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过度节食有什么标准 长期节食会带来什么问题
【千问解读】
节食在短期内可能减肥效果很明显,但实际上对身体伤害是很大的,而且很容易反弹,非常不推荐这种减肥方法,那么,判断过度节食有什么标准?长期节食会带来什么问题?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判断过度节食有什么标准一般来说,判断“过度节食”有2个标准:
一、从“食物热量”的角度来看
假设你的基础代谢率是1200千卡。
你每天早晨吃1个鸡蛋+中午一颗苹果+晚上200克的青菜。
这一天摄入的总热量不超过400千卡,连你的基础代谢所需热量的三分之一都吃不够,这就是“过度节食”。
二、从“食物种类”的角度来看
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很单一,比如什么“黄瓜减肥法”“鸡蛋减肥法”一天只吃黄瓜鸡蛋的,哪怕你一天吃了30根黄瓜或30只鸡蛋,吃够了基础代谢所需热量,那也是“过度节食”。
减肥只要走上过度节食的道路,就会进入一个“深坑”,对身体的伤害极大。
长期节食会带来什么问题1、可能造成情绪低落
节食的人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问题,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长期保持饥饿的状态,我们的情绪是不可能保持愉悦的。
长期节食的人,可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可能觉得吃东西变成了一种负担,而且绝对不能吃饱否则就会焦虑,因此节食这件事我们一定要避免。
2、影响骨骼健康
过度节食也可能对骨骼健康造成威胁,长期营养不良,身体就无法更好的来保持骨骼强壮。
此时骨折,骨质疏松都是潜在的风险。
3、比节食还可怕的是厌食
节食最大的危害是容易患上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一般是对于自己的身材过于严苛,长胖一点点就会开始焦虑,因此就会不吃东西,长期如此就会从心理对吃东西提不起兴趣,就会出现不爱吃东西,吃了东西就要吐的现象。
厌食可并不像想象那般的幸运和轻松。
它是更加痛苦和恐怖的存在。
长期的厌食会造成营养不足,经常性的胃痛,一吃东西就会吐,脱水昏迷等,不仅从心理上拒绝食物,生理上也形成了条件反射,使她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威胁,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如果引发患者心理上的一些病变,比如抑郁等,患者还会出现自残倾向。
减肥的基本道理就是实现热量的负平衡,也即热量的消耗要大于摄入,你可以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加热量消耗实现,亦或是既增加热量消耗又减少热量摄入。
节食属于典型的减少热量摄入,我们所谓的节食一般是指少吃一顿饭的方式,比如不吃早餐、中餐或者晚餐,这当然会带来热量摄入的大幅度减少,比如可以少摄入400-600大卡,占到一天总摄入的30-40%,但这样大幅度的减少热量摄入就会产生诸多负面作用,比如降低基础代谢、损失非脂肪体重、精神压力大、饥饿难耐,所以节食无疑是错误的。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