卫国战争开始不久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以强烈对立的音乐形象,表现了苏联人民与法西斯的搏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他曾用常规的艺术手段表现革命和建设的新题材,音乐明亮、清新,受到了普遍赞扬。
1957、1962年先后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的问世而引起过争论,196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0—1968年任俄罗斯联邦作曲家协会理事会第一书记;曾任苏联第6~9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65年获艺术科学博士学位。
共创作约150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第一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第十交响曲、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第十三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康塔塔《阳光照耀着我们祖国》;无伴奏合唱《十首诗》;声乐套曲《犹太民间诗选》;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即《姆钦斯克县的白夫人》);管弦乐《节日序曲》;轻歌剧《莫斯科的李花村》;钢琴五重奏及大量电影音乐等。
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荣获苏联人民演员称号(1954),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6),还曾经被授予苏联国家奖章(1941、1942、1946、1950、1952、1968),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国家奖(1974),西贝柳斯奖以及国际和平奖(1954);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和科学院都曾授予他荣誉称号。
探索时期 20年代 后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进行紧张探索的时期。
他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艺术经验,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品。
他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革命变革的新主题。
《第二交响曲》(《献给十月》,1927)、《第三交响曲》(《五一》,1931)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前者采用了线条对位(13个独立声部的喧嚣结合),试图表现人民大众从黑暗、愚昧走向觉醒、斗争、胜利的历程;后者试图描写街头、广场群众集会的情景。
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主观的创作意图与客观艺术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927~1932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音乐:两部歌剧、两部舞剧、五部话剧配乐以及四部电影音乐。
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热衷的讽刺性、怪诞性题材和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
他的第1部歌剧《鼻子》(1927~1928)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H.B.果戈理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而又心灵空虚丑恶的旧俄官员加以讽刺。
当时苏联舆论对此歌剧毁多于誉,它在首演后即湮没无闻,30多年后(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
舞剧《》(1927~1930)和《螺丝钉》(1930~1931),都是通过芭蕾反映当代生活的尝试。
后者也是突出漫画式笔法,勾勒出现实中各式反面人物的脸谱。
他的某些电影音乐也对的小市民庸俗趣味进行了。
1930~1932年,肖斯塔科维奇根据俄国作家H.C.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这是标志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上臻于成熟的作品之一。
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出于对爱情自由的追求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的故事。
作者称这部歌剧为“讽刺悲剧”,他企图把自己创作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悲剧性和揭露性讽刺熔于一炉。
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并随即在欧美许多剧院上演。
1936年1月28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混乱代替音乐》的专论,全盘否定了这部作品,致使歌剧辍演20余载,直至1963年才再度与观众见面。
1936年2月6日《真理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舞剧的虚伪》,对肖斯塔科维奇的芭蕾舞剧《清澈的小溪》(1934)加以否定。
这是一部轻松愉快的性音乐作品,作者创作企图是“寻求观众和演员都喜闻乐见、简洁明了的语言”。
《真理报》的一再指责使肖斯塔科维奇从此不再从事歌剧和舞剧音乐的写作。
肖斯塔科维奇在30年代的器乐创作以三部交响曲最为重要。
《第四交响曲》(1935~1936)是他的第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表明他的交响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由于社会气氛的严峻,作者不得不取消这部作品的公演,它的首次演出是25年后举行的。
《第五交响曲》(1937)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它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苏联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比《第四交响曲》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魅力。
《第六交响曲》(1939)的构思是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但它的艺术成就并未立即得到承认。
肖斯塔科维奇还写了另一些器乐作品。
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1932~1933)、《第一钢琴协奏曲》(1933)、《第一弦乐四重奏》(《春天》,1938)等。
这几部作品的风格与他的歌剧、交响乐迥然不同,而与他的舞剧音乐属于同一格调。
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钢琴五重奏》(1940),这是他唯一的一部规模宏大、感情和谐、不包含悲剧性冲突的器乐作品。
卫国战争时期 肖斯塔科维奇 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重要作品是两部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1941)是在战争爆发后约一个月开始写作的,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大部分总谱是在战火纷飞的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写出的,它是题献给这座英雄城的。
这部交响曲是第一部反映卫国战争的大型作品,是交响乐迅速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的突出范例,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抗敌意志。
它的形象、内容既反映卫国战争这一特定事件,明确而具体;同时又超越了此一特定事件的范围,对光明、理性与黑暗、野蛮的斗争作了高度概括。
《第八交响曲》(1943)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部悲剧交响乐。
作者说他“试图表现人民的体验,反映战争的可怖悲剧”。
它立即在欧美各国受到重视,但苏联音乐界对它相当冷淡,多年后这部交响曲才被承认。
战后20年 战后,他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是《第九交响曲》(1945)。
与一般人的期望相反,它并不是一部欢庆胜利的凯旋交响曲,而是具有古典主义的和抒情喜剧的色彩,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悼念的篇页。
完成于1947~1948年间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内容比较深刻,演技艰深,但未能立即得到公演。
1948年1月联共(布)中央发起对苏联作曲家中所谓形式主义倾向的批判,使这部作品的首演推迟了七年。
在这次批判运动中,肖斯塔科维奇又首当其冲。
他的第六、第八、第九交响曲都被称为“形式主义作品”,并从演出曲目中消失。
从1948年起,肖斯塔科维奇写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
在音乐语言和风格方面,仍然突出了他一向固有的深刻性与平易性并存的特点。
最突出的是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表现了苏联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宏伟事业,歌曲形式与其他声乐形式相穿插,雄伟性与抒情性相结合,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同类体裁的新型清唱剧。
其他如无伴奏混声合唱套曲《十首诗》(以革命诗人的诗为词、以革命歌曲的音调为基础)、管弦乐《节日序曲》(1954)《第二钢琴协奏曲》(1957),以及电影音乐如《易北河会师》(1948)、《攻克柏林》(1949)、《难忘的1919年》(1951)、《牛虻》(1955)等也都属于平易性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体裁仍是交响乐。
《第十交响曲》(1953)继续了由《第四交响曲》发端的哲理悲剧交响曲的路线。
作者指出,反侵略和反暴政的苏维埃人道主义是它的基本主题。
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曾在苏联音乐界引起尖锐的分歧。
之后,肖斯塔科维奇转向了另一种类型和题材的交响乐──革命史诗型标题交响乐。
《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1957);合唱套曲──《十首诗》一脉相承,描写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历史画面。
作者首次在自己的交响曲中大量引用外来旋律,把广泛流传的几首革命歌曲运用在各乐章中,以加强时代的真实感和形象联想的明确性。
《第十二交响曲》(《1917年》,1961)继续了前者的思想与风格,但艺术功力却逊色得多。
在此之后,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意念又转向了新的方面──从当代和古代取材的声乐-器乐交响乐。
《第十三交响曲》(1962)以苏联诗人E.A.叶夫图申科的五首诗为各乐章的唱词,接近清唱剧体裁,但音乐的布局和发展与他以往的纯器乐交响乐隐隐相联。
作品以尖锐有力的笔锋针砭时弊,因而在苏联的首演遇到了阻力。
管弦乐声乐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也以叶夫图申科的诗为唱词,描写俄国17世纪农民起义领袖拉辛的悲剧结局。
这是肖斯塔科维奇的非歌剧作品中最歌剧化的作品,它综合了作者过去的许多创作经验,揭开了声乐-器乐交响乐新的一页。
最后10年 肖斯塔科维奇 虽然疾病缠身,但仍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中的大半为多乐章的套曲。
他仍采用政治性题材,如为纪念格勒战役的英雄们所作的《哀悼和胜利前奏曲》(1967)交响诗《十月》(1967)、8首男声合唱叙事歌《忠诚》(1970)等。
但他更为倾向的却是人生哲理的题材,悲哀、孤独、死亡的主题增加了,音乐语言更加复杂化,风格也有新的发展。
《第十四交响曲》(1969)以4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诗人(大多为象征派)的诗为唱词,为女高音和男低音独唱及室内乐队而作,由大小不等的11个乐章组成。
这部悲剧性作品以死亡为内容中心,同时鞭笞邪恶、暴政,赞颂艺术家的人格和艺术创造的不朽。
《第十五交响曲》(1971)是他在这一体裁领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人生旅程的回顾与思考是它的构思基础。
《第二大提琴协奏曲》(1966)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同样是一部悲剧型的交响性作品。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晚期作品中,室内乐是一个突出的创作领域。
他写出了各具特色的七部声乐套曲。
如以A.A.勃洛克的诗谱曲的《浪漫曲七首》(1967),在形式内容、艺术风格上都很有独创性的《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诗歌六首》(1971),以米开朗琪罗的诗谱曲的《组曲》(1974)等。
肖斯塔科维奇在后几年写作了他全部弦乐四重奏的三分之一,即第11~15首。
它们的构思各有特点,但总的说与他最后两部交响曲及声乐套曲有内在联系。
他逝世前一个月完成的绝笔之作,是《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1975)。
随机文章庾信哀江南赋序的典故中国古代的重要战役霍金五大预言是什么,2050年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恐怖阿帕奇战斗机杀伤力惊人,海湾战争中摧毁500辆坦克墨菲定律和吸引力法则,怎么对付墨菲定律(调整心态/需内心强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北京中考体育现场考试等哪些行为会扣分?考试规则评分标准来了
自主选拔在线整理北京中考体育第四类:运动能力Ⅱ(7项)双杠组合Ⅰ(男)、双杠组合Ⅱ(女)、技巧组合Ⅰ(男)、技巧组合Ⅱ(女)、健身长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的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第四类:运动能力Ⅱ(7项)考试内容包括体操、武术和游泳3个大项,其中,体操4项具体内容,武术2项具体内容,游泳1项具体内容,共7项具体内容,考生自主选择1项参加考试。
01双杠组合Ⅰ(男)(一)考试内容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分腿坐—弹杠举腿进杠—支撑后摆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弹杠进杠前摆下(二)动作规格以国家审定教材中相应的教学内容描述为准。
课程标准及国家审定教材修订后,使用修订教材当年就读初一年级的学生到初三年级考试时,按修订教材的相应内容执行。
(三)考试操作要求考生听到考试信号后,进入考试场地,面向考务员,举起右手示意,计时开始考试;考生按规定动作顺序完成,成套动作完成后,面向考务员立正示意,考试结束。
根据考生完成的动作质量和动作表现评分。
考生完成相应动作,得到相应的分值。
如出现动作遗漏或错误,考生可以继续考试,但要扣除相应动作的分值和动作表现分数。
每名考生两次考试机会,计取较好成绩。
单次考试在60秒内完成。
超过规定时间,考试终止,按60秒内完成的动作评分,并扣除相应的动作表现分数。
每块考试场地3名考务员,独立评分,3人评分的平均值为考生该项目的得分(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保留1位小数)。
02双杠组合Ⅱ(女)(一)考试内容杠端跳上成分腿坐—前进一次—成外侧坐—转体180度成分腿坐—弹杠进杠前摆下(二)其他要求参照“体操双杠组合Ⅰ(男)”项目执行。
03技巧组合Ⅰ(男)(一)考试内容鱼跃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成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挺身跳(二)其他要求其他要求参照“体操双杠组合Ⅰ(男)”项目执行。
04技巧组合Ⅱ(女)(一)考试内容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成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挺身跳(二)其他要求参照“体操双杠组合Ⅰ(男)”项目执行。
05健身长拳套路(一)考试内容起势—开步双劈—按掌前推—搂手勾踢—缠腕斩拳—闪身冲拳—弹踢穿顶—掼拳戳脚—闪身砍推—收势(二)动作规格以国家审定教材中相应的教学内容描述为准。
课程标准及国家审定教材修订后,使用修订教材当年就读初一年级的学生到初三年级考试时,按修订教材的相应内容执行。
(三)考试操作要求考生听到考试信号后,进入考试场地,站在指定的起始位置;听到开始信号后,行抱拳礼开始考试,同时,考务员开始计时,按规定顺序完成动作;动作完成后,面向考务员,行抱拳礼,结束考试。
根据考生完成的动作质量与演练水平评分。
考生完成相应动作,得到相应的分值。
如出现动作遗漏或错误,考生可以继续考试,但要扣除相应动作的分值和演练水平分数。
每名考生两次考试机会,计取较好成绩。
单次考试在60秒内完成,超过规定时间,考试终止,按60秒内完成的动作评分,并扣除相应的演练水平分数。
每块考试场地3名考务员,独立评分,3人评分的平均值为考生得分(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结果保留1位小数)。
06健身南拳套路(一)考试内容起势—架桥双砸拳—缠桥切掌—麒麟步双蝶掌—踩腿撞拳—挡桥冲拳—闪身虎爪—上步抽拳—架桥双砸拳(二)其他要求参照“健身长拳套路”项目执行。
07 100米游泳(一)动作规格及考试操作要求泳姿不限。
从水中出发,每个划水周期内,身体任何部位必须露出水面1次。
考生出发后保持在本泳道游进,途中不得扒扶池壁边沿或分道线、不得触底;转身时必须触及池壁,转身后继续游进。
游至终点时,身体任意部位触及池壁即为完成考试。
考试时间按分、秒记录,不足1秒不计入成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无犯规情形,成绩有效。
每名考生只考1次。
游进时间超过0分标准规定的时长时,考务员要提醒考生就近上岸,离开泳池,成绩为0分。
考生患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及其他不宜参加游泳的疾病时,严禁参加游泳考试。
(二)违反考试规则的情形及处理规定1.“出发信号”发出前出发。
2.转身时未触及泳池壁。
3.游进和转身时触底。
4.游进和转身时扒扶池壁边沿或分道线。
5.越过分道线或妨碍他人考试。
出现上述情形时,考试成绩无效,该项目考试计0分。
第一类:体操—双杠、技巧评分标准(一)整体评分规则及要求体操4个项目的总分均为6分,其中,动作质量5分、动作表现1分。
(二)动作质量赋分标准考生在 60 秒内完成相应动作,得到相应的分值。
按规定顺序做完整套动作,动作无遗漏和错误,获得 5 分;出现动作遗漏或错误,扣除相应动作的分值。
具体动作对应分值如下:1.双杠组合Ⅰ(男)杠端跳上成分腿坐(1 分)—前进一次成分腿坐(1 分)—弹杠举腿进杠(1 分)—支撑后摆转体 180 度成分腿坐(1 分)—弹杠进杠前摆下(1 分)。
2.双杠组合Ⅱ(女)杠端跳上成分腿坐(1分)—前进一次(1分)—成外侧坐(1分) —转体 180 度成分腿坐(1 分) —弹杠进杠前摆下(1 分)。
3.技巧组合Ⅰ(男)鱼跃前滚翻(1分)—交叉转体 180 度(1 分)—后滚成肩肘倒立(1分) —前滚成蹲立(1 分)—挺身跳(1 分)。
4.技巧组合Ⅱ(女)前滚翻(1 分)—交叉转体 180 度(1 分)—后滚成肩肘倒立(1 分) —前滚成蹲立(1 分) —挺身跳(1 分)。
(三)动作表现评分标准根据考生完成动作时的整体表现判定考生动作表现的等级, 并按相应等级对应的分值赋分。
一等赋1分、二等赋0分。
体操4项内容的动作表现等级评判标准一致。
动作表现等级标准及赋分如下:考生的动作质量得分和动作表现得分之和,即为考生该项目的得分。
第二类:武术—健身长拳、健身南拳评分标准(一)整体评分规则及要求武术 2 个项目的总分均为6分,其中,动作质量5分、演练水平 1分。
(二)动作质量赋分标准考生在 60 秒内完成相应动作,得到相应的分值。
按规定顺序做完整套动作,动作无遗漏和错误,获得 5 分;出现动作遗漏或错误,扣除相应动作的分值。
具体动作对应分值如下:1.健身长拳套路起势(0.5分)—开步双劈(0.5分)—按掌前推(0.5分)—搂手勾踢(0.5分)—缠腕斩拳(0.5分)—闪身冲拳(0.5分)—弹踢穿顶(0.5分)—掼拳戳脚(0.5分)—闪身砍推(0.5分)—收势(0.5分)。
2.健身南拳套路起势(0.5分)—架桥双砸拳(0.5分)—缠桥切掌(0.5分)—麒麟步双蝶掌(1分)—踩腿撞拳(0.5分)—挡桥冲拳(0.5分)—闪身虎爪(0.5分)—上步抽拳(0.5分)—架桥双砸拳(0.5分)。
(三)演练水平评分标准根据考生完成动作时的整体表现判定考生演练水平的等级, 并按相应等级对应的分值赋分。
一等赋 1 分、二等赋 0 分。
武术2项具体内容的演练水平等级评判标准只在拳种风格方面有所区别,其他要求基本一致。
演练水平等级标准及赋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